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伏思静  王静 《热加工工艺》2007,36(22):30-33
采用粉末冶金与原位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V/Ti原子比的(Ti,V)C/Fe基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Ti,V)C增强相颗粒细小,大部分小于2μm,在α-Fe基体中均匀分布。随着V,Ti比的提高,(Ti,V)C晶格常数减小,且呈线性下降,(Ti,V)C增强相颗粒形态由不规则状趋于球形。  相似文献   

2.
(Ti,W)C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Ti,W)C/Fe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表面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相组成。结果表明:表面复合材料主要相组成为(Ti,W)C和α-Fe;所合成的硬质相(Ti,W)C颗粒在铁基体中均匀分布;表面复合材料与45钢之间的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反应烧结合成碳化钒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铬铁粉、钼铁粉、钒铁粉、铁粉和碳黑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VC-Fe基复合材料,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真空中烧结后,反应合成的复合材料主要相组成为V_8C_7,和α-Fe;在氮气中烧结后,复合材料主要相组成为V(C,N)和γ-Fe;与VC相比,硬质相V(C,N)分布更均匀,颗粒形状趋于球形.  相似文献   

4.
王静 《热加工工艺》2008,37(8):44-47
采用粉末冶金与原位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Ti,V)C/Fe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用MM-200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Ti,V)C和a-Fe;合成的硬质相(Ti,V)C颗粒细小,在珠光体基体中均匀分布;在重载干滑动磨损条件下,该复合材料显示了很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钒铁粉、石墨粉、铁粉和氮气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合成了V(C,N)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从热力学、热分析、致密化和微观结构等方面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范围内,发生了FeV+C+N2=V(C,N+Fe反应,合成了V(C,N)硬质相;制备的复合材料在1200℃烧结时,其密度达到最大值;复合材料主要相为V(C,N)和γ-Fe,所合成的硬质相V(C,N)颗粒细小,在铁基体中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6.
碳含量对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分析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所形成的颗粒增强相为非化学式的TiCxN1-x,其中x值大小随基体含碳量的高低而发生明显变化,基体中较高的含碳量有助于抑制Fe2Ti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以45钢、钛铁、生铁等为主要原料,在大气环境下、利用中频感应电炉、通过添加含氮附加物、采用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了Ti(C,N)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干摩擦磨损性能以及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有润滑和无润滑条件下的干摩擦,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都远大于正火45钢;在中、低冲击工况下,复合材料磨料磨损性能优于高锰钢和高铬铸铁。  相似文献   

8.
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材料选择、工艺、原理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具体分析了基体和颗’粒(TiC、SiC、WC)的界面反应以及部分工艺的优缺点,对开展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铸造-热处理工艺原位反应生成了碳化钽颗粒增强铁基表面梯度复合材料。应用DSC、SEM和XRD等检测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反应温度、宏观组织、微观组织、矿物组成和微观硬度进行了确定和分析,并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和机理。结果表明:在1160℃保温1 h原位生成了碳化钽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其表面梯度大致分为三层,分别是碳化钽纳米层、碳化钽微米层及碳化钽分散层;显微硬度值达到灰口铸铁的5.5~7.0倍,最大值为2123 HV0.02。初步机理分析认为,钽与碳之间的原位反应过程经过了溶解-扩散-原位反应-再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资源特点,以45钢、钛铁、生铁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在大气环境下采用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Ti(C,N)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合金,通过向铁液中添加含氮附加物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Ti(C,N)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技术是可行的;复合材料组织由细粒状珠光体加上针状珠光体基体和Ti(C,N)增强颗粒组成;材料铸态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最优的组合:抗弯强度1 532.67 MPa,洛氏硬度58.5 HRC,冲击韧度7.18 J/cm2。  相似文献   

