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蓉 《南方建筑》2006,(11):5-9
论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记忆心理学基础理论与社会学调查访谈的方法,探讨了有助于保持集体记忆的城市形态要素,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镇化浪潮的推进,城市“失忆”现象逐渐增加,对在工业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的资源性城市而言,现存的工业遗产是城市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再利用唤醒居民消逝的城市记忆以及恢复他们的身份认同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例调研,阐述了城市记忆与工业遗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集体记忆学与历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在城市记忆视角下克拉玛依市石油类工业遗产保护方法有可能的延伸,为城市记忆保护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集体记忆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能使地域集体人群重新获得记忆归属感,产生空间情绪共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针对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所缺乏的集体认同感和情绪共鸣问题,将集体记忆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结合,通过探讨集体记忆的构建形式、产生条件及感官激发,来唤醒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4.
穆迪 《城市住宅》2021,28(4):209-210
历史街区承载城市记忆,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价值.济南商埠区作为济南近代历史的见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风貌特色面临破坏与湮没.类型学理论旨在通过对"集体记忆"的追寻与再生建立城市形式和结构的经久性,对于塑造城市品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尝试以类型学为理论视角,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与访谈,对济南商埠区进行城市、街区与建筑层面的类型学提取与分析,从而将其集体记忆概括为3种整体性表述,并提出集体记忆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同质化危机的显现,集体记忆作为一种具有归属感与认同感的隐形力量,关系着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城市特色的迸发。文章选取合肥市城隍庙街区,阐述了居民集体记忆的时空发展演变,并进一步研究新旧时期居民集体记忆耦合特征以及新时期居民集体空间与人群活动空间耦合特征,以深刻把握集体记忆发展趋势,并寻求新时代语境下重塑集体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作为凝聚人类集体记忆的场所,将“历史情境”与“现代生活”交织在一起。本文以唤醒城市集体记忆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城市景观设计,对于重塑地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性,并以长沙湘江大道南段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中类型学方法运用为例,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人类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7.
张文英  欧飞燕 《风景园林》2019,26(5):99-104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速发展变化的城市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改变,对原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连续性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如何发掘社会生态记忆,将具有时间深度和空间结构的集体社会记忆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型,进而营造空间和场所,是积极参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和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以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环湖风光带为例,研究如何将生态记忆用于景观的连续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记忆载体的识别、存储、重构、嫁接、转化,创造出具有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努力实现社会集体记忆对于景观营建作用的理解和实践尝试。将人们过去的集体记忆和对地方的情感通过设计手段带入现在,研究如何将过去的痕迹融入日常景观的体验中,使场地成为集城市湖泊、生态记忆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滨河带。  相似文献   

8.
建筑与方案     
《建筑师》2014,(3):118-119
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 内容简介 在达尔文的时代。生物时间的长度似乎使经验的时间没有意义。在我们的时代。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与频繁的更新,也导致了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似乎同样的无意义感。这对个体自我认同和城市集体记忆的延续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何面对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旨在从空间集体记忆切入,建立工业城镇生活性景观认知与保护更新方法:通过在北京铁路工业重镇长辛店开展的系列访谈,采集空间集体记忆要素,并依据记忆度、历史价值、现存状况建立空间集体记忆要素综合评价体系,对不同要素给出保护、激活、修缮等发展策略,为科学指引工业城镇生活性景观保护与更新提供依据,以实现生活性景观的整体、活态可持续更新。  相似文献   

