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含氟丙烯酸硅烷酯树脂合成中单体滴加时间、反应温度和引发剂含量这3个因素对树脂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反应放热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树脂官能团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分析,考察了丙烯酸硅烷酯单体含量、含氟丙烯酸单体含量及侧链甲基对树脂水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水解速率随丙烯酸硅烷酯单体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含氟单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合成所用的丙烯酸硅烷酯单体中不含有甲基时其水解速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不同的有机氟单体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合成了具有低表面能性质的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对树脂进行了红外和分子量检测,并测试了涂膜的附着力、抗冲击力、接触角等各项性能;研究了不同的氟单体种类、氟单体用量以及合成工艺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单体对丙烯酸树脂进行低表面能改性效果明显,其中含有叔碳原子和甲基结构,分子中含有12个F的G04单体效果最为理想;采用滴加氟单体工艺能够显著增大树脂的接触角;当氟单体G04用量在16.7%时,树脂与水的接触角最大可达104.5°。  相似文献   

3.
鲁义军 《材料保护》2005,38(9):57-58
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无取向硅钢片上采用水性丙烯酸树脂顺应了这种趋势.水性丙烯酸树脂采用甲基丙烯酸及其酯、丙烯酸及其酯、苯乙烯等单体,在溶液体系下聚合而成.讨论了单体组成配比、引发剂、链转移剂种类及用量、工艺条件等对树脂分子量、黏度、硬度和光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用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的品种和用量,将酸值控制在10~15 mg/g(KOH),链转移剂为单体总量的1%~2%,反应温度为90~120℃,可制得品质优异的树脂.这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在水中分散稳定,黏度适中,与氨基树脂相容性好;配制的涂层附着力优良、高光泽、高硬度,耐热变色,能满足硅钢片的防腐蚀、绝缘、耐高温处理等性能需求,并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4.
张明  刘跃龙  刘够生 《化工新型材料》2014,(12):123-125,129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绢云母为原料,采用快速水溶液聚合法,在没有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树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复合高吸水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单体配比、绢云母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5,交联剂用量为0.014%,引发剂用量为0.2%,绢云母用量为5%,丙烯酸中和度为80%,反应温度为6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高吸水树脂的蒸馏水吸收倍率为790g/g,0.9%的NaCl水溶液的吸收倍率为69.8g/g。最后,对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绢云母复合高吸水树脂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碱溶可交联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脂是光聚合CTP版材中的重要组分,本文对碱溶含不饱和碳碳双键丙烯酸树脂进行了合成研究,研究了树脂合成过程中引发剂量、反应温度、时间、后处理条件、接枝单体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对树脂分子量、酸值和碘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配方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SEBS-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甲苯溶液中进行丙烯酸(AA)接枝SEBS树脂。经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表明,丙烯酸已接枝到SEBS树脂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单体接枝效率等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接枝反应的适宜条件:温度为90℃,引发剂用量为聚合物的10%,丙烯酸用量为5mL,时间6h~8h。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己烷为溶剂,Span80为悬浮稳定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的倍率分别为1282和109g/g。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树脂样品与法国爱森(SNF)产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优异的吸水性能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以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丙烯酸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机械活化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AA)中和度和单体淀粉质量比等因素对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机械活化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0.6%,交联剂用量为0.12%,丙烯酸中和度为80%,单体淀粉质量比为10∶1。在此条件下,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930.67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90.57g/g。对产物进行红外分析的结果表明活化木薯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9.
结合配位-插入开环聚合(CROP)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成功制备出一种两亲性新型四臂星型聚合物聚(ε-己内酯)-b-聚丙烯酸(PCL4-b-PAA4)。首先以季戊四醇为四官能团引发剂,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由ε-己内酯制备出分子量为8000、分子量分布为1.13的四臂星型聚(ε-己内酯)(PCL4),其末端羟基与小分子2-溴异丁酰溴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用于ATRP聚合的星型大分子引发剂(PCL-Br)4,然后引发丙烯酸叔丁酯(tBA)聚合,把得到的PCL4-b-Pt-BA4水解,得到目标产物PCL4-b-PAA4。水解3 h和6 h的样品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可知,分子量分布很窄,分别为1.31和1.40。用核磁共振(1H-NMR)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中间及最终产物进行了详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固体丙烯酸树脂颗粒。探讨了加水量、引发剂的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及悬浮剂的种类与用量对产物的产率、外观及相对分子量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等对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与单体的质量比为6∶1,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并且用量占单体总量2.65%,悬浮剂为聚乙烯醇且用量为0.4g,反应温度为80℃时,所制备的固体丙烯酸的综合性能较好,为适宜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备香蕉杆纤维吸水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设计正交试验对香蕉杆纤维素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条件进行优化,对其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排序:引发剂的用量、中和度、丙烯酸的量、交联剂的量。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引发剂的用量0.30g,中和度70%,丙烯酸的量12mL,交联剂量0.010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香蕉杆纤维素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是435g/g。  相似文献   

