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装配式建筑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低负温环境下钢筋套筒灌浆料的性质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可靠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当前文献,分别从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3个方面,分析不同组成成分对低负温套筒灌浆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不同材料在低负温环境下对套筒灌浆料的影响机理,总结当前低负温套筒灌浆料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对低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的凝结时间、水泥砂浆的强度性能,并对一定混合比例的OPC-SAC水泥进行了XRD、SEM和水化量热测试。结果表明,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混合,SAC中的C4A3-S矿物与OPC中的C3S矿物在共同水化过程中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会使混合水泥水化和凝结加速;混合水泥的强度性能与两种水泥的混合比例有关。本研究可对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套筒灌浆料的早期强度和流动性,分别将早强剂掺量、减水剂掺量和硫铝酸盐水泥掺量作为不同变量来进行试验,探究这3个因素对套筒灌浆料早期强度(1 d和3 d抗压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掺量的早强剂和硫铝酸盐水泥会使早期抗压强度增大,但同时会使流动度减小;在一定范围内,3 d抗压强度和流动度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1 d抗压强度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早强剂掺量0.3%、减水剂掺量0.8%、硫铝酸盐水泥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比例为20%时,套筒灌浆料的工作性能和早期抗压强度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5.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20,(11):21-25
采用硫铝酸盐水泥(CSA)改性硅酸盐水泥(PC),旨在提高PC的早期力学性能。研究了CSA对PC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X-射线衍射、压汞法、扫描电镜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CSA的加入会加速PC的凝结,降低PC浆体的流动度。当CSA用量为5%时,PC砂浆的12h和28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28%和10%,CSA的加入不仅可以促进PC水化产物的积累,而且会降低硬化基体孔隙率。采用5%的CSA取代PC可以有效提高PC的早强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套筒灌浆料的工作性能对装配式建筑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流动度、抗压强度和微膨胀性对预制构件连接影响最为关键.笔者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硫铝酸盐水泥、减水剂和石英砂的级配对套筒灌浆料流动度、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流动度不断增大而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在低于10%流动度无明显变化,在掺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在C2.75B1.25A3S^-生料中掺入不同量的CaF2,以不同的烧成温度,保温时间进行烧成,并对烧成矿物各水化龄期抗压强度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外掺1.4%CaF2,烧成温度为1350℃,保温2h的条件下烧成的矿物各水化龄期强度最高。基于这一结果,利用含钡工业废渣为原料且掺入适量萤石烧制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含钡硫铝酸盐水泥,还庆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其形成及水化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泡沫水泥在不同烘干温度下性能差异较大,研究了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的泡沫水泥在不同烘干温度下的含水率、抗压强度、拉伸强度和导热系数等性能变化规律,并通过TG-DSC和XRD对干燥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80℃干燥之后导热系数基本为定值,在0.06 W/(m·K)左右;以硫铝酸盐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的泡沫水泥由于干燥过程中钙矾石失去结晶水造成强度下降;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的泡沫水泥在105℃干燥过程中会生成Ca2Al3(SiO4)(Si2O7)O(OH)造成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P·O与R·SAC复合水泥砂浆的强度与电阻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简称为P·O)和快硬硫铝酸盐水泥(Rapid Hardening Sulphoaluminate Cement,简称为R·SAC)以不同比例混合,并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配制成自流平砂浆,通过测定砂浆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1440min内的电阻率,研究了这两种水泥的复合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当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掺量从10%增加到90%时,砂浆抗压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掺量的增大,砂浆的初始电阻率也逐渐增大,水泥的早期水化逐渐加快;当掺量从60%增加到90%时,电阻率曲线开始出现峰值,并且峰值的出现时间也逐渐提前,此时砂浆的抗压强度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
将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简称为P·O)和快硬硫铝酸盐水泥(Rapid Hardening Sulphoaluminate Cement,简称为R·SAC)以不同比例混合,并掺人一定量的减水剂配制成自流平砂浆,通过测定砂浆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1440min内的电阻率,研究了这两种水泥的复合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当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掺量从10%增加到90%时,砂浆抗压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掺量的增大,砂浆的初始电阻率也逐渐增大,水泥的早期水化逐渐加快;当掺量从60%增加到90%时,电阻率曲线开始出现峰值,并且峰值的出现时间也逐渐提前,此时砂浆的抗压强度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梁月清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15(6):67-69
介绍了混凝土的结构特征、受力破坏过程以及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并通过试验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为二酐单体,对苯二胺(PDA)为二胺单体,通过低温缩聚合成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和聚酰亚胺(PI)薄膜,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较完全,PMDA-PDA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290 MPa。 相似文献
13.