11.
Al-Mg系自生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外加增强体与基体间异质界面对材料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粉末冶金技术的原位复合新工艺,并制备出自生金属间化合物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纤维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并平行于材料制备时的挤出方向;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明显,屈服强度比外加复合材料和基体分别高出28%和95.7%,断裂强度则相应提高了20.6%和88.5%;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是基体和增强体间界面结合良好,既能发挥基体的塑韧性,又能有效发挥自生增强体的强度优势,材料的断裂机制为自生纤维脆性断裂和劈裂。本研究同时表明,此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效率高,容易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原位自生TiC和(Ti,W)C增强Fe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卫东  任英磊  才庆魁  邱克强 《铸造》2004,53(4):276-279
利用块体原材料原位合成10%TiC-Fe和(Ti,W)C-Fe两种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分析了相组成.结果表明,在TiC-Fe复合材料中,TiC作为唯一的第二相呈现粒状和条状两种形态.分析认为,粒状相为亚共晶相,而条状第二相为共晶相.通过用W替代部分Ti,成功地制备了10%(Ti,W)C-Fe复合材料,其中(Ti,W)C作为唯一的第二相比较均匀地分布在Fe基体中,其形态大部分呈粒状,条状相较少.在粒状(Ti,W)C相中,中心富Fe,而边缘W、Ti和C元素的分布是均匀的.与TiC相比,(Ti,W)C的密度更接近Fe,更适合作为大型铸件的增强相.  相似文献   

13.
钛合金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20%Ti-6Al-4V颗粒增强MB15镁基复合材料的试样。按照阿基米得法检测了不同状态试样的密度,借助光镜和扫描电镜探索了挤压棒变形和组织的特点,并结合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热挤压变形对试样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烧结态的密度较低,而热挤后的密度已接近理论值:挤压棒的变形和组织都不均匀:二次挤压可以进一步细化晶粒、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Ti-6Al-4V颗粒可以用来强化镁合金,且其增强效果明显好于SiC陶瓷颗粒。  相似文献   

14.
THE TECHNOLOGY of a metal matrix composite(MMC)coating reinforced by ceramic particles oncheap metal substrates is a newly developed process.A powder alloy with a desirable composition is put onthe surface of a substrate.The powder and the toplayer of the substrate are simultaneously melted andrapidly solidified to form a dense coating and bondedtogether.Up to now,many cladding processes havebeen developed,including laser cladding'1'21,electroncladding and plasma cladding.The laser cladd…  相似文献   

15.
采用Al-TiO2-KBF4-Na3AlF6为反应体系,通过热力学分析,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Al-18%Si复合材料,运用XRD、OM、EPMA、SEM和硬度仪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分布、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Al、Si和TiB2相组成;原位内生的TiB2颗粒细小(<1.0μm),并均匀弥散分布于Al-18%Si基体中;与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WC颗粒增强铁基梯度功能复合耐磨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用离心铸造的方法获取了碳化钨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合金元素以及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特征,并在ML-100磨料磨损试验机上测定了其耐磨性,分析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这种具有梯度分布特征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磨性能;其磨损方式主要是显微切削和颗粒脆性剥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SiC颗粒和钛合金(TC4)颗粒对MB15镁合金145C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以及SiCp/MB15和TC4p/MB15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随时效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强颗粒的加入加速了MB15的时效速度,但并未改变其时效硬化的基本规律:MB15及其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曲线上均存在双峰现象;两种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峰值与其较高的硬度峰值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18.
原位合成TiCp颗粒增强铸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闵学刚  孙扬善  高峻德  朱孔军 《铸造》2001,50(3):149-151
研究了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HT200基铸铁复合材料的工艺、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空气中以SHS方法于熔体中合成TiC的制备工艺方法可行性不高,而以Ti-Fe合金形成在熔体中原位合成法可行,原位合成的TiC颗粒细化了材料的组织,减小了珠光体片层间距和石墨长度,改变了石墨形态,从而使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大幅提高,磨损试验结果亦显示,TiC颗粒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用热力学计算证明了氮化反应的可行性,用DTA确定了VN反应的温度范围。通过XRD和SEM比较了两种烧结气氛(真空和氮气)制备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烧结体的相组成、颗粒大小和形态分布。实验表明,由于V与N的亲合力大于V与C的亲合力,这导致了压坯的增强相由V6C5、V4C3向VN的转变;同时在1200℃(α-Fe→γ-Fe的相变为剩余的C的固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