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温干法钙基脱除剂脱硝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固定床小型实验台和循环流化床中型实验台,研究了中温干法脱硫技术中的钙基脱除剂的脱硝性能.在700~800℃的温度范围内,由粉煤灰和石灰快速水合的脱除剂有较强的将NH3氧化成NO的性质,其活性接近石灰.脱除剂在固硫之后具有催化NH3还原NO的性质,将NH3氧化为NO的产物选择性也显著降低.中试规模的循环流化床实验结果表明,在720~740℃,氨氮比为1.71时,脱硝率达到60.33%;同时,喷入的氨除参加脱硝反应外,均被还原成N2,出口没有多余的氨泄漏.该文还提出了同时脱硫脱硝的最佳温度范围和还原剂的加入位置.  相似文献   

2.
李娟娟  江斌  姜艳艳  潘理黎 《中国电力》2014,47(12):156-160
提出以O3/NaClO为复合吸收剂对火电厂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研究了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脱硫脱硝效率。模拟实际工况,给定SO2与NO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600 mg/m3 和500 mg /m3。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5.35 g/h,NaClO摩尔浓度为15 mmol/L,吸收液初始pH值为5,液气比为50 L/m3,反应温度为50 ℃时,脱硫和脱硝效率分别可达97.04%和95.08%。所研究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脱除SO2和NOx速度快,不存在堵塞、结垢等问题,若能有效降低O3的生产成本,则具有较好的实用意义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于炉膛出口NOx浓度相对较低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当CFB锅炉负荷小于75%BMCR时,炉膛出口烟温通常处于650℃~850℃范围内。在此温度区间(中温区)内,SNCR脱硝效率偏低是目前CFB-SNCR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中温区SNCR脱硝效率主要研究方向有:添加剂、活性还原剂、还原剂混合以及中温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文章对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CFB锅炉全负荷SN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高效、低成本的NOx脱除技术,在一管式石英反应器上对使用尿素溶液作为还原剂、甲烷作为再燃燃料的先进再燃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α2的增加,AR过程的最佳脱硝温度(topt)先升高而后再降低,最高温度出现在α2=1.0左右,R=2.0时最佳脱硝温度可高达约1 250℃;②AR最佳脱硝效率在α2=1.13附近达到极大值,即还原剂宜喷入弱氧化性气氛中为合适,R=1.5时最佳脱硝效率即高达约90.7%;③AR过程在取得高脱硝效率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尾部的NH3泄漏,相对于NH3而言HNCO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促使其消亡;④AR过程的N2O排放只在1~2个实验温度点时才明显出现,同时N2O排放量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钒基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为300~400 ℃,只能布置在粉尘浓度较高的锅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为避免锅炉高浓度粉尘对脱硝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有必要进行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以便将脱硝反应器布置在除尘之后的低温段。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煤基活性焦负载锰铈的催化剂(Mn-Ce/AC),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动态试验,考察不同锰铈摩尔比、空速、温度、氧气浓度、NH3/NO摩尔比以及SO2对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Ce/AC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当锰/铈摩尔比3∶7、温度120 ℃、氧气浓度5%、NH3/NO摩尔比1.1时,Mn-Ce/AC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最高,可达85.6%;烟气中SO2对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毒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锅炉运行工况变化影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效率的问题,设计搭建了循环硫化床烟气脱硫实验台,研究了运行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脱硫塔入口烟温范围是117~124℃,最佳出口烟温的范围是74~75℃.在此温度下,适宜的喷水量为1.17~1.25m<'3>/h,脱硫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进气SO<,2>浓度越...  相似文献   

7.
尿素/三乙醇胺湿法烟气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尿素溶液与NOx反应生成N2和CO2气体,可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该文进行了尿素/三乙醇胺湿法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双级串连的填料塔为主体反应器,分别对气速、液气比、反应物浓度、添加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尿素溶液吸收SO2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尿素溶液同时吸收SO2和NOx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增大气速、液气比可使脱硫效率增加,而三乙醇胺和尿素浓度对脱硫效率影响较小。SO2和NOx具有相互协同促进作用,其净化效率在试验条件下可分别提高1%~3%和5%~ 6%,总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脱硝效率在63%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UV/H2O2体系进行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寻求一种高效的烟气多污染物脱除技术,采用UV/H2O2体系进行烟气脱硫脱硝实验研究。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上考察模拟烟气成分、H2O2溶液浓度和催化剂等影响因素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当pH值保持在3.3左右,氧气体积浓度大于6%,溶液温度在45℃以下,加入金属催化离子时,SO2及NOx的脱除效率可达到95%以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该技术有望用于现有传统湿式脱硫技术的改造,使其具有同时脱硫脱硝功能。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制备了以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为载体,TiO2为光催化剂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上,用可见光为激发光源,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了影响光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的若干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烟气湿度、氧气含量等是影响脱硫脱硝光催化的主要因素,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energy spectrometer, EDS)分析了反应前后光催化剂的微观性质,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尾气吸收液的成分,探讨了光催化剂脱硫脱硝的反应机理。在最佳反应温度为100 ℃,烟气湿度为0.006 m3/m3时,SO2和NO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7.5%和49.6%。  相似文献   

