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鲁克沁油田提液增产,针对其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和深层稠油采油技术现状进行分析,采用试验电潜泵提液井筒举升工艺,增大了油井生产压差,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空心抽油杆井筒掺稀油降粘、防砂电潜泵提液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现场实施表明,单井产量大幅度提高,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该技术为超深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高能  赵健  何嘉 《新疆石油地质》2020,41(6):748-752
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驱矛盾,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机理,优化了注入参数。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开展了减氧空气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减氧空气吞吐降水增油的机理是稠油注减氧空气后存在拟泡点,形成泡沫油流分散降黏,同时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注气量、注气速度和焖井时间对减氧空气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单井注气量40×104 m3,注气速度4×104 m3/d,焖井时间8~10 d。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共实施减氧空气吞吐400余井次,有效率82%,单井平均初期日增油量4.5 t,综合含水率下降42%,有效期达168 d,有效期内单井增油量480.0 t。因此,减氧空气吞吐是深层稠油的一种有效降水增油技术,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深层稠油油藏注天然气吞吐开发矿场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LKQ超深层稠油油藏由于埋藏深,常规稠油开发方式无法实现有效开发,为世界难题.吐哈油田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利用天然气作为介质注入油藏进行天然气吞吐采油,取得初步效果.2005-2006年进行了二轮次矿场单井试验,结果证明注天然气吞吐采油可以有效降低地层原油粘度,提高地层稠油流动性,油井单井产量提高了2~5倍,周期平均单井产量达到8 t/d,使难采储量达到经济开发的要求,为油田整体开发动用奠定了基础,对超深层稠油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鲁克沁超深稠油油田低产低效井进行系统分析,调研并优选新型化学吞吐剂,经过优化施工工艺设计,现场实施6井次,平均单井增产大于600 t,取得了较好效果。矿场试验表明,化学吞吐技术是鲁克沁油田稠油井增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及应用前景,对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埋深、油质稠特点,提出了天然气吞吐开发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认为天然气吞吐开发除了常规的溶解降粘外,最重要的机理是稠油注气后存在拟泡点,从而形成泡沫油分散降粘。天然气吞吐过程中,从注气井井底到地层远端,地层依次分为过饱和区、饱和区及欠饱和区,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矿场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吐哈油气》2008,13(3):304-304
深层稠油开发被公认为世界级难题。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日前宣布,这个院研发的注水、注气吞吐、化学吞吐3项特色技术在吐哈鲁克沁深层稠油开发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形成鲁克沁中、西区开发技术路线,填补了中国石油深层稠油开发的技术空白。鲁克沁构造带已发现j级储量1.54×10^8t,油藏埋深2500m至3600m,属于不易开采的深层稠油。在鲁克沁稠油前期开发过程中,吐哈勘探院探索出注水、天然气吞吐两项特色成熟技术。2005年,在鲁克沁中区开展注水技术现场研究试验中,这一区块的自然递减由注水前的19.4%下降到12.5%,80%的油井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鲁克沁油田油藏储量丰厚,但埋藏深、流体粘度高、储层物性相对较差,依靠天然能量,配套井筒掺稀降粘有杆泵举升开发,单井产能低,油藏能量衰竭较快,动用难度大。以井口改进为重点,通过优选井下管柱及工具、优化施工工艺等一体化技术的配套,成功地采用一趟管柱对稠油进行高压注天然气和井筒掺稀降粘有杆泵举升采油,实现了稠油天然气吞吐一体化,有效地改善了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能,提高了单井产能,为鲁克沁稠油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这一技术对国内油田蒸汽吞吐、注气开采及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注天然气吞吐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克沁油田西区油层埋藏深,流体粘度高,储层物性相对较差,但储量较为丰厚。由于储层流体流动性差,依靠天然能量开发或者配套井筒掺稀油降粘有杆泵举升开发,单井产量低。室内实验证明,进行天然气吞吐可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单井产量,并开展了注天然气吞吐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石油地质》2010,31(3):234-234
<正>鲁克沁油田属于世界级开发难题的超深稠油田。在鲁克沁油田开发过程中,吐哈油田公司积极试验应用新技术,先后开展了天然气吞吐、常规注水开发、注水见效提液增产、中高含水期化学吞吐增产、井筒泵上掺稀降粘有杆泵举升及压裂、防砂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深层稠油开发特色技术和主体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10.
邬军  曹少余  刘文 《吐哈油气》2008,13(4):362-365
鲁克沁油田油层埋藏深,原油粘度大,开发难度大。围绕鲁克沁油田开发的采油工艺技术,一方面,现在及研究人员在实践中配套完善了泵上掺稀这一核心举升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压裂、天然气吞吐及提液等矿场试验,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油田提液增产是近年来获得突破的理大矿场试验技术之一,目前也具备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吐玉克油田深层稠油油藏构造复杂,储层物性差,单井产量低,以常规的开采方式和井筒工艺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通过对吐玉克油田深层稠油进行天然气溶解与降黏室内实验,以及利用GEM进行天然气吞吐开采方式的数值模拟与相平衡研究,最终优化了吞吐参数。对3口井进行了天然气吞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天然气吞吐技术,吐玉克油田深层稠油单井产量提高了2~7倍。  相似文献   

