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已二胶硫酸铂(SHP)系抗肿瘤新药。本文介绍用氚和~(35)S两种放射性核素标记SHP。然后给正常大鼠及H_(22)瘤鼠腹腔注射,在不同时间测定大鼠血液中~(35)S/~3H值。结果在给药1.5h后,其比值开始迅速下降(9.4下降到0.25)。[~3H,~(35)S]SHP的放射性曲线与腹腔注射~(35)S-H_2SO_4大鼠血液中的~(35)S放射性曲线相似,提示[~3H,~(35)S]SHP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钙结合蛋白S100A8在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凋亡的关系.运用蛋白/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比较3.5、7 Gy 60Coγ射线照射后6 h小鼠骨髓中S100A8蛋白的表达变化,及S100A8阳性(S100A8 )与s100A8阴性(S100A8-)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正常小鼠骨髓中,S100A8 细胞主要是粒细胞;与S100A8-细胞相比,S100A8 细胞增殖不活跃.辐射损伤后早期,小鼠骨髓中S100A8 细胞数及S100A8蛋白表达量无明显改变,S100A8-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及凋亡.而S100A8 细胞周期不改变,也不发生凋亡.结果表明,S100A8 细胞相对S100A8-细胞具有辐射抗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X射线辐照经羧甲基-β-1,3-葡聚糖预处理的人B淋巴母细胞(Human B lymphoblasts,HMy2.CIR),探究羧甲基-β-1,3-葡聚糖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筛选出最佳给药浓度和孵育时间(0.1μg/mL,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羧甲基-β-1,3-葡聚糖对辐照后HMy2.CIR细胞凋亡的影响;微核实验检测羧甲基-β-1,3-葡聚糖对辐照后HMy2.CIR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彗星实验检测对DNA损伤程度和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β-1,3-葡聚糖对HMy2.CIR无细胞毒性并具有增殖促进作用;羧甲基-β-1,3-葡聚糖能够抑制辐射造成的凋亡率和微核率的增加,降低DNA损伤程度,加快损伤DNA的修复。羧甲基-β-1,3-葡聚糖对HMy2.CIR细胞辐射损伤有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对甲氧基苯甲醛和对甲氧基苯乙腈为起始原料,经羟醛缩合、乙烯基化、脱甲基化、甲氧甲基化、硼氢化-氧化、甲磺酰化、碘代、仲胺亲核取代、脱甲氧甲基化等步骤完成了一种用于显像雌激素受体β分子探针前体:(2R*,3S*)-5-[二(2-吡啶甲基)-胺基1-2,3-二(4-羟苯基)戊腈(9)的合成,总产率为8.2%.用[Et4N]2[Re(CO)3Br3]与之配位合成其冷标记铼配合物,并用99mTc对该前体进行放射化学标记,为其在乳腺癌肿瘤中ERβ的SPECT成像评估乳腺癌的恶化程度奠定了基础.产物通过1H NMR、IR、MS或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5.
优良的Aβ显像剂必须对Aβ斑块有较高的亲和性,而体外竞争结合实验是筛选Aβ斑块显像剂的有效方法,实验中需要使用放射性配基[125I]TZDM。以对溴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四步反应合成了[125I]TZDM的前体化合物Bu3Sn-TZDM,并通过125I进行标记制备了[125I]TZDM,标记率为62.5%。粗产物通过HPLC分离后,获得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的[125I]TZDM,实际产率为25%。  相似文献   

6.
甲氧芳芥(Ⅰ_a)和抗瘤新芥(Ⅱ_a)(又称AT-581)是本所研究成功的二种抗肿瘤新药。二者对多种动物肿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已通过临床鉴定。Ⅰ_a和Ⅱ_a的化学名称分别为[邻-甲氧基-对-双(β-氯乙基)氨基]-苯丙氨酸和[邻-双(β-氯乙基)氨甲基]-苯丙氨酸双盐酸盐。为了研究该二药在机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合体内外实验,探讨了钙结合蛋白S100A8在放射性肺纤维化早期的表达及意义.20Gy6oCoγ射线全胸照射大鼠,建立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照射后1周、2周及4周活杀后取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100A8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S100A8及与其形成复合物的S100A9 mRNA水平的变化.对于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T-PCR方法检测该细胞受γ射线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处理后S100A8 mRNA水平的变化.照射后4周,S100A8蛋白在大鼠肺部巨噬细胞胞浆增强表达,S100A8和S100A9 mRNA在大鼠肺部也增强表达.结果表明,RAW264.7细胞中,γ射线与LPS能够协同作用增强该细胞S100A8 mRNA的表达.S100A8在放射性肺纤维化早期于巨噬细胞表达增强,发挥其趋化活性,参与炎症发生,进而在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Tat—SmacN7诱导食管癌细胞株ECl09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L—H460辐射敏感性的机制。采用体外培养EC109细胞和NCL—H460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单纯给药组、单纯照射组和给药联合照射组,用RT-PCR检测CAPS8、CASP9和CASP3的转录水平,Fluorogenic caspase assay试剂盒检测Caspase-3.-8、和一9的活性,ELISA方法检测Caspase活性。结果显示,两种肿瘤细胞在使用Tat—SmacN7联合Caspase的抑制剂z—VAD—fmk后,存活曲线较不使用抑制剂组均有明显上移;Caspase-3、-8、和-9的活性在Tat—SmacN7组明显提高,提示Tat—SmacN7可通过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发挥辐射增敏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辐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9.
