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会讯     
《石油学报》2006,27(2):115-115
为了提高我国复杂气藏高效开发的水平,全面促进我国天然气的开发与生产,满足我国天然气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国石油学会拟定于今年5月在重庆市召开全国性的“复杂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就异常高压气藏、高含硫气藏、低渗透致密低丰度气藏、火山岩气藏等的气藏描述、气藏工程、气藏开采及地面集榆工程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工艺,以及创新研究与应用成果,国内外气藏开发技术发展动态与方向等,进行深入研讨与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2.
老井挖潜是油气藏开发中增储上产、增收节支、提高气藏采收率的重要举措,在国内外各类油气田开发中均得到广泛开展。但各类油气藏因地质特性差异,老井挖潜措施及手段各异。川西致密碎屑岩气藏作为勘探开发难度极大的非常规气藏,老井挖潜在气藏开发中的措施和手段也具独特性。通过老井挖潜在该气藏开发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对其形成的具针对性的挖潜配套工艺技术体系,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和评价,可指导国内外类似气藏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方案和对策,具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灯二段气藏和太和气区灯二段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多尺度孔(洞)、缝发育,具有裂缝-孔洞型底水气藏特征,开发过程中面临底水沿缝洞快速侵入风险,开采难度大,缺乏可借鉴的有效开发技术对策。为科学开发这类裂缝性底水气藏,并为其他类型底水气藏提供技术参考,以中外典型底水气藏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各类型底水气藏的开发现状、地质特征和开发对策,明确影响底水气藏采出程度的主控因素,总结底水气藏控水治水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强非均质裂缝-孔洞型底水气藏的适宜开发对策。研究发现,裂缝发育程度、隔夹层发育程度和水体能量强弱是影响底水气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深化气藏特征认识是提高底水气藏采出程度的基础,合理的开发技术对策可减缓底水非均匀侵入,均衡开采是实现裂缝-孔洞型底水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具体开发技术对策启示包括:(1)井震联合精细刻画储层缝、洞分布规律,动静资料结合持续深化气藏地质特征认识;(2)制定合理开发技术界限,加强气藏动态监测管理;(3)建立底水气藏水侵预测模拟体系,形成气藏全生命周期控水治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一种非传统的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方案使经营能以最小的投资费用来获取最大的采气量和净现值。该方案使用“并联”开发技术,允许作业在气田开采初期确定最佳井距。这种并联开发方法的成功应用需要协调的气藏描述计划、气藏模拟、气藏监测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盆5井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气藏属于带底水、带油环、凝析油含量中等偏低、油气水自上而下呈"上气中油下水"型分布的凝析气藏类型,是新疆油田分公司2001年发现并于2003年投入开发的、储量规模较大的凝析油气田。该油气藏自2003年6月投产以来,开发矛盾及问题逐渐显现,这些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气顶气地质储量规模与开发动态不相适应、部分气井出黑油及严重积液、油气水关系复杂、存在底水上升和锥进的潜在威胁、油层开采效果差等生产问题。针对存在的开发技术问题,2005年开展了盆5井区侏罗系三工河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在前期地质、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类似油气藏开发技术理论、经验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运用现有地质、取心、测井、试油试采、动态监测和油、气井开发动态等方面资料,加强地质、开发动态综合研究,应用现代地质、油气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技术,对油气藏地质、开发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提出了盆5井区侏罗系三工河油气藏抑制底水锥进、均衡动用气顶地质储量、合理配产等开发技术政策及综合措施。该气藏的研究思路对同类油气藏的开发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2年10月12日,中国石油首个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国际交流会在成都举办。这次会议由集团公司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与西南油气田公司共同举办,以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为主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主导,联合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同申报的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正式获得国家能源局下文批准设立,标志着国内第一个以高含硫气藏开发为重点的国家级研发中心正式建立。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是西南油气田公司以近几十年来开发高含硫气藏形成的气藏工程、完井工程、采气工程、腐蚀与防护工程、天然气净  相似文献   

8.
