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尘器用电动机是一种高速单相串励电(?)机,电机的额定转速高达23000转/分。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的换向问题比一般直流电动机更严重,换向不良往往导致火花等级超出限度,并直接影响电机的工作寿命。所以换向和火花是此类电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我厂生产的600W吸尘器用电机为例,对换向和火花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家用吸尘器电机通常是指电动机和风机的组合件。其中,电动机部分一般采用单相串励电动机(即单相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形式,风机部分则与电动机同轴连接,组成一体。在结构上,单相串励电动机与普通直流电动机基本相同,但由于其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串联后接至单相交流电源,绕组电流和磁通都是交变的,而且,为了满足吸尘器的吸力大、耗电省、噪声低及使用寿命长等要求,所以,它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吸尘器用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以下简称吸尘器电机)的火花等级是一项主要性能指标,其优劣不仅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涉及产品的使用寿命。所以,对吸尘器电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的检测,特别是火花等级的正确评定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82年7月份起,要贯彻执行《质量分等规定》新版本,需考核噪声振动指标。《规定》中对交直流电机均用一个标准。直流电机比交流电机结构复杂,同功率相比大2到3个机座号,因此,陈较大的风扇、轴承、电磁噪声外,还多一种电刷(换向)噪声,故此种情况对直流电机很不利。为了达到考核要求,除了需降低轴承等噪声外,对如何降低风扇噪声我们作了一些试验,简介于下: 直流电机噪声普测及分析; b.各种风扇的选型试验; 间隙式风扇的性能研究; d.批量投产后的效果对比。 1 直流电机噪声普测及分析为了摸清老产品的噪声水平,首先对Z_2和Z_2C系列电机总共普测了159台,具体普测结果归纳于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5.
1 概述众所周知,直流电机运行的可靠性、极限功率、调速范围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换向性能的好坏,故换向是直接影响到电机品质的一个重要问题。表征换向品质的参数很多,如换向电势、电抗电势、接触压降、无火花运行区域宽度等,其中无火花运行区域宽度能较明晰地反映出换向的有关条件,如换向极安匝、形状、换向极下气隙长度、负载、转速等,特别与换向极有关的参数的选择有较密切的联系。无火花运行区域宽度是电机各线圈由稳定外电源供电时,于某一电枢电流 Ia 下,换向极线圈(有时包括补偿线圈)中,用独立电源供给  相似文献   

6.
《电世界》2015,(9)
<正>1.为什么可认为直流电机的双层绕组等效于两个虚槽?虚槽实质上是一个多匝线圈,由一次换向变为多次换向,由此可大大减小换向电感,改善直流电机换向性能。如两个虚槽,换向电感可减小3/4。在获得同样电气性能的条件下,直流电机采用双层绕组,较采用单层绕组,线圈匝数减少一半,换向片数增加一倍。也就是说,由原单层绕组的一次换向分为两次换向,换向电感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直流电机具有换向器这种独特机构。此换向器的作用是借助换向极及补偿线圈将电枢的许多线圈的电流极性在短时间内(约1毫秒)并且以低的感应电压(几伏到几十伏)顺次高速切换(即换向)。这一现象称之为换向现象。过去一直认为详细并完全掌握这种复杂的换向现象是很难的。使换向现象复杂化的主要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8.
丁学林 《电机技术》1997,(4):54-54,41
直流电机换向理论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会遇到换向不良的火花问题、本人从事电机装配工艺及电机修理,结合多年来实际经验,认为选用合理的换向安匝比.正确的换向极性,以及准确的换向气隙,是解决电机换向火花的一些重要方面。1安匝比0值的修正ZYF系列低噪音幅压电机是我厂在Z2C系列幅压电机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军工产品。但ZYF系列电机电压为350/440/640V,比原来电机的电压高一倍。当时我厂尚未做过640V电机,而且原来我厂生产的直流幅压电机的换向火花一直未予彻底解决。由于电压高,换向火花要求1级,所以产品装…  相似文献   

9.
同功率的电机,设计时,轴向尺寸可长可短。国外家电产品的配套电机,一般都比较短。例如,三菱公司吸尘器用交流换向电机的定子铁芯长度L_(ef)与定子内径D_(I1)之比ξ=22/47=0.468,松下公司“小白兔”双桶洗  相似文献   

10.
国产吸尘器用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以下简称电风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已达到进口同类型产品的技术水平。但是,由于原材料,外协件和生产工艺等的变动性较大,对零部件质量也有控制不严的情况,以致影响电风机质量的稳定性,使有些电风机额定运行时,存在换向火花大的问题。而电风机装入吸尘器壳体以后,电风机的运行条件变得更差,换向火花更趋恶化,直至出现环火。结果,往往使电风机早期毁坏。所以,要保证电风机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控制电风机的换向火花,必须达到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因此,考察电风机换向火花的现象,分析其原因,采取有效改善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国产电风机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家用真空吸尘器用大功率电机的设计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盛波 《微特电机》2004,32(4):46-47
1引 言单相串励电动机设计主要包括:工艺结构尺寸的确定,冲片的磁路及尺寸的设计,换向器电刷的匹配,电枢绕组和激磁绕组的计算,功效性能的设定。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最终考虑的是产品性价比的指标值。单相串励电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与换向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家用真空吸尘器电机往往转速在3 0 0 0 0r/min左右,而且电机换向是在不同的电流瞬时值下进行,在交流电源的一个周期T1内进行多次换向,使换向周期Tk 极短,往往小于0 .1μs ,这就大大增加了换向元件的感应电势,恶化换向,增加火花。另外,高速使电刷和换向器间的磨损、振动、…  相似文献   

