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环保的铝合金线材钝化液的研制过程, 考察了钝化液的配方, 确定了各组分的最佳质量 分数, 考察了钝化的工艺条件对铝合金线材钝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钝化液的优化组成为: w( 硫酸) 为6% ~8%、 w( 硫酸钠) 为4%~6%、 w( 硫酸铜) 为6×1 0-4~8×1 0-4、 w( 尿素) 为2%~3%; 优化的工艺条件为: 钝化温 度为3 0~4 0℃, 钝化时间为1 0~2 0s 。针对铝合金线材, 该钝化液基本达到了与铬酸钝化液相同的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豆粕提取液做营养液, 以双歧杆菌发酵后的含活菌的发酵液做添加剂, 制作了富含海藻提取物及益生菌冰激凌, 研究了海藻汁的最佳发酵条件、 海藻汁稳定剂配方和海藻汁添加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 最佳发酵条件: 海藻原汁质量分数为6 0%, 双歧杆菌发酵液接种量( 发酵剂的质量分数) 为5%, 发酵温度为3 7℃, 发酵时间 为1 2h; 海藻汁稳定剂配方为: 质量分数为0. 1 5%的果胶, 质量分数为0. 1 0%的海藻酸丙二醇酯, 质量分数为0. 1 0%的黄原胶, 质量分数为0. 0 5%的磷酸二氢钠; 海藻汁添加剂配方为: 质量分数为2%的水果香精, 质量分数为6%的蜂蜜, 质量分数为6%的砂糖。合成的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是安全食品。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S B R( 丁苯橡胶) 对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软化点、 针入度以及延度的影响, 并对S B R - C 9石油树 脂改性沥青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S B R能有效改善 C 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软化点, 当S B R的质量分数为 4 . 0%时, 改性沥青的性能符合《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Ⅱ - C( J T J 0 3 6 - 9 8) 的要求。同时, 通过四组分( 饱和 分、 芳香分、 胶质和沥青质) 分析可知, C 9石油树脂可增加改性沥青体系芳香分的质量分数, 促进S B R在C 9石油树脂 改性沥青中的溶胀和吸附作用。由扫描电镜实验结果可知, 当S B R质量分数为5. 0%时, S B R与C 9石油树脂改性沥 青的相容性、 稳定性较好, 而且形成的银纹较多, S B R、 C 9石油树脂和沥青三者形成了稳定的高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对适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微乳液配方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以方程系数法为基本方法,通过室内实验确定出适用于朝阳沟低渗透油藏的微乳液配方(质量分数):1%石油磺酸盐+1%正丁醇+1.38%正己醇,测量微乳液特性参数R=0.261,验证配方微乳液为最佳中相体系。使用激光粒度仪对微乳液体系进行粒子半径测量,测量其粒子半径在0.01~0.22μm,适用于朝阳沟油藏微小孔喉。通过微乳液驱替低渗透岩心实验,得到微乳液驱能在水驱采收率的基础上提高最终采收率7.41%,降低注入压力24%,验证了该微乳液体系对朝阳沟低渗透油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合成肉桂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uCl/γ-Al2O3 和CuO/γ-Al2O3 催化剂。在CuCl/γ-Al2O3 和CuO/γ-Al2O3 分别与吡啶组成的催化体系中, 苯乙烯和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1,3 , 3, 3-四氯丙基苯(I)。当CuCl/γ-Al2O3 和CuO/γ-Al2O3 最佳活化温度分别为650 ℃和750 ℃, CuCl 和CuO 的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20.0 %和10 .0%时,1, 3, 3 , 3-四氯丙基苯(I)的收率分别为62.8%和70.3%。在对甲苯磺酸-硫酸、FeCl3·6H2O、Fe2(SO4)3·7H2O、ZnCl2 和硫酸锌等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1, 3 , 3, 3 -四氯丙基苯(I)在醋酸溶液中水解生成肉桂酸(II), 收率分别为87.0 %、48.0%、84 .4%、77 .4%和87 .1%。1, 3 , 3, 3 -四氯丙基苯(I)和肉桂酸(II)的纯度为96 .0%~ 99.0 %。  相似文献   

6.
