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国标GB6109─90对于φ0.10mm及以下规格的漆包铜圆线,在击穿电压指标方面有较大幅度提高,而绝缘厚度反而有所减小。为了贯彻新国标,对于以上规格漆包铜圆线的生产,应通过加强对漆包线漆的质量控制,提高裸铜线的质量,控制漆层的固化程度,改进涂漆工艺等措施,来提高成品漆包铜圆线的耐击穿电压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发展耐热性漆包线和复合涂层漆包线的生产,提出了改进普通卧式漆包机的设想。包括多层漆包炉的结构及其特点,节能措施改进方案等。  相似文献   

3.
以期代替单相家用电机中漆包铜线的漆包铁磁线,在按漆包铜线的技术条件进行性能试验时,除它的往复耐刮次数的最小值低于漆包铜线指标以外,全部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将漆包铁磁线应用于单相异步电机的绕组进行试验,只要改变绕组区数和扩大电容器尺寸,就能获得与采用铜绕组线的电机同样的功率,而且可提高效率,降低电机的起动温度,节约铜材和电机成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耐热漆包绕漆包线漆的发展概况,简略分析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耐热电磁线的几条具体建议,仅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拉线-漆包连续生产线中的放线、拉线部分、铜线的退火装置,漆炉包,并对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工艺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林复  张群 《电线电缆》1991,(4):38-42
研究漆包线漆在漆包炉内的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可为合理确定漆包工艺和改进漆包炉提供理论依据。漆包线在炉内的高速行线及物理化学变化的变化量很小,虽则使上述变化的定量研究难以实现,但利用高精度的热分析仪器对漆包线漆在炉内的温度变化进行模拟,测出其重量和热量的变化,可获得一些有关蒸发、固化和裂解的定量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讨论了聚酯亚胺漆的密度、粘度、固体含量、道次涂覆量和生产速度对涂漆配模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较为实用的漆包配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复  张群 《电线电缆》1993,(5):32-37
利用高精度的热分析仪器,可以模拟漆包线漆在炉内的温度迅速升高情况,并准确地测出其重量的微小变化,使炉内物理化学变化的定量研究有可能实现。对聚酯亚胺、缩醛、聚氨酯和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漆进行了热分析研究,得到了多种漆有关蒸发和裂解的定量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指出蒸发位垒ΔU、第二蒸发峰的相对高度H和起始裂解温度等试验结果对选择漆包工艺参数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漆包线漆的热分析研究,为合理确定漆包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如何利用介电分析技术通过选择漆种和调整工艺来使得F级聚氨酯漆包线通过UL认可。本文详细讨论了原材料及漆包工艺对漆包线热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漆包线生产中值得考虑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光亮铜杆不扒皮酸洗直接使用,其表面缺陷也会造成漆包炉温度波动,产生涂覆不均匀,增大漆包线击穿电压分散性,产生高压针孔。使模具涂漆,必要时要加溶剂高歌漆,加溶剂调漆不仅仅是调节漆的粘度,更主要的是改变了漆的蒸发状态,改善了漆包线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耐电晕漆包线在电机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耐电晕性能,通过拉力试验机模拟耐电晕漆包线使用过程中的拉伸情况。首先通过拉力试验机对耐电晕漆包线进行拉伸,拉伸率分别为10%、15%。然后分别进行未拉伸漆包线、拉伸率10%及15%的耐电晕漆包线的击穿电压试验和耐电晕性能试验,并进行漆包线拉伸前后击穿电压和耐电晕寿命的比较。结果表明:拉伸率为10%、15%后漆包线击穿电压与未拉伸试样相比略有下降,拉伸15%后漆包线的击穿电压保留率超过85%。拉伸率为10%、15%的漆包线耐电晕性能与未拉伸试样比较有较明显的下降,拉伸率为15%的漆包线的耐电晕性能略差于拉伸率10%的漆包线,耐电晕漆包线拉伸率为10%时,其耐电晕性能保留率不足20%。  相似文献   

12.
郑颖 《电线电缆》2013,(1):17-20
通过对铜杆的选择、铜杆的分等、过程的控制,达到了控制铜杆质量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断线、粒子的产生,稳定了漆包线生产;针对铜杆适用性的改进,满足了客户对漆包线的适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无(低)公害漆包线漆及涂线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漆包线生产设备及工艺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唐苏湘  汪仁煌 《绝缘材料》2005,38(3):46-47,51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非接触的直流高压电场检测方法组成的漆包线漆膜连续性在线监测系统。讨论了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漆膜缺陷传感器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5.
换位导线用自粘性漆包扁线的粘合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位导线是变压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变压器的性能和使用安全。为了提高换位导线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通常在制备换位导线时采用自粘性漆包扁线。自粘性漆包扁线的粘合强度保持温度对换位导线的影响随着500 kV以上超高压、特高压变压器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得到各方的关注。通过对自粘性漆包扁线的粘合强度保持温度的研究,阐述现有自粘性漆包扁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聚酰胺酰亚胺单涂漆包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酰胺酰亚胺漆膜具有耐热、耐刮、耐软化击穿等优点,但对铜导体的附着性不好。为此,常把它与聚酯亚胺漆膜结合使用在复合导线上,但这样又增加了漆膜的总厚度和工艺复杂性。介绍了单涂层聚酰胺酰亚胺铜漆包线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的选择、生产流程的控制等,并通过介质损耗图来鉴别产品质量。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证明了单涂层聚酰胺酰亚胺铜漆包线在热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吴超 《中小型电机》2007,34(10):64-65
聚酰胺酰亚胺漆膜具有耐热、耐刮、耐软化击穿等优点,但对铜导体的附着性不好。为此,常把它与聚酯亚胺漆膜结合使用在复合导线上,但这样又增加了漆膜的总厚度和工艺复杂性。介绍了单涂层聚酰胺酰亚胺铜漆包线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的选择、生产流程的控制等,并通过介质损耗图来鉴别产品质量。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证明了单涂层聚酰胺酰亚胺铜漆包线在热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采用高压直流电场传感器进行漆包线漆膜连续性在线检测的方法,给出了检测装置前端信号的检测、采集的硬件结构及数据处理的程序结构。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本方法更为先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国外进口的某型号耐电晕漆成功的开发了耐电晕漆包线,产品性能达到了同行业的技术水平,同时改善了漆包线的绕线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电机高速绕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描述网状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与交联密度关系的Nieson和Chompff理论用来解释漆包线的固化程度检测,为漆包线固化度检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该理论,提出了一套经济实用的漆包线固化程度检测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