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人性化公共开放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3个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实例。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针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英格兰城市绿色空间的使用障碍进行了剖析,最后建议以人为本是创造公共开放空间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公共性是影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与活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公共开放空间的价值内涵从注重物质功能向普惠公共群体转变。以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概念的理论内涵。参考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基于历史维度分析中西方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的历史演变进程,总结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演变的特征,透过比较视角得出中西方规划实践中公共开放空间所体现的公共性呈现“殊途同归”的趋势。既丰富了对公共开放空间理论层面的研究,同时对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虽然纷繁复杂甚至于具有百家之言的特点,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各国政府和学者都基本赞同在公共开放空间应该更多的以人性化为主旨进行设计,这就形成了很多对于公共开放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的探索,也确实使得公共开放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于公公开开放空间更多的是要保证它的公共性,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共开放空间的福利,这也就迫切的要求对于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必须要从人性化的视角出发。对于人性化视角下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各国都有着很多成功的案例,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从中可以汲取成功的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上少走弯路,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文首先是对于公共开放空间的具体定义做出诠释,再就是从各国的成功案例里吸取经验,做出在人性化视角下进行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建议,推动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4.
关注公共开放空间问题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公共开放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是城市环境艺术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二是感到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拥挤,拥挤程度不断加剧.虽然造成城市拥挤的因素很多,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优先规划"理念缺位和滞后是关键.通过对这两个原因地思考,联系公共开放空间现状与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所以公共开放空间概念研究具有普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进 《山西建筑》2004,30(19):18-19
阐述了商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原因及意义,介绍了开放空间的设计理念,指出它能够提高环境系统的整体效益,也促进了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6.
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生活重要的空间载体,其空间品质直接影响市民的使用感受和使用频率。本文引介了澳大利亚学者新近开发的以远程遥感数据分析替代传统实地观察分析的"公共开放空间品质远程桌面评价工具",系统地介绍了该工具的发展背景、数据源获取、评价项目选择以及评价方法,分析了该工具针对大空间范围内分散多样本情景的优越性以及在数据精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对其在国内公共开放空间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适当展望。  相似文献   

7.
周辉 《山西建筑》2009,35(14):28-29
介绍了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重庆渝中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差的原因,提出了重庆渝中区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设计策略,从而为人们更好地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北方乡村的特征,基于北方乡村公共开放空间以人为本、突显个性、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提出了北方乡村公共空间的选址方法,指出开放空间的合理建立有利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城市化水平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铁军  左进  林岭 《新建筑》2007,(5):28-30
从西部山地城市特殊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出发,综合运用建筑学、安全科学、灾害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了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提出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化建立与相关技术集成,以期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与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康健  杨威 《世界建筑》2002,(6):76-79
近来的研究表明,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降低噪声与声舒适度并无必然联系。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声景的概念及发展,然后讨论和综述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声景及声舒适,包括声音、听者和空间环境3个要素以及声景描述,评价和设计3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张晔华 《山西建筑》2007,33(34):47-48
以晋城市主城区两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两河的渊源及治理背景,分析了两河改造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通过对晋城市主城区两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设计的总结,探讨了复合发散性思维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两种半刚性节点的有限元分析及对框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行 《山西建筑》2010,36(5):78-79
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两种半刚性节点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计算两种半刚性节点的钢框架的内力和位移,结果表明:不同的半刚性节点受力性能有较大区别,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半刚性节点的类型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热带型荷花的发现与荷花品种分类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通过荷花育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观察、实地考察比较以及区域性试验,发现荷花分布面广,其品种资源中原本就存在两大自然生态型,即温带型品种群和热带型品种群。前者有明显的年生长发育期,最终地下茎膨大成藕而休眠,即便移种至热带国家(泰国)后,仍然长藕;后者一年四季生长不停顿,地下茎不膨大成藕,即使引入亚热带的广东沿海或经实生选育,地下茎仍为鞭状。三水荷花世界露地栽培者,从“五一”节前后至12月底生长不停顿,开花不绝,经大棚保护者,则四季开花。而在武汉地区花期只能延至10月底。由于荷花客观上存在两大生态型品种群,无疑应对原荷花品种分类系统进行调整,最后提出了修订方案,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路面早期破坏现象较为突出的情况,提出了基层"两层平行摊铺、分层碾压、一次成型"施工工艺,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该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了该双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次成型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笑敏 《山西建筑》2010,36(15):74-7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两种深基坑支护方案:钢筋混凝土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和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并具体阐述了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结合实际应用效果指出这两种支护方案有效降低了基坑支护成本并保证施工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两种可塑性粘土的性能及在高强度电瓷坯料配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两种可塑性粘土原料的矿源情况。采用X-ray、XRD测试手段和物化性能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两种粘土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颗粒组成和各种性能,认为两种粘土在电瓷配方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对两种粘土进行高强度电瓷配方试验,并完成配方的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配方工艺性能好,烧成温度范围宽,符合电瓷产品生产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同时,对拓宽粘土原料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埃希氏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作为研究对象,在纯培养条件下考察了自由氯、氯胺和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以及细菌初始浓度对需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灭活率达到99.9%时,两种细菌的需氯量均随初始菌浓度和消毒剂投加量的提高而增大,粪肠球菌的需氯量大于埃希氏大肠杆菌;投加自由氯时两种细菌的需氯量差别最大,其次是二氧化氯,氯胺的差别最小.  相似文献   

18.
谢宝健  谭伟 《山西建筑》2007,33(7):260-261
为解决高速公路桥头搭板脱空下降现象,进行了竖直法和水平法的灌浆试验,试验过程中研究了两种方法的灌浆参数和工艺特点,试验结果说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解决桥头搭板脱空现象,并指出水平灌浆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获得有两种方式:划拨和出让。出让土地使用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适合市场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弊端和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划拨土地使用权虽然存在不少弊端,但也有其他制度无法替代的优点。对这两,不应是一存一废,而应是予以完善,充分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高永辉  王新建 《山西建筑》2010,36(29):358-359
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是一种新型筑坝技术,它成功地将混凝土坝结构与土石坝施工方法两者的优越性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其结构特性的分析,对层间应力做了系统的研究,建立有限元等效模型,提出求解层间应力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