12.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搅拌机电机由于设计、工艺等因素,存在着换向火花大、噪声大等质量问题。尤其是换向火花过大会直接影响搅拌机的使用功能、甚至会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一、换向火花的产生及改善 1.产生原因单相交流串激电动机产生换向不良、火花大的因素很多,但通常不外乎电磁、机械、化学等三个方面。 (1)电磁性原因:根据换向的电磁理论可知,在交流串激电动机换向元件中除了存在电抗电势E_r和旋转电势E_k之外,还有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直流电机换向的优劣是评价直流电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换向是否良好,决定于许多复杂的因素:不仅与电机的使用环境、运行条件有关,且与电机本身的制造、换向参数的设计有关。在换向参数的设计方面,主要是准确确定换向极绕组匝数及合理设计换向极极靴形状,以便完善地补偿换向元件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动态     
国内外动态无刷单极直流电机一种无电子换内线路的无刷单极直流电机最近已申报国家专利,该电机的特点是,走子线圈工作电流不用换向即可正常工作,即完全依靠它的结构达到不用换向之目的,从而使该电机不用整流子、位置传感器及电子换内线路等附属设备.除具有无换向火花...  相似文献   

15.
1.集中绕组的应用如图1所示的线圈,其导条都集中在一个位置,仅占一个线槽,故称集中绕组,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机定子、罩极、串励单相电机的定子及同步电机励磁。几种常见集中绕组结构见图2。中小型电机线圈一般用电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众所周知,换向器电机的输出功率P可以下列公式表达:P=C(a/p) (D_g/W_c)e_kA 式中A为换向器电机电枢的电负荷,它受绕组温升、换流及其他性能的制约,根据电机冷却情况,一般在450~600安/厘米之间。e_k为换向器片间的有效电压,对于有补偿绕组及换向极的直流电机不大于18~21伏,对于没有换向极的交流换向器电机约在2~2.2伏之间。W_c为换向器片间的绕组匝数,对于中大型电机W_c=1。p为电机极对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电机的换向性能,在分析了异槽式单叠绕组直流电机换向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直流电机换向的主要因素,对直流电机的换向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其无火花换向区进行了分析。电机换向试验表明:异槽式单叠绕组直流电机的电抗电势波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小,有利于换向电势的均匀补偿;异槽式绕组具有的阻尼性能,对换向元件的能量有一定吸收作用;相比蛙绕组,异槽式绕组无火花换向区宽度增大一倍多,极大地改善了电机的换向性能。  相似文献   

18.
1组电剧火花大疾1组电早无火花换向线圈1组或局部短路方转错旋询1电机转速正常(咐发电机)电祖短路串励线圈开路电压正常某处断级电压刷架位偏离一置不对换向器与电框线圈脱焊或局部短路线刷断极电线向至引换圈问侧架位里不对{某按点接触电阻大主极线圈不发电绝缘正常公电机振动大东堆励滋线圈极性反或开路电压偏低无剩滋干局一: L刷架位找不对换向器不尤卜J,.....r.确叱电机转对电机供电(对电动机)主极断路(对无串励线圈的电机)换向极极性反或线圈短路且...,奋,l;‘r...口,,串励线圈与换向极线圈通电机能嚣鬓一群隽定、转子铁心相攘负载重…  相似文献   

19.
直流电机的容量越大,相对的电枢电流也就越大。设计上,大电流直流电机的绕组形式通常采用双蛙绕组,这种绕组结构形式相对复杂,影响换向的因素较多。以一台试验机组直流电机使用不同电阻率的电刷进行无火花换区测试,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使用高电阻率的分瓣电刷可以增大电刷横向电阻,从而减小流过换向元件的短路环流,消除刷下火花,改善电机换向。同时,电刷采用切向错位排列有助于降低换向元件的电抗电势,从而更好地改善电机的换向性能。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根据一机部的指示,74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可控硅整流电源供电直流电机试验研究与试制工作经验交流会。”按照会议要求,我们将会上交流的一些资料汇编在一起供大家参考。本期刊登的是各单位的一些可控硅供电直流电机试验报告、某些理论分析和推导以及国外情况介绍等有关文章。1.可控硅供电直流电机的技术条件(可控硅电源的供电质量、电压、电流等级,电机允许的换向火花、噪声、电流上升速度、时间常数等一系列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