废旧不饱和聚酯树脂裂解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废料裂解制燃料油技术进行了研究, 系统地考察了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反应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催化裂解所需反应温度比热裂解反应温度降低了100 ℃, 液相产品收率提高了20 %。试验确定催化裂解反应温度为400 ~ 450 ℃, 反应时间为70 ~ 80 min;剂油质量比为1∶5。试验对4 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 研究表明, 单独使用YB-2 催化剂, 液相产品收率为58 .22%~ 59.14 %;YB-1 和YB-2 混合使用, 最高液相产品收率为68.76%。通过试验证明, 应用催化裂解技术是解决废旧不饱和聚酯树脂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法对牌号为 V 3 0 G和 K 4 9 1 2的聚丙烯进行改性, 制备高刚聚丙烯小家电专用料, 研究两种成核剂G 5 5 8 8、 T 5 6 8 8的质量分数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用聚丙烯 P P( V 3 0 G) 为基料、 成核剂G 5 5 8 8为增刚剂制得的高刚聚丙烯的性能最佳, 当成核剂 G 5 5 8 8质量分数为0. 2 0%时, 材料拉伸强度为3 5. 3MP a、3 7. 8 7MP a、 3. 8 4k J /m2、 1 6. 3 2g /( 1 0m i n) 。  相似文献   

8.
采用α - 甲基丙烯酸混合酯、 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共聚, 制备新型柴油降凝剂( P P D) 。实验结果表明, 此 P P D最佳的合成条件是: 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 8%, α - 甲基丙烯酸混合酯、 苯乙烯、 马来酸酐的物质的量比为6∶1∶ 1, 聚合温度为8 0℃, 聚合时间8h。当降凝剂添加质量分数为0. 1%时, 降凝效果达到最优。同时将此P P D分别与 A、 B、 C表面活性剂等按不同比例复配, 结果发现与B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4∶1复配后柴油的凝点降低了1 7℃, 降 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页岩蜡油脱氮精制及其对催化裂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复合脱氮剂对抚顺页岩蜡油(页岩油经糠醛萃取后的抽余油)进行脱氮处理,考察了脱氮剂和剂 油体积比对页岩蜡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油体积比为0.15时,脱氮后页岩蜡油的碱性氮质量分数和总 氮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91.0%和41.3%。考察了催化裂化对脱氮后页岩蜡油的凝点及产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页岩蜡油催化裂化后的产品凝点大幅度下降,由25℃降到8℃,汽油收率提高了10.48%,柴油收率提高了4.83%, 轻质油收率﹑液体收率分别提高了15%和6%,产品分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焦化汽油催化氧化脱硫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过氧化氢、甲酸为氧化剂,磷钼酸季铵盐为催化剂,糠醛为萃取剂,通过催化氧化和萃取结合的方 法进行了焦化汽油脱硫实验。考察了过氧化氢体积、催化剂质量、萃取剂体积、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汽油脱硫率 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提高了焦化汽油催化氧化脱硫的能力,结合生产实际得出焦化汽油脱硫的最佳工艺条 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70℃,萃取剂体积为50mL,氧化剂体积为2.5mL,催化剂质量为 0.4g。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胶-胶凝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SO 4/SiO2 催化剂,用XRD、低温N 2-吸附和 NH3-TPD进行 了表征,研究了CuSO 4/SiO2 在合成苯甲醛甘油缩醛上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CuSO4 负载量、原料 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环己烷体积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SO4 高度分散在SiO2 表面上形成中等 酸强度、高表面积的中孔固体酸催化剂,并在苯甲醛和甘油的缩合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制 备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50℃,CuSO4 的负载量为15%,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苯甲醛)∶n(甘油)=1∶1.1,催 化剂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环己烷体积为10mL,反应时间2.0h。在最佳条件下,苯甲醛甘油缩醛的收率可达 92.5%。  相似文献   

12.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制备Pt/HZSM-5催化剂,并进行XRD表征。以不同催化裂化汽油馏分和正庚烷为原料,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改性HZSM-5分子筛在一定条件下的芳构化性能。结果表明,当Pt的浸渍质量分数为0.5%,压力为1.5 MPa,温度450 ℃,氢油体积比为800∶1,体积空速为2.0 h-1时,Pt/HZSM-5催化剂对正庚烷的芳构化活性和稳定性最佳;当压力为1.0 MPa,温度为450 ℃,氢油体积比为800∶1,体积空速为2.0 h-1时,Pt/HZSM-5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汽油50~100 ℃馏分和80~120 ℃馏分表现出较好的芳构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鱼蛋白与丙烯酸通过水溶液聚合法接枝共聚制备鱼蛋白高吸水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对配方进行优化,合成了鱼蛋白相对丙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的吸水剂,通过对产品的测试,比较了不同鱼蛋白用量下的吸水剂性能.