疏松砂岩气藏属于全球范围内比较典型的一类难开采资源,具有岩性疏松、易出砂、易出水、产量递减快、储量动用程度不均衡等开发技术难题,可供借鉴的开发经验少。针对青海涩北气田的开发难点,在解析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储层特殊渗流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开发现状、开发规律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开发管理疏松砂岩气藏的若干配套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动态实时分析技术、动态储量计算技术、疏松砂岩出水的水源分析技术、合理配产模式以及几种针对疏松砂岩气藏出水、出砂的提高单井产量的工艺技术,并运用气藏数值模拟来评价气藏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开发技术政策的合理性,从技术管理的层面上为提高疏松砂岩气藏的开发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气井的挖潜是气藏开发中增储上产、提高气藏采收率的重要措施,在国内外各类油气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开展。通过对石西油田石006井区三工河组低渗气藏优化措施选井,采用合层开采、重复射孔、变排量控高控底压裂、抽油排液采气等独特的气井挖潜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独特的配套挖潜技术,对国内外类似气藏的老井挖潜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场上沙溪庙组Js2气藏储层特征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雨生 《试采技术》2005,26(1):29-31
新场上沙溪庙组Js2气藏为一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气藏储层岩石粘土矿物普遍存在,储层具有强酸敏、强水敏、中碱敏等特性。针对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实施了整体压裂开发,在完井、钻井、射孔、压裂及采气过程中均采取了适应气藏储层特征的保护储层技术,这些开采策略的实施使气藏储量得到了升级,产量大幅增加且维持了气藏稳产,较大程度提高了气藏开发效益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吴康  马发明  石映 《天然气工业》2005,25(4):119-124
文章在总结了四川盆地采气工程科技攻关和实际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采气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从完井工艺技术、压裂酸化技术、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修井工艺技术等四方面进行了调研,确定了四川盆地天然气上产的攻关总体目标和重点攻关目标。文章还提出了加强科技攻关,努力提高采气工程技术水平;紧密结合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项目管理,提高综合效益;认真抓好采气工程方案和规划编制,充分发挥采气工程整体规模效益;注重条件建设,努力改善科研环境;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采气工程技术队伍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建立一套合理的、规范的、适用于不同类型天然气藏的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于天然气工业的宏观规划和决策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根据天然气藏实际情况,提出了气藏分为六大类的新分类方法,分析了每一类气藏的主要开发特征,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藏不同开发阶段的相关生产指标,给出了各类气藏生产效果评价的基础指标体系,建立了各类气藏生产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体系,确定了各类气藏生产指标的评价标准。据此可将任一气藏开发方案的任一生产指标归一化,从而判定其优劣程度,同时为气藏开发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提供了必要而直接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大港滩海复杂断块凝析气藏开发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港油田滩海地区断块较多,油藏类型复杂,其中张海5断块为受构造和岩性双重作用控制的带油环凝析气藏。针对这个断块的非均质性较强,平面纵向连通性较差等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对断块凝析气基础性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井型、水平井水平段长度进行了筛选;同时对枯竭式开采、循环注气、水驱等不同驱动方式进行了论证,对比出了最优的驱动方式。通过对先采油后采气、先采气后采油和油气同采的3种不同开采方式开发效果的对比,优选出了适合这2个凝析气藏的合理油气开采顺序。在各种机理研究及驱动方式和开发方式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断块进行了各种预测方案的对比分析,优选出了能够高效高速开采滩海地区凝析气藏的技术方案及对策,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川西坳陷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地质特征,归纳总结了气藏开发技术难点主要为:气井单井产能低、递减较快、单井控制储量小、稳产期短、各气层储量动用差异大、生产压差大、井口压力较低、层系划分不明确、难以确定剩余可采储量的分布、井筒积液严重。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分别从三维地震精细描述研究、编制气藏工程设计、加砂压裂增产技术、老井修井挖潜技术、配套采气工艺、难动用储量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攻关并取得了适合川西浅层气藏开发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并提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吴康  马发明  石映 《天然气工业》2005,25(3):113-117
