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多蚁群的并行ACO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蚁群优化(ACO)算法行为,提出一种新的ACO并行化策略——并行多蚁群ACO算法。针对蚁群算法存在停滞现象的缺点,改进选择策略,实现具有自适应并行机制的选择和搜索策略,以加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并行处理采用数据并行的手段,能减少处理器间的通信时间并获得更好的解。以对称TSP测试集为对象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串行算法及现有的并行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求解DNA杂交测序(SBH)问题的相关算法存在解的精度不高及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建立SBH问题的数学模型,从中抽取启发式信息,提出一种改进的并行蚁群优化算法(IPACO),并将其应用到DNA杂交测序问题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解的精度和收敛速度均优于普通串行蚁群算法、禁忌搜索算法和进化算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引入向量循环乘和矩连的斜向量两个新概念,然后在此概念上改进几种矩阵运算方法,以获得更大的并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自适应信息素改进蚁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容易导致早熟、停滞现象,改变其信息素释放策略,提出自适应信息素改进蚁群算法,使得信息素的更新采用了一种新的面向数据的传递方式。改进后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解的多样性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通过解TSP实例试验结果表明,其比基本蚁群算法具有更好的搜索能力,且其误差率可以保持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蚁群优化算法的关键步骤--信息素轨迹更新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理论上的证明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信息素轨迹更新中存在着一个利用-探索困境;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Metropolis接受准则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并通过在不同规模的TSP上的实验,证明了这种新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毛友发  杨明福 《计算机工程》2004,30(18):33-34,121
研究了并行存储预取优化算法,根据并行存储的主要访问模式,提出要同时对文件内数据块访问和文件间访问进行建模,并对文件内数据块访问和文件间访问建模分别提出了E_IS_PPM算法和Last_N_Successor算法。最后将两个算法结合起来,提出了文件预取综合算法,算法根据计算和存储的可重叠程度以及文件预取页面的可获得性,自适应地决定预取深度。  相似文献   

7.
蚁群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优化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方法已经在当前数据挖掘研究中得到应用。文章提出了一个新颖策略来解决无人监督的数据聚类问题,利用信息素控制蚂蚁随机移动提高算法效率,采用运动速度各异的多个蚂蚁独立并行进行聚类来提高聚类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模糊矩阵并行推理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炉专家系统知识库和推理机的特点,采用模糊集理论中的隶属函数的方法实现了知识的模糊矩阵表示和推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矩阵的并行推理算法,提高了高炉专家系统的推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共享存储并行多目标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的运算复杂性制约了粒子滤波在实际的多目标视频跟踪系统中的应用。为克服性能瓶颈,探索了一种基于OpenMP共享存储并行编程模型的粗粒度并行多目标跟踪系统的实现方法。在共享变量中维护被跟踪目标的列表,每一个目标用一个独立的粒子滤波器进行跟踪。根据处理单元的数目确定线程数量和每个线程跟踪的目标数量。与对应的串行版本相比,该并行系统将可实时跟踪的目标数目由2个增加到了8个,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蚁群算法在搜索过程花费时间长且易出现局部最优化等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全局信息素更新效率的蚁群算法。通过在蚁群算法中引入"精英策略",让算法的搜索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素初始值的定义与对算法中的挥发因子ρ的取值进行改进,从而缩短算法的搜索时间。通过验证,改进后的算法相比一般的蚁群算法具有更好的搜索效率与较高的精确性,更适用于比较大型的TSP问题,在路径搜索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具有路径平滑和信息动态更新的蚁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蚁群算法具有很强的寻优能力,但仍存在搜索时间过长、易于停滞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路径平滑和信息动态更新的蚁群算法。新算法引入了路径平滑概念,加强了对蚁群前期搜索的引导,扩大了蚁群后期搜索空间;同时,通过动态调节信息素挥发因子,使得路径间信息素浓度差异不会增长过快,有效地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解。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路径平滑和信息动态更新的蚁群算法明显优于基本蚁群算法。  相似文献   

12.