结果表明,3种最佳产物在人工尿液中的吸液倍率分别达77.59 g/g、73.64 g/g和65.43 g/g,质量分数为10%的鱼蛋白吸水剂吸(盐)水性能、吸人工尿液倍率、不同pH下的溶胀能力和耐热、耐光、耐寒性能都优于质量分数为20%或30%的,而保水能力均相当.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以碳分子筛为载体的C u O / C吸附剂, 并进行了重整生成油脱氯性能研究。 采用XR D及 N2 吸附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 并考察了负载量、 温度、 液空速和重整生成油中氯化氢含量对吸附 剂脱氯效果的影响, 当吸附剂的最佳C u O负载量为1 5%, 在温度5 0℃、 液空速为4h-1, 氯含量≤2 0n g / μ L的条件 下, 氯容可以达到1 9. 5%。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油田高温酸化的要求,选择非离子单体AM、复合阳离子单体H-DMDAAC、含磺酸基的阴离 子单体AMPS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体系、水溶液聚合法,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一种新型的酸化胶凝剂YJN-1。考 察影响聚合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评价了聚合物酸液的基本性能,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合成的YJN-1胶凝剂具有增粘性好、抗高温、缓速性能,在高温150 ℃,170s-1剪切速率下,当YJN-1 胶凝剂质量分数为1%时,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酸液粘度可达37.5mPa·s;在90℃条件下与石灰石反应60min 后,酸液质量分数仍有11.9%,为普通酸的7倍多,满足了高温井酸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大豆乳清蛋白的乳化特性及水解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特性及胰蛋白酶水解技术,采用截留分子量(MWCO)为10000 u再生纤维膜(PXC)进行试验,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性(EAI)、乳化稳定性(ESI)、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及其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ESI效果影响因素及最佳条件是:时间(25 min)>质量分数(5%)>温度(40℃)>pH(9),EAI效果最佳条件是:质量分数(5%)>温度(40℃)>pH(9)>时间(25 min).大豆乳清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可行,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酶用量4000 u/100g.pro,水解时间4 h,温度60℃.  相似文献   

17.
以中海油惠州炼化提供的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自主研发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中进行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催化剂质量分数以及空速对转化率、产物各馏分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60℃、氢分压14MPa、氢油体积比1000∶1、催化剂质量分数300μg/g、空速1.0h-1的最优反应条件下,渣油转化率为 90.50%,生焦率为5.01%。同时分析了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与抑焦机理,可为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热水洗法处理油田油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洗法,对辽河油田油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筛选、对比,确定最佳实验助剂,分别考察了浆 化液中助剂质量分数、液固比、浆化时间、温度、搅拌速度等实验条件对油的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操作 条件,当助剂质量分数为4%、清洗时间为25min、清洗温度为60 ℃、液固比为4∶1、搅拌速度在200r/min的情况 下处理一次油泥,油的回收率可达94.29%左右;浆化液可循环使用,分离出来的原油经处理后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高效乳酸菌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获取高效廉价的乳酸菌增殖培养基 ,通过正交试验及混料回归试验 ,确定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的配比 ,其配方为 2 %蔗糖、0 .5 8%蛋白胨、1 0 .92 %大豆粉 (均为质量分数 )。在上述增殖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 0 .5 %的 KH2 PO4- Na2 HPO4,可增强其缓冲能力 ,促进细胞的积累 ,每m L培养液中发酵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细胞的数量可分别达到 6.0 2× 1 0 9和 5 .88× 1 0 9。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乳酸菌发酵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直接用水洗油砂洗油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复配化学剂油砂热洗室内实验,考察了 NaOH和 Na2CO3及其复配溶液,XY系列洗油剂复配对内蒙古图牧吉地区一井油砂洗脱率的影响,根据油砂洗脱率指标,优选适合该地区油砂的最佳复配化学剂。结果表明,在洗油剂与油砂质量比为1∶1 ,恒温85℃,加热60 min时,NaOH与Na2CO3复配溶液的洗脱率高于单一碱液的洗脱率 ,洗油剂体系XY-1和XY-2与碱复配时,优选的洗油剂配方为 NaOH(1 .0%) + Na2CO3(1 .0%) + XY-1(0 .15%)和NaOH(1 .0% ) + Na2CO3(1 .5% ) + XY-2 (0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