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为二酐单体,对苯二胺(PDA)为二胺单体,通过低温缩聚合成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和聚酰亚胺(PI)薄膜,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较完全,PMDA-PDA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290 MPa。 相似文献
14.
以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及超高强钢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为基础,根据平均应变的平截面假定和梁受拉区ECC不退出工作等假定,建立超高强钢筋ECC梁正截面受弯计算理论,得到了开裂弯矩、屈服弯矩、极限弯矩、界限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文献中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计算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高强聚乙烯醇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为原料,通过控制缩醛化和半碳化工艺及条件对原料纤维进行缩苯甲醛化和半碳化处理,制备出具有适宜交联度的纤维,然后用硫酸对交联纤维进行磺化处理,制备了高强聚乙烯醇基阳离子交换纤维.文中主要侧重于制备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火灾中植筋试件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火灾下植筋试件极限承载力与受火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火灾下4个植筋试件拉拔试验.采用自制试验炉对植筋试件受火升温,当到达设定时间后,进行拉拔试验,试验中记录植筋试件的拉拔力,植筋末端位移及受火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受火时间不超过30 min时,15d和20d(d为钢筋直径)植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降低程度不同,但当受火时间大于45 min后,两者的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当受火时间超过60 min后,两种不同植筋深度植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下降约85%.15d植筋试件和20d植筋试件分别在受火时间不超过15 min和30 min时可以保证钢筋屈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成本同时获得高强度制品,根据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原理,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白云石砂、白云石粉取代其原料中价格较高的石英砂、石英粉来制备高强混凝土.利用水泥,硅灰,粉煤灰三元胶凝材料体系,在水泥,白云石粉,减水剂的相对掺量不变的条件下,用单元变量的方法分别改变水胶比,以及硅灰、粉煤灰、白云石砂和钢纤维的掺量,探讨了不同配合比设计对样品强度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水胶比,以及粉煤灰、硅灰、白云石砂的掺量变化对样品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抗折强度的影响较小,而钢纤维掺量变化对样品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变化都很明显.最后得出最佳配合比设计为:水胶比为0.16,硅灰、粉煤灰、白云石砂、白云石粉的掺量分别为水泥用量的0.3、0.3、0.9、0.2,钢纤维的掺量为体积分数的2%,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制备的混凝土样品脱模后先采用水泥砼标准养护2天,再于90℃热水中养护3天,测得样品的抗压强度超过150MPa,抗折强度达到30MPa. 相似文献
18.
套筒加强T型管节点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半潜式平台立柱与浮体的连接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管节点加强方法.在弦管与撑管连接处用套管进行加强,以改善管节点处应力集中,提高管节点的极限强度.作为整体研究的一部分,文中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此种加强方法在管节点承受轴向载荷时的加强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用套筒加强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T型节点的极限强度,但套筒的几何参数对加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
通过对人工劈裂的节理试件进行水泥灌浆加固处理,并进行一系列室内压剪试验,总结了灌浆节理面压剪全过程剪应力-剪切位移的典型曲线形式,分析了充填度和法向应力对灌浆节理的变形、强度特点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由充填度决定的灌浆节理两种压剪破坏形式,揭示了其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法向应力下灌浆节理面表现出脆性破坏特点,峰值剪切强度大于无灌浆节理面的,而在高法向应力条件下,灌浆节理面有一定的延性,峰值剪切强度小于紧密闭合且吻合系数较高的无灌浆节理面的;当充填度大于1.0时,各个充填度的灌浆节理面剪切强度差异较小.研究成果加深了对灌浆节理压剪破坏特性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