12.
<正>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技术人员大胆试验新工艺,突破稠油吞吐井举升技术瓶颈,精细组织注气运行,有效提高了稠油采收率。不断完善吞吐工艺,提高举升效率。针对注气吞吐后抽油泵气锁、气蚀等突出问题,鲁克沁采油厂积极开展技术调研及新工艺试验。通过油藏埋深、地层物性、地层压力等参数预测注气最高压力,制定注气压力预测图版,配套相应注气管柱工艺,大  相似文献   

13.
《吐哈油气》2008,13(1):18-18
鲁8—7井化学吞吐后,日产油由1t增加到8t,日增油量7t,该井的试验成功为化学吞吐在鲁克沁稠油开发中的规模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稠油的开发方式优选增添了新的途径。针对鲁克沁油田地下原油粘度高,单井产量相对较低的现状,研究人员大胆解放思想,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室内研究提出了开展化学吞吐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单井产量的思路,并编制了完善的实施方案。鲁8—7井矿场试验效果证实了化学吞吐是提高中高含水期稠油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渤海某油田南区采用常规开发方式油井产能低、采油速度低、预测采收率低的问题,结合海上油田开发特点,开展了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试验。对多元热流体吞吐试验井生产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矿场试验证实各井注热动态正常,油田产量、单井产量增幅明显,含水下降快,回采水率较高,回采气率较低,流温、流压呈指数递减趋势,表明海上稠油油藏进行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00年,鲁克沁深层稠油油田部分区块开始投入衰竭式开发,开发过程中产量递减快,预测最高采收率仅为3.8%.室内实验表明,常温水、热水、天然气、CO2、化学剂等介质驱替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考虑热水、天然气、CO2及化学剂等投入成本较高,最终确定注水开发是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行的开发方式.注水开发试验于2003年实施,取得阶段成果后,2005年该块投入全面注水开发,历时3a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评价认为,鲁克沁深层稠油注水开发适应性好,可以在深层稠油开发中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6.
鲁克沁油田东区属于深层超稠油油藏,目前无成熟有效动用技术,结合国内外稠油开发实践及室内研究结论,认为火烧吞吐技术有望实现该类油层的有效动用。鲁克沁深层超稠油火烧吞吐技术要求点火、注气、焖井及回采阶段全程实时监测全井段温度及井底压力,为点火阶段控火技术提供依据,同时为判断油层点火成功与否及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文章研制的分布式复合光纤温压一体化监测系统,在英试3井火烧吞吐先导试验中成功应用,详细记录了点火、注气及回采阶段井筒沿程温度分布,解决2200 m井深,耐压47 MPa,耐温1200℃的火烧吞吐技术温压监测的难题,为鲁克沁深层稠油火烧吞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鲁克沁三叠系稠油油藏采用常温水驱开发,由于注入水黏性指进,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为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益,开展了深层稠油油藏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根据油藏条件筛选出耐高温耐高盐起泡剂,结合其他矿场试验优化了发泡气体选择与注入参数,并在YD203井区采用段塞交替注入方式实施减氧空气泡沫驱矿场试验。YD203井区内19口井4年内见效率达到89%,整体含水下降39.5%,累计增油超过2.0万t,预计提高油田采收率6.8%。该研究对进一步提高鲁克沁深层稠油油田采收率、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克沁油田是埋深大的稠油油田,储层胶结疏松,随着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储层出砂严重.针对该稠油油藏的特点,在系统认真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试验了螺杆泵配套环空掺稀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携砂采油、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稠油冷采螺杆泵深抽配套工艺技...  相似文献   

19.
吐哈油田LKQ深层稠油油藏,物性较差,单井产量低,采用常规开采经济效益低。为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开展了注天然气重大开发试验,基于注天然气降粘室内试验研究结果,在现场进行了3口井天然气吞吐试验。所选井经过压裂后注天然气,单井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吞吐有效期达到86d以上,含水率明显下降。为低产深层稠油经济有效开发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稠油在中国的石油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大,其开采技术一直是石油界探索的问题。中国普遍采用热采方式开采稠油,即进行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鲁克沁三叠系克拉玛依组超深普通稠油开发实现了规模注水冷采,年采油稳定在50万吨以上,但在注水开发中受储层强非均质性和油水粘度比大等因素影响,注水开发矛盾突出,理论采收率只有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