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建筑》2017,(5)
近代中国体育建筑经历了从被动植入到内化吸收、从租界启蒙到华界壮大的发展过程,目前国内针对此阶段体育建筑的研究较为匮乏且价值认知不足。通过探索近代中国体育建筑在四个方面的演变,即从外来到本土的设计主体、从"西方古典式"到"中国固有式"的形式、从娱乐到竞技的功能、从海外舶来到内化吸收的技术,由此构建其内化发展的整体框架,以期丰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层次,完善有关中国体育建筑发展历程的整体研究,并对当代中国体育建筑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体育文化的语境,梳理了中国近代体育建筑在西方体育文化移植的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为使中国近代体育建筑得到恰当的保护和利用,有必要利用谱系学的构建来梳理其源流发展,该文总结了八种中国近代体育建筑的类型。最后尝试建立类型、风格、思想、技术的历史谱系,刻画中国近代体育建筑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4):21-24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梁启超一方面以现代化为目标,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以人为核心命题,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人学思想的民族资源,阐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问题。他的人学思想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对于认识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人的解放和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0)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将人们的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修身养性、健身娱乐以及竞技表演等功能与促进全民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联系。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高原地域特色的民族性、民族特色发展的时代性和运动项目风趣的娱乐性等特征,本文从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出发,发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促进全民健康的关系性包括: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理念与促进全民健康相契合;促进全民健康发展扩宽了西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促进全面健康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新类型的公共建筑。论文结合我国近代西学东渐、教育改革、民族复兴等场景,考察武汉公共图书馆的创出与发展。其发起人囊括了开明绅商、洋务重臣、传教士、图书馆专员和技术官僚等,蕴含着开启民智、传播现代知识、唤醒和规训民众的多重考虑。其馆舍从借用民宅到专门设计建造,选址从远市避嚣到追求交通便利,类型从单一到多元,服务对象从有限的学者拓展到广大的民众,建筑风格从照搬西式到中国传统复兴。武汉近代图书馆建筑经历了从"藏"到"开"的转变,既借鉴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公共图书馆设计理念,又浸润了保存国粹民族复兴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思潮,辨清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特殊性,揭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內涵中的民族自我和民族独立意识.同时,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推动下之城市规划的思想內容、类型结构,探究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民族主义思潮之特征.  相似文献   

7.
上海近代体育建筑可追溯到1840年,它们反映了中国近代体育和建筑随着历史和社会变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上海近代体育建筑的保护价值并归纳了其由租界内建设跑马场到国人自建体育场馆的历史进程。上海近代体育建筑的保护改造经历了三次浪潮:建国初期政策引导下的第一波功能更新的改造高潮;改革开放后基于赛事标准和舒适度的第二波保护改造高潮;21世纪基于提升城市环境和技术革新的第三波保护改造高潮。同时揭示了上海近代体育建筑的保存现状和问题,并探索了其保护改造模式及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历史时期,由政府投资的官方建筑经历了从清末至民初的全盘西化到20-30年代走向中国民族建筑形式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广州近代官方建筑活动为例,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历史背景及广州的具体社会环境分析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影响官方建筑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以期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建筑现象。  相似文献   

9.
拟以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空间与体育运动发展的共性为切入点,透过公园中体育活动的开展及空间演变的特征,从空间布局结构,功能分区,界面形态角度解读近代体育运动空间对城市公园空间形态变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喻汝青  钱锋 《南方建筑》2020,(2):97-103
中国近代体育场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体育场是近代中国的重要体育建筑类型之一。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近代体育场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三个主要的历史演进阶段。从空间分布、建筑风格等特征解析了体育场的现代转型过程,探究了中国近代体育场建筑研究凸显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育场馆内优良的空气品质是全民健身的基础。本文结合体育场馆常用且污染风险较高的体育工艺产品的特点,识别其环保风险点,提出体育工艺产品环保控制应由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管控措施,为相关部门环保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通过前期策划对体育场馆功能进行合理配置和弹性设计,以使其在大赛之后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是目前我国体育建筑设计应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体育建筑的赛后利用为核心,结合国内已有的体育场馆实例分析,并通过2008年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的设计研究,提出了我国体育建筑场馆赛后利用的设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叶伟康  汪奋强  陶亮 《建筑创作》2010,(11):132-145
<正>南沙体育馆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建成后将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武术比赛馆,并承担亚运会卡巴迪项目的比赛,是本届亚运会的新建大型场馆之一。南沙体育馆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亚运期间总坐席数为8 000多个,其中固定坐席约6 000个,活动坐席约2 000个,赛后如拆除新闻媒体席等临时工作席而恢复为普通观众坐席,则总容量可达8 800多席。建筑主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体育场馆的起源谈起,阐明体育场馆的本质,反思当今国际赛事下的体育场馆建筑,展望未来体育场馆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林惠文 《建筑电气》2012,31(6):64-70
结合亚运会场馆改造案例,介绍对改造场馆所作的现状调研,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供配电系统及场地照明系统改造。  相似文献   

16.
何昉  叶枫 《风景园林》2011,(4):24-31
深圳市龙岗体育新城作为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比赛主场馆区和大运村所在地,包含大运中心、大运村、大运自然公园等重点项目。以绿色通廊将这些项目整合到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完善了龙岗区的绿地系统结构。通过延续自然地脉、综合利用及创造水景、采用乡土植物与材料、传承地域和乡土文化,形成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场地...  相似文献   

17.
冯晔  解越 《城市建筑》2009,(11):26-28
本文以体育建筑包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演变过程及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孙广源  李英 《山西建筑》2010,36(15):19-21
阐述了中国多数现代剧院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并没有根据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特点本土化,研究表明梅兰芳大剧院在适应传统戏剧演出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为以后戏剧演出场馆的实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代体育场馆创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优秀体育场馆作品的解析,力求探索体育场馆建筑技术与自然环境结合的方法与趋势,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体育场馆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圆圆  刘德明 《华中建筑》2011,29(12):36-38
要低碳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建筑策划和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涉及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系统工作.该文在前期策划中引入选择理论,将竞技体育建筑策划的决定要素进行分类,通过计算低碳要素预期效用,选择最重要的低碳影响因子,从而指导建筑设计.这种方法为竞技体育建筑低碳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