1.普通图书、论文集(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标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1]SCOTT D A.Metallography and microstructure of ancient and historic metals[M].3rd ed.Singapore: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and J Paul Getty Museum,1991:25-47.[2]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祥],1990.[3]YI N Z.Solid state detectors in radiotherapy dosi metry[D].England:Birmingham University,2002.[4]MAYER M.S…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钙结合蛋白S100A8在γ射线对造血免疫系统损伤中的作用,构建S100A8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研究S100A8在γ射线诱导RAW264.7细胞周期紊乱和胞内活性氧改变中的作用。运用RT-PCR和细胞荧光免疫方法鉴定增强表达S100A8的RAW264.7稳定细胞克隆。流式技术检测10Gyγ射线照射6h后细胞周期及H2O2刺激后胞内活性氧的变化。结果显示,与转染空质粒的对照细胞相比,增强表达S100A8细胞克隆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减少,不发生G2/M阻滞;并且H2O2作用后细胞中活性氧水平低于转染空白质粒的细胞。因此,增强表达S100A8的RAW264.7细胞与转染空白质粒细胞相比对辐射更具抗性,其可能原因是与增强表达的S100A8分子具有抗氧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可用于125/123I标记的A-85380类前体化合物--(S)-5-(三丁基锡烷基)-3-[[1-(叔丁氧基羰基)-2-甲氧基]氮杂环丁基]吡啶的设计、合成及125I标记研究.实验以2-糠胺和(S)-氮杂环丁基甲酸为起始物,先合成(S)-5-(三丁基锡烷基)-3-[[1-(叔丁氧基羰基)-2-氮杂环丁基]甲氧基]吡啶前体化合物,再用125I标记,制得5-[125I]I-A-85380.整个放射性标记的时间为50-55min,标记率大于30%.5-[125I]I-A-85380在室温下放置3天,其放化纯度仍在95%以上,表明其在体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发展锝-99m标记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早期诊断显像药物,在荧光测定法基础上,建立了体外荧光法测定羰基铼配合物与Aβ_(1~40)淀粉样纤维结合的解离常数K_d的方法.同时,合成了配体2-(1-乙基苯并咪唑)吡啶(EPBI)及其铼的配合物Re(CO)_3Cl(EPBI),测定后者与体外缠结Aβ_(1~40)结合的解离常数Kd;采用直接标记法制备EPBI的[~(99)Tc~m(CO)_3]~+配合物,并研究配合物[~(99)Tc~m (CO)_3]~+-EPBI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分布.结果表明,Re(CO)_3Cl(EPBI)与Aβ_(1~40)结合的解离常数K_d=13.3 μmol/L;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研究表明,化合物[~(99)Tc~m (CO)_3]~+-EPBI的脑初始(2 min内)摄取值为(0.63±0.17)%ID/g(n=3),在脑内清除较快,120 min时,摄取值为(0.27±0.03)%ID/g(n=3).  相似文献   

13.