12.
以羽毛蛋白、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羽毛蛋白-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羽毛蛋白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温度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考察了树脂的综合吸水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为1152g/g和69.2g/g。树脂拥有较高的吸水速率,粒径80目以上的树脂在3min以内可达到吸水溶胀平衡,并且在较宽的pH值范围(pH=5~10)内的溶液中均有较高的吸水率。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具有自抛光性能的丙烯酸锌树脂,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锌30%(wt,质量分数,下同)、甲基丙烯酸甲酯35%、丙烯酸乙酯20%、丙烯酸丁酯15%、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5%,反应温度110℃时,合成的树脂分子量1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20℃,树脂的水解性能可满足要求。采用该丙烯酸锌树脂制备了无锡环保型自抛光防污涂料,防污剂以氧化亚铜为主,复配有机防污剂吡啶硫酮铜和吡啶硫酮锌5%~10%,该防污涂层的抛光速率8~10μm/月、铜离子渗出率25μg/(cm~2·d),经实船涂装海洋航行36个月验证具有良好的防污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海藻为原料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产物的结构。考查了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酸用量、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树脂的吸水率可达618g/g,吸盐水率(0.9%的NaCl水溶液)达到120g/g,其吸水速率适中,热稳定性和在室温下的保水性均较好,是一种新的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FT-IR初步表明了丙烯酸与海藻的接枝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CTS)、聚乙烯醇(PVA)、丙烯酸(AA)作为原料,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钾(KPS),交联剂选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通过接枝共聚合成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高吸水性复合树脂,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以丙烯酸量为基准。系统研究了壳聚糖、聚乙烯醇与丙烯酸的质量比,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中和丙烯酸的百分比、反应所需的时间和温度对复合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壳聚糖、聚乙烯醇与丙烯酸的用量比分别为0.06和0.3,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1.5%和0.23%,中和丙烯酸的百分比为55%,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45℃,所合成的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吸(盐)水率最高,分别为340倍与64倍。  相似文献   

16.
棉籽蛋白-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吸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籽蛋白接枝丙烯酸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高吸水树脂,为开拓棉籽蛋白在非食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丙烯酸(AA)、氢氧化钠和棉籽蛋白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BA)和无水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如棉籽蛋白与单体配比、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树脂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液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在将聚合反应与树脂的干燥同时进行的基础上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高岭土添加量等条件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中和度75%、单体配比3.5:1、高岭土添加量15%、交联剂用量0.02%、引发剂用量0.8%时,树脂的吸液性能整体最好,吸水倍率达698g·g-1、吸盐水倍率110g·g-1。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与高岭土的-OH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李林  陶旭晨 《化工新型材料》2019,47(10):211-215
以淀粉、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NH_4)_2S_2O_8]作为引发剂,利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进行交联,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AA-AM共聚淀粉吸水树脂。考察了丙烯酸溶液pH、丙烯酸单体用量、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反应体系温度与时间对合成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测试和分析得出优化合成条件为:丙烯酸溶液pH=5.5,丙烯酸单体与葡萄糖剩基(AGU)摩尔比为7∶1,过硫酸铵用量为0.35mmol,交联剂用量为0.08571mmol,反应时间为65℃,反应温度为3h。在优化工艺下合成的树脂吸收蒸馏水、0.9%NaCl溶液量分别达到798.6g/g和95.7g/g。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合成的树脂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以过硫酸钾(KPS)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二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来制备丙烯酸-丙烯酰胺合成吸水树脂。研究了其工艺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30℃下,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单体浓度为25%,n(AA)∶n(AM)=4∶1,中和度为75%,交联剂的用量和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0.04%和0.3%,所得到的树脂最佳吸纯水倍率及最佳吸0.9%(质量分数)NaCl溶液倍率分别为980g/g和95g/g。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单体滴加时间、聚合温度、物料体积这三个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影响分子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并探讨这三个因素对反应放热的影响,为丙烯酸树脂扩试提供基础数据。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将棕榈酸接枝到丙烯酸树脂上,研究该树脂在不同接枝比例下的水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