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了解兰州市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本文对兰州市6套典型既有集中供暖住宅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参数进行了实测,并对各住宅房间的PMV-PPD值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冬季居住建筑室内热舒适度良好,供暖住宅的热状况基本能满足人们的热舒适要求;但也存在新旧建筑供热不平衡现象严重,出现过冷或过热现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校园太阳能热利用建筑发展的意义与优势,针对目前太阳能热利用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校园太阳能热利用建筑发展的有效设计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安地区高校餐饮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主观反映的问卷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利用专业测试仪器对某些高校餐厅室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试,分析问卷结果和测试结果,得出对西安高校餐饮建筑热环境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校园餐饮建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长期存在一些热环境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活需求。由此给出相关改进室内热环境的建议,以期指导将来的建筑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5.
6.
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各项要求当中,最基本的是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依现代的科学技术,我们已能较好地利用空调、采暖、通风等技术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室内热环境,但是这些人工的手段也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例如噪声、废气以及空气浑浊等等,有害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同时,能耗巨大。这不仅仅是因为机械设备的运转需要能量,而且由于建筑本身的平面、围护结构设计的欠缺或技术手段的落后,千万大量的能量散失,因而,人工手段的热调节系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据研究显示,在建筑总能耗中,采暖、空调、照明等能耗约为90%,其中,通过外墙损失能耗约占43%,窗约46%,因此,我们在利用空调技术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一定要把建筑节能的重点放在改善外墙和窗的保温隔热的性能上。 室内热环境的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组合、造型、围护结构、绿化的合理设计,辅之以必要的采暖、通风、制冷等技术,来改善室内温度、气流、空气质量等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骑楼作为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民居形式之一,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海口骑楼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性气候条件下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统骑楼2层部分的热舒适性较差、骑楼内部的整体通风状况也不是太好.这与当地强烈的太阳辐射与错综复杂的建筑布局有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可知通过减小骑楼2层空间的进深、加设通风井、增强外围护结构(尤其是屋顶)的隔热性能可有效改善骑楼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这对于减少夏季空调开启时间、减少空调能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拉萨市建筑冬季热环境影响因素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建筑朝向及外窗等因素对拉萨市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为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和采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笔者对该地区建筑冬季室内、外热环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即使没有采暖系统,当地南向房间仍可基本达到人体热舒适中的温度要求;白天窗帘开启比窗帘关闭可提高南向房间日均室温1.1℃。即使南、北向房间分别采用单层、双层玻璃窗,当白天窗帘关闭时,前者日均室温也比后者高4.0℃;而当白天窗帘均开启时,前者更可高出7.4℃。北向房间双层玻璃窗全关闭与仅外扇关闭相比,日均室温可提高1.2℃。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增强北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增大南向房间透光面积,有利于改善当地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教学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采暖教室冬季室温偏高、供暖不稳定、空气质量较差等问题,结合西安地区的气候特点、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高校教室的使用情况等,建议在外围护结构满足冬季保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室内热源的影响,同时适当降低教室内的采暖温度,建议采用有余热回收功能的主动换气设施,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上海某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模拟计算,分析上海气候环境下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特点,并相应提出了若干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流对住区热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以深圳气候条件为参考,探讨河流与建筑布局对滨河住区热环境的影响,对改进滨河住区布局,提高住区热环境舒适性有重要作用。研究运用CFD模拟技术方法,分析在不同建筑布局模式下,基于河流影响的住区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变化情况;以标准有效温度SET*为评价标准,探讨滨河住区建筑布局与热舒适的关系;基于河流产生的良好微环境气候效应,对住区建筑布局提出优化方法,为营造生态、舒适的滨河住区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减小建筑面向盛行风的垂直投影面积、创造利于河流风向的通风降温廊道、以及营造相应的住区开敞空间等,是改善滨河住区热环境舒适性的主要建筑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