选用纯β-发射体32P胶体掺入人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定时洗去干预因子,动态观察细胞凋亡,建立β射线体外诱导单层贴壁细胞凋亡的生物模型.计算单层细胞厚度,根据β面源吸收剂量估算公式估算生物模型吸收剂量.结果表明,模型稳定、重复性好,为研究核素内照射治疗实体瘤的可能机制提供了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体外观察β射线诱导细胞凋亡和吸收剂量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带有阴阳极的恒界面池中研究了HNO_3-N_2H_5NO_3(H_2O)/UO_2(NO_3)_2-HNO_3(30%TBP-煤油)体系中U(Ⅵ)电还原动力学。这是U(Ⅵ)电还原反萃动力学研究的第一步。测定了两相溶液中各组分浓度对U(Ⅵ)电还原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经回归分析得到U(Ⅵ)电还原动力学微分方程: -(d[U(Ⅵ)]/dt)=k[U(Ⅵ)]_0~(1.294)[HNO_3]_0~(0.0143)[HNO_3]_α~(0.322)[N_2H_5~+]_α~(0.0178)式中k为速度常数,25℃时,k=1.816×10~(-4)。研究了阴极电位、操作温度、两相搅拌速率和界面面积对U(Ⅵ)电还原速率的影响。选定了公称实验条件,将U(Ⅵ)电还原速率与“比”实验条件进行关联,得到如下的经验方程: r=r_0[E]~(1.589)[T]~(0.155)[W]~(0.078)[A]~(0.265)式中r_0为公称实验条件下U(Ⅵ)电还原速率。在本文实验范围内,U(Ⅵ)电还原过程由电极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辐射诱导IEC-6细胞GSK3β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调控GSK3β信号转导途径对γ辐射诱导IEC-6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分别用RT-PCR检测GSK3β和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GSK3β蛋白质磷酸化水平,放射活性法检测GSK-3β蛋白酶活性,caspase-3分光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化。发现6Gyγ射线照射可导致IEC-6细胞GSK3β基因表达上调,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激酶活性增高;同时可使GSK3β介导的下游蛋白激酶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及酶活性增强;GSK3β和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IEC-6细胞可使γ辐射诱导的IEC-6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降低,染色体DNA片段化消失。研究结果表明γ辐射可通过激活GSK3β从而进一步激活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激酶分子caspase-3,最终导致IEC-6细胞凋亡。抑制GSK3β和caspase-3激活可减轻6Gyγ辐射导致的IEC-6细胞凋亡,实验证实了GSK3β与caspase-3在γ辐射致肠上皮IEC-6细胞株损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壬二酮-[1,9] (简称H_2A)为新近合成的一种双-β二酮螯合剂,它较HPMBP类试剂多一倍螯合功能团,不但能与钍(Ⅳ)形成较稳定的可萃络合物,而且还能与某些中性萃取剂产生协萃作用。本文以氯仿为溶剂研究了它对钍(Ⅳ)的单独萃取及它与三辛基氧膦(TOPO)协同萃取钍的作用,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ThA_2·TOPO。求得单独萃取和协同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β_(20)=1.03×10~8和β_(21)=1.18×10~9。  相似文献   

17.
β-淀粉样蛋白斑块显像剂~(131)I-IMPY的合成与生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到合适的123I标记的脑内β淀粉样蛋白(A β)斑块的显像剂,根据文献资料,合成了2-(4′-二甲基氨基苯基)-6-三正丁基锡咪唑并[1,2-α]吡啶(IMPY),并采用双氧水标记法进行了131I标记,得到标记物131 I-IMPY,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方法对合成原料和条件作了相应的改进,提高了合成的收率.正常小鼠体内分布试验表明,在注射131 I-IMPY后2 min和60 min,小鼠脑摄取率分别为(7.374±4.797)%/g和(0.967±0.409)%/g.说明131 I-IMPY在小鼠脑中初始摄取很高,清除很快.131 I-IMPY可能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A β斑块SPECT显像剂.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TBP相亚硝酸同轴(IV)和硝酸的反应,通过实验,求得亚硝酸氧化铀(IV)和亚硝酸与硝酸反应速率的经验式,它们分别为: -d[U(IV)]/(dt)=0.14[U(IV)][HNO_2]~(0.55)/[NHO_3]~(0.43) 和-(d[NHO_2]/(dt))_消=0.16[HNO_2][HNO_3]亚硝酸的变化速率为: d[HNO_2]/(dt)=0.14[U(IV)][HNO_2]~(0.55)/[HNO_3]~(0.43)-0.16[HNO_2][HNO_3]  相似文献   

19.
应用阳离子交换法研究了锆-硝酸根络合物。当[H~+]=3 mol/l,离子强度(μ=3)不变时,测定不同[NO_3~-]下锆在溶液与树脂相间的分配比,并引用Franaeus方法计算锆的一级硝酸根络合物的稳定常数β_1=0.76。这时锆主要以Zr~(4+)和Zr(NO~3)~(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从黄芪分离的最初产物——黄芪乙醇提取物(以下简称黄芪A)及两种终末产物——黄芪B和D对环磷腺苷磷酸二酯酶(PDE)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A和B对PD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芪D则不明显。由于PDE是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环磷腺苷的降解酶,因此抑制PDE的物质可通过改变环磷腺苷含量达到药物治疗作用。由此可见,用PDE活力测定作为初选指标之一,寻找黄芪提取过程中对PDE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份是可行的。本文并对黄芪的作用机理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