文章在总结了四川盆地采气工程科技攻关和实际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采气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从完井工艺技术、压裂酸化技术、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修井工艺技术等四方面进行了调研,重点分析了四川盆地天然气上产对采气工程技术的需求及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这表现在石炭系气藏稳产难度大、飞仙关组气藏开采难度大,还有异常高压气藏、多产层气藏、致密砂岩低渗透气藏的开采风险和增产难度等,提出了采气工程技术下步发展方向和重点攻关技术以及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油藏影响函数,可以研究具有严重非均质性的油藏开发动态,特别是实现地质储量的早期预测。文章将油藏影响函数应用到了气藏开发动态研究之中,根据气体特性,提出了均质气藏的影响函数解,并建立了气藏通用影响函数模型,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其数值解。利用气藏的生产计量和定期流压测试等短期弹性试采资料,就可快速、准确地预测气藏弹性容量、孔隙体积、地质储量等,这为气藏合理开发提供决策技术依据,为气藏工程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孤岛、孤东浅层气藏是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两个地质条件类似的气藏,也是胜利油田最大的两个浅层气藏。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两个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论述了开发中的主要异同,并指出了浅层气藏开发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孤岛浅层气藏的主要做法是:利用半报废的油井或注水井转为气井、高采气速度、后期防砂、开采末期进行了精细气藏描述。与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孤岛浅层气藏相比,孤东浅层气藏在气藏采收率、气井利用率等方面的整体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6个方面:1.地质基础工作扎实;2.气藏工程设计细致、求实;3.初期运用了先期防砂等新型采气工艺技术;4.中后期及时采用了经济、有效的排水采气等一系列措施;5.开发方案跟踪工作深入,不断进行调整挖潜;6.生产管理中引进了ABC等现代化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陆梁油田陆9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属于低幅度构造油藏,具有油层数量多、纵向跨度大、砂泥岩薄互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低电阻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等特点。为加快开发节奏,加速探明储量向商业储量转化,应用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评价方法,通过微幅度背斜与主要含油砂体配置关系的研究和现代油藏工程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多含油层系油田开发经验基础上,结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分该油藏的开发层系,确定了油藏井网形式和井距,为陆梁油田的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复杂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我国的石油工业在近五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天然气工业起步较晚。在“十五”期间,“西气东输”工程的完成,这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激发了天然气工业上、中、下游大发展的热情。但从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地域和地质条件分析,要加快发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特别是超深层天然气藏钻探、特致密气藏开发、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藏等特殊类型气藏均存在着某些世界级难题。针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中各类复杂气藏安全高效勘探开发问题,从地震勘探技术、钻井技术、储层研究、增产技术、井筒技术、地面工程技术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科技攻关的思路,这就是推广成熟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攻关瓶颈技术、创新特效技术,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点攻关方向和关键技术,为全面提高我国复杂天然气藏勘探开发水平,大力促进我国天然气开发生产提出了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0.
元坝气田超深酸性气藏石油工程技术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进 《天然气工业》2016,36(9):1-10
位于四川盆地的元坝气田是我国目前已开发的埋藏最深的大型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田,其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具有超深、高含硫化氢、中低孔渗、储层厚度较薄等特征,气藏经济评价结果认为只有水平井才能降低总体开发投资进而有效开发该气藏。目前,全球开发该类超深高酸性气藏的石油工程技术实践较少,面临着超深水平井安全优快钻完井、测录井、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等一系列石油工程技术难题。为此,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以工程地质一体化为手段,基于成功开发普光气田的经验,通过针对性技术攻关和7年潜心实践,形成了超深高酸性气藏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关键技术、超深水平井测录井关键技术、超深高酸性气藏井下作业核心技术和超深高酸性气藏安全环保技术等18项核心技术成果,在元坝气田一、二期产能建设中应用近40口井,全部建成商业气井,实现了34×108 m3净化气产能建设目标。所形成的超深酸性气藏石油工程系列技术对于国内外类似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