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黄河"工程的公共基础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黄河”工程公共基础平台主要包括通信网、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遥感中心、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平台以及相应的标准协议等。通过公共基础平台的建设,可以妥善解决专业之间的共用平台问题,减少或避免重复建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是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数字黄河“工程从2001年开始建设,2003年4月水利部正式批复了“数字黄河“规划.在总体规划下,黄委明确了“数字黄河“工程的近期目标,并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全面的总体设计,明确了工程建设方法与步骤.目前,“数字黄河“工程蓝图绘就,框架体系基本建成,六大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可喜的进展,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要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采用群项目和单项工程项目分层进行项目管理的策略进行建设管理,贯彻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明确项目法人的责、权、利,并严格执行<"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体系,遵照"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行按规范和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维护,加强计划进度管理和过程控制,保障"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科学、有序、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4.
黄河“数字水文”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文信息是整个水利信息中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水文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决策与信息服务的方式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和变革,信息技术加速向水利行业的渗透,为实现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黄河“数字水文”就是借助“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满足现代治黄需要的大型信息系统。“黄河水文”基本架构由信息采集与传输体系,网络平台,信息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挖掘与分析体系,暴雨、洪水预报体系以及信息服务与决策体系六大体系构成。其架构策略是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分阶段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数字黄河”,就是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成建成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黄河流域的基础数据都是过去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取得的。用这样的数据建立工程基础数据库将不能准确地表现自然黄河要素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原貌,也会使以后工程运行中数据更新产生巨大的障碍。因此,需要建立与完善GPS控制网对原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保证“数字黄河”工程的空间基础数据完整统一、数据质量精密。通过阐述GPS在“数字黄河”中的基础作用,对建立与完善黄河GPS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希刚  刘伟 《人民黄河》2003,25(8):41-41,45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指导治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依据。由于“数字黄河”工程复杂而庞大,因此如何开展好“数字黄河”工程的基建前期工作是规划实施的首要环节。通过分析以往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治黄前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提出“数字黄河”工程基建前期工作应采取统一安排、突出重点、加强技术论证、重要项目先试点后推广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祥辉  孙建奇  王刚 《人民黄河》2003,25(8):34-34,36
在对“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如何提高黄河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数字黄河”工程具有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提高水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及增强社会参与等重要作用,它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数字地球"与"数字黄河"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要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邬伦 《中国水利》2002,(2):33-35
“数字地球”是遥感、遥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万维风、仿真与虚拟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高度综合信息和升华。“数字黄河”是从数字地球外延而来,其关键的支撑技术是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异构环境管理复杂数据对象、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无级比例尺模型等。  相似文献   

10.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1,23(11):1-4
“数字黄河”工程是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对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在这一平台和环境中,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与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实现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及处理,数学模拟和决策支持5个环节,以及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质监控,水土流失治理与监测,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电子政务,黄河网等7方面的内容。“数字黄河”工程的基础平台包括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基础数据库。要保证“数字黄河”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统一组织,做好规划,确保投入,应用牵引。  相似文献   

11.
建设“原型黄河”完善的测验体系在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基础。“原型黄河”的测验体系,是指从测验站网的规划、布设到收集、整理、存储和刊布水文、泥沙、河床及库区形态资料的全部技术过程,基本的测验项目包括降水、蒸发、水位、水温、水质、冰情、流量、泥沙、河床(含河口)和库区冲淤变化等。  相似文献   

12.
建设"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模型黄河”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室内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测控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实现“模型黄河”试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传输的网络化、管理的集成化、试验过程管理的智能化、试验办公的电子化;“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建设构建的数字集成平台最终将实现与“原型黄河”、“数字黄河”的资源共享、联合互动、互为作用。“模型黄河”数字化工程的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其总体框架包括三大功能部分,即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5个逻辑层,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数据存储层、专业服务平台层和应用系统层。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临的洪水威胁、水资源私有制、生态环境恶化和水污染加剧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十五”期间,黄河流域(片)的水利发展,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要以黄河下游防洪为大局、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核心、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线,建设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和保护,搞好以大中型灌区为重点的节水改造和以苒高原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依法治水,科学管理 水,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模型黄河”工程在解决黄河治理开发重大问题和当前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应用表明:通过建设“模型黄河”工程并结合其他科学手段,将有效地揭示黄河的内在规律,为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为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提供更多的物理参数,促进数学模型模拟技术的提高。黄河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必须结合实体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另外,还可以利用“模型黄河”工程开展黄河水质污染输移、河流生态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更多领域的科技服务。因此,“模型黄河”工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数字黄河”工程的实施,将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使管理与决策能够建立在丰富、全面的信息基础上,增强对流域宏观把握的能力,从而提高管理与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黄委的信息化工作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防汛减灾、水土保持、水量调度和工程建设与管理等部门都已在自己的业务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对这些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应用设想。因此,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实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引黄灌区基础信息的特征,按照专业类别、主题、动静态3个分类层次,对引黄灌区基础信息进行分类与组织,把引黄灌区基础信息分为13个专业大类,37个主题,110个动态信息类。引黄灌区基础信息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是引黄灌区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对引黄灌区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