蚁群优化算法通过信息素记录搜索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并基于信息素搜索新的解,因此好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对蚁群优化算法至关重要。针对不同解成分的贡献不同的特点,提出了新的信息素更新策略:首先识别候选解的重要成分,然后在更新信息素时只允许重要的解成分得到加强。基于新的更新策略更新的信息素更好地反映了优质解的特点,从而加快了信息的正反馈过程。以4阶欺骗问题为例,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蚁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进化算法,是意大利学者M.Dorigo在自然界中真实蚁群集体行为的启发下,于1991年提出的一种基于蚂蚁种群的新型优化算法,并用该算法解决了一系列组合优化问题。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文从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入手,分析了蚁群算法的原理及当前的主要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Aggregation pheromone density based data cluste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ts, bees and other social insects deposit pheromone (a type of chemical)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ir community. Pheromone, that causes clumping or clustering behavior in a species and brings individuals into a closer proximity, is called aggregation pheromon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called, APC) for clustering data sets based on this property of aggregation pheromone found in ants. An ant is placed at each location of a data point, and the ants are allowed to move in the search space to find points with higher pheromone density. The movement of an ant is governed by the amount of pheromone deposited at different points of the search space. More the deposited pheromone, more is the aggregation of ants. Thi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homogenous groups of data.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valuated on a number of well-known benchmark data sets using different cluster validity measures.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two popular standard clustering techniques namely average linkage agglomerative and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with an ant-based method called adaptive time-dependent transporter ants for clustering (ATTA-C). Experimental results justify the potentiality of the proposed APC algorithm both in terms of the solution (clustering) quality as well as execution time compared to other algorithms for a large number of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免疫修复的快速蚁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蚁群优化算法通过信息素记录搜索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并基于信息素搜索新的解.影响信息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信息素更新策略和蚂蚁已找到的候选解的质量.为了提高已有候选解的质量,提出基于免疫原理识别候选解中的“病变”成分,并对其“病变”成分进行修复.经免疫修复后,候选解的质量大大提高,由它更新的信息素更好地反映了优质解的特点,从而加快了信息的正反馈过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解0-1背包问题的蚁群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玲  白云  章春芳  陈崚 《计算机工程》2006,32(6):212-214
针对经典的0-1背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的相异度的新的蚁群优化算法,废方法引入信息量的局部更新机制,并根据解的相异程度确定解的交叉概率。数值实验计算表明,该算法加快计算速度的同时保证了解的多样性,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薛莉  戴居丰  魏志成 《计算机仿真》2007,24(8):167-170,181
提出了一种新的蚁群算法,通过在算法中引入双信息素,很好地改进了算法在解决TSP(旅行商)问题时的收敛性和最优解的全局性.一方面通过提高全局信息素对城市路径选择的影响度,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算法寻优时间,使算法收敛性得到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通过对接近最优解的一定范围内次优解进行局部更新,避免了算法容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极大地改进了最优解的全局特性.在MATLAB中构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TSP问题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独立的全局信息素使蚁群很快集中于各个次优解区域搜索,局部更新策略又使蚁群跳出局部级值寻找最优,仿真结果证明算法的改进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动态传感器网络移动代理路由算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动态传感器网络移动代理能量有效路由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概率模型,使移动代理能找到一条从处理节点到目标节点之间的能量有效路径,该路径兼顾了路径能量消耗和节点剩余能量情况;该算法还制定了新的蚁群局部信息素再初始化规则,该规则在网络中发生动态变化的节点附近进行局部信息素再初始化,快速有效地更新最优路径.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找到一条能量消耗较小,并且节点剩余能量较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蚁群优化的分类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蚁群优化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群体智能分支之一,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旅行推销员,作业调度,路由选择等优化问题上,但用它解决数据挖掘问题还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Parepinelli等人提出的基于ACO分类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不同的启发函数和不同的分类条件选择方法,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及时间效率,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20.
求解混杂生产调度问题的嵌套混合蚁群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蚁群算法作为解决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它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明.由于其生物学背景,基本蚁群算法被设计来求解复杂的排序类型组合优化问题,在连续空间优化问题的求解方面研究很少.本文提出一种嵌套混合蚁群算法,用于解决具有混杂变量类型的复杂生产调度问题,在一种新的最佳路径信息素更新算法的基础上,提高了搜索效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求解此类问题上性能优于另一种基于进化计算的有效方法--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