10.
吴欣 《当代建筑》2021,(10):127-130
在基于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的城市更新中,城市的价值远不仅仅是土地价值,还有对其所承载的集体记忆与场所精神的传承,以及对历史城市景观的延续.设计师应兼顾城市空间、生活方式、场所精神、集体记忆等物质及精神层面的集成式转型,将城市更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整合,有序推进,有机演进,重塑生活场景及城市记忆,实现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可持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6,(8)
文章将公共艺术介入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在原理置于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下进行解读,并分析了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机制,认为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集体记忆建构的社会过程梳理城市公共艺术实践的规律性内容,并将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融合,从价值基点与技术策略方面提出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要点,以此作为公共艺术介入环境空间规划设计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刘涵  邱冰  张帆 《华中建筑》2020,(5):119-124
南京安全区遗址保护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忽视,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以集体记忆为观察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梳理、现场踏勘、问卷调查等途径对南京安全区避难所遗址保存与保护现状展开调查,揭示了公众对于南京安全区的集体记忆真实情况:公众对南京安全区的记忆及认知程度低;南京安全区内的纪念传统尚未建立;公众对遗址保护的认知缺失。该文分析了南京安全区遗址保护与利用面临的现实问题:南京安全区遗址记忆沙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南京安全区遗址的保护停留在文物保护的阶段,未进入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建构的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生活场所、文化载体,也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创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景观的积存,城市的空间形态与肌理反映了其在历史长河中所担当的角色,是城市发展史在形体上的遗产。在土地经济价值与土地拍卖高效益的社会条件下,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逐渐随着更新发展的浪潮消失殆尽。如何在城市的保护更新中既迎合时代的快速发展,又维护好历史遗存的真实性,保持好街区生活的延续性,健全好传统风貌的完整性,是城乡规划建设者摆在眼前的重点问题。本文以大连开发区五彩城保护更新研究为例,对作为开发区的"光辉印记"的五彩城,在集体记忆的追溯、修缮整治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循序渐进的研究,以期作为其他地区城市历史记忆地段保护更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集体记忆的城市--城市形态构建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蓉 《华中建筑》2006,24(1):62-65,72
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城市规模的改造与频繁的更新不仅使城市物质形态丧失记录真实历史的功能,同时也给城市社群带来种种的记忆认知、认同问题。该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形态在纵向历史的时间观和横向空间结构的价值取向经过分析认为,设计者应以连续动态的时间观来看待城市形态的演变以及城市历史层级化的过程并且,城市形态的构建也应切实反映公众、集体的利益,使其在社群交流互动中达成认同。关键词集体记忆城市时间观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童明 《时代建筑》2012,(1):10-15
针对当前城市新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城市文化危机等问题,文章试图通过有关集体记忆与文化机制的相关研究,分析城市文化与意识、经验,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建筑学在城市环境中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从建筑到城市这一重要的文化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邵冰 《城市建筑》2023,(20):25-28
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是近年来城乡规划研究与实践的热点课题,文章基于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探究工业遗产中的人文要素。以对城市记忆的研究为出发点,从城市发展脉络和文化记忆延续的视角重新解读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参照城市记忆要素的分类方法,将工业遗产中所蕴含的城市记忆元素分为两类,分别提出各类记忆元素指导工业遗产片区更新的具体方法。文章以株洲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更新设计的实践为例,基于城市记忆的相关研究,合理利用记忆感知要素,实现保护城市历史、延续城市文脉的保护更新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应用西方城市公众史学的理论视角和社会学调查方法研究通州老城南大街民族聚居区保护发展问题,即以集体记忆为线索,梳理南大街城市历史景观构成体系,另通过居民意愿调查,诊断并分析南大街民族聚居区的现实问题及其城市空间的生存困境,最后基于多重地域感知与重构,提出"以遗址价值与城市发展框架整合为基础,以保留城市历史景观、重塑老...  相似文献   

18.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但在当今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承载城市记忆的空间不断遭到“脱胎换骨“的改造而丧失,各种记忆“错位“与“失忆“使得人们对曾经熟悉的家园顷刻间感到不知所措.为了安抚人们恐慌的心灵、保护那些宝贵的城市记忆.在发展的大趋势下同时延续城市文脉,本文引用日本著名规划师,景观师横松宗治提出的“景观单元“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和深圳为例,通过对城市随历史演变的空间过程的分析,试图用一种量化的方法以解决城市建设和保护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程琳 《建筑与文化》2021,(3):178-179
城市变迁中的城市历史遗存正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博弈,在当代城市发展中,如何在保存城市记忆的同时发展物质空间形态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学术问题.文章以澳门的逸园赛狗场为例,为澳门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城市场所记忆的保护与延续,实现城市多元发展与城市文脉传承同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是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反应了不同的城市文化,也是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留存。西安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城,五十年以上的老建筑却较为稀少。苏式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面对这些代表时代的工业遗迹,我们绝不能在城市产业升级与调整的建设中,以简单的城改和拆迁方式,推倒重建,置城市文化于断层之上,而应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