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旧社区街道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众多社区问题集中体现的地方,近年成为老旧社区改造更新的焦点。文章以长沙市广厦新村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明确现有街道交通和环境设施存在的问题,采用语义差异法(SD法)和行为记录法,探析居民街道空间感知和行为特征,并分别从交通改善、环境提升和活动营建维度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为我国老旧社区街道更新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城市建设从大规模开发转向微调控并且更加注重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本文以提升行为品质为切入点,从街道网络、街区尺度、路径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策略,对优化居民出行结构,激发公共空间活力,塑造绿色、宜居、健康、生态的城市空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鑫春 《城市住宅》2022,29(1):61-64
社区微更新是对社区空间环境进行细微改造,以提升社区归属感,实现社区活化.在现状和资源条件限制下,微更新方案需在设计师推动下,凝聚街道居委会、居民、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准确识别更新要素,进而制定具体改造方案,实施更新计划.结合上海市城市现状,探讨一种可行的更新要素确定方法,包括微更新要素体系梳理、多方参与要素选取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自2009年前门大街改造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以改造后前门大街的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环境行为心理学角度,采取文献收集、实地测量、行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和总结前门大街街道空间设计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善建议。重点调查了前门大街街道空间尺度、街道空间变化、街道小品设计和街道场所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社区咖啡馆与社区适老化改造如何融合以更好地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挑战,通过研究社区更新理念以及咖啡馆在社区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了社区咖啡馆设计在社区空间适老化改造中的思路。研究揭示了社区咖啡馆在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激发社区活力以及提升社区魅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通用设计、复合型设计、互动性空间设计和反馈改进制度四个设计策略以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在这种融合模式的影响下有助于持续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提升老年人社区养老的满意度,创造出更宜居、有趣和可持续的社区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区建设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居住区的户外空间作为居民户外活动沟通感情的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场所也受到关注。该文从性别角度出发,以厦门居住区为例,对居民在居住区户外活动需求和实际状况,以及对户外空间使用上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总结出男女两性活动的行为差异及户外空间使用上的不同需求。基于这些差异,对居住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老城城市更新进程已从单一物质空间改造开始转向更加关注以社区营造来提升居住环境品质的内涵式发展。社区空间作为居民生活的载体,小微空间更新、精细化治理与居民的切实利益紧密相关,是当前老城更新实践的重点。就目前实施状况看,北京的社区微更新实践还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指导方式。以D街道3个社区街巷及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改造实践为例,探索以街道-居委会为主导的社区空间微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围绕"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设计理念,通过模型的量化评估,识别出武汉现状需要重点改造提升的街道,针对增量和存量更新地区的街道空间设计提供一套完善的标准街道空间范式,实现各类街道空间品质的现状评估、规划比较和过程预警,提升街道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上海市某小区更新改造工程项目为例,通过梳理政府、街道、居民、设计等各方需求,结合造价限额控制,在项目前期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社区更新的实施方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原有社区空间及建筑物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辅助精细化、高效率的设计。从城市层面探讨如何通过社区再营造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更新策略,总结出适用于稳定居民社会关系、保持城市多样性的“保留—延续—提升”有机更新模式,以期为上海城市更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儿童友好社区和老年友好社区的发展理念已在国内试点城市推进实践,但社区建设中的老幼友好规划设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探索社区生活街道如何为老幼人群提供接触他人、融入社区的良好支持,利用行为跟踪法和环境行为定点观察法,以广州的三个典型社区商业性生活街道为研究对象,对老幼群体在街道中的行为特征和互动场景模式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提出老幼人群互动的五种行为模式、典型街道生活场景模式和三种行为序列。从增进社区老幼互动、提升社区街道活力的角度,提出设施邻近和设施共享的社区生活设施复合布局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1.
张乔  习康 《山西建筑》2008,34(17):175-176
主要研究了粗、细骨料粒径、级配以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在基准配合比下,砂的细度模数变化以及碎石颗粒级配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并就骨料粒径、级配的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林天赐 《城市建筑》2013,(22):65-65
随着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概念设计将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趋势。在设计中,会更加考虑建筑结构的稳定、可靠性、经济性,在切实地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的前提下,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黄土高原的绿色住区极具现实意义。从枣园村的居住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其特有的自然、生态、居住、生产等系统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最新规划理论和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绿色住区研究方法与规划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王建国 《山西建筑》2010,36(33):258-259
将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从施工准备工作、预算管理、施工队伍管理、物资管理、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管理六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施工成本的办法,控制了施工过程成本,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增强企业实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3)
通过国内外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在两性中确实存在,而且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步,这种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间接测量方法也在逐步完善。比较典型的有加工分离法(PDP)、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水泥水化初期,钙矾石的形成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动性经时损失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掺加高效减水剂对钙矾石结晶形成的不同作用效果,分析了产生两种不同作用效果(吸附抑制和吸附促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Li  Yangluxi  Chen  Lei 《Building Simulation》2020,13(2):419-438
Building Simulation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oids in tall buildings on the surrounding wind environ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ular technology, there has...  相似文献   

18.
在实地考察体验的基础上,以海南三亚和浙江千岛湖滨水度假酒店为例,对滨水度假酒店在特色表达方面的设计策略和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山西建筑》2008,34(18):249-250
叙述了总价合同模式、单价合同模式、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如何结合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出加强合同管理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给予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科研项目《绿色厨卫系列化研究开发》共有《住宅厨卫防火型变压式排气部品体系技术》、《保障性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