10.
《发电设备》2017,(1):1-8
针对撞击流吸收器尿素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实验中,撞击距离对吸收器内的流场和脱硫脱硝效率存在影响的问题,基于颗粒动理学理论,结合双流体模型建立了气液流动反应耦合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尿素湿法撞击流吸收器同时脱硫脱硝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无量纲撞击距离的增加,脱硫效率保持在94%以上,脱硝效率在40%~50%变化,当无量纲撞击距离为2.4~3.1时,脱硝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燃煤锅炉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工艺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电子束氨法和脉冲电晕氨法2种高能电子活化氧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活性炭加氨吸附、NOXSO工艺和CuO法3种固相吸收/再生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SNON工艺和SNRB工艺气/固催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以及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并结合各种工艺的应用实例,分析各种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工艺特性和优缺点,并介绍各种技术的工业应用情况和最新研究进展。与单独使用脱硫脱硝工艺相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相对投资少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随着对SO2和NOx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同时脱硫脱硝脱汞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毅  郝润龙  齐萌  郭青 《电力技术》2013,(10):155-158
针对火电厂烟气中SO2、NOx和Hg的污染,介绍协同控制方法,综述了近年来以电子束、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光催化氧化、烟气循环流化床和微波辐射为主的同时脱硫脱硝及同时脱硫脱硝脱汞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根据这些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应加快复合吸收剂和新型低能耗反应器的研制,以使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法在电厂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毅  赵音  刘凤  张玉海 《中国电力》2007,40(12):99-102
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开发的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包括湿式洗涤并脱硝(WSA-SNOx)工艺、氯酸氧化工艺(TriNOx-NOxSorb)、湿式络合吸收工艺(Fe-EDTA金属鳌合物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乳化黄磷法脱硫脱硝工艺、尿素液相脱硫脱硝工艺等新方法,研究了各工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艺霏 《中国电力》2017,50(9):129-134
利用理论和数据分析找到影响脱硫系统协同除尘能力的脱硫系统参数,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并收集大量采用脱硫协同除尘技术机组的脱硫系统设计及运行参数训练模型。该模型量化了不同脱硫参数对烟尘脱除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将该算法模型集成至烟尘协同控制设计系统中,用于指导未来燃煤机组烟尘协同控制改造,解决脱硫系统烟尘协同脱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烟尘排放不达标问题。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大唐集团多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中,改造后烟囱入口烟尘排放浓度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实现了烟尘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5.
改性粉煤灰吸收剂对单质汞的脱除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粉煤灰、石灰和少量氧化性添加剂制备了不含添加剂和含有不同添加剂的高活性吸收剂A、M和N,含氧化性添加剂的吸收剂外覆一层氧化性活性物质,具有催化氧化性能。利用汞蒸气发生器产生的单质汞和其他烟气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在固定床实验台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脱汞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吸收剂A的脱硫脱硝和脱汞效率分别为84%,0%和18%;吸收剂M对3种污染物脱除效率分别为86%,64%和39%;吸收剂N对3种污染物脱除效率分别为100%,98%和43%。改性后的粉煤灰吸收剂M和N具有较好的同时脱硫脱硝和脱汞性能,其中N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我国电厂烟气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该方法具有同时脱除烟气中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能力。利用微波装置和活性炭研究了模拟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利用此技术可以将96%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一步分解为环境友好的氮气和可以回收的有价值的单质硫。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一些主要反应参数对脱硫脱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该文应用自主开发的高活性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烟气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高活性收剂脱除效率的诸因素,确定了工况条件。当Ca/(S N)比为1.1时,SO2脱除效率达92.3%,NOx脱除效率达60.8%。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的机理,研究结果对工业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在国内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