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TJ40C系列切换电容器交流接触器在无功补偿中的应用。指出了该交流接触器与老产品的工作差异,阐述了接触器工作原理、选型,并通过合闸涌流试验确定控制容量。该交流接触器可作为经济型产品,在某些场合取代成本较高的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来投切电容器组。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音频特征的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方法,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分析交流接触器线圈工作电压异常、触头磨损和壳体松动三种状态下接触器合闸时的音频特征,分别与正常的交流接触器音频特征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非正常状态的交流接触器合闸时其音频特征与正常状态时明显不同.为进一步研究接触器合闸时的振动发声机理,基于振动方程和声压波动方程建立接触器合闸时的声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声场模型产生的音频频谱幅值随线圈工作电压的增大而变大、频谱分布随触头形貌改变而变化.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交流接触器合闸音频特征与电寿命的关联模型,对比了L-M算法、拟牛顿法、动量BP法和自适应梯度下降法四种BP网络学习算法,建立电寿命验证平台.实验结果表明,L-M算法性能最优,预测误差小于10%;CNN可以在线学习和提取音频特征,但其预测误差超过2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设计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实现交流接触器的智能控制功能,包括高压选相合闸、低压吸持以及微电弧能量分断等功能。之后通过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和分析了高压强激磁电路。最后依靠该智能控制电路完成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4.
合闸相角对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尤其是触头碰撞弹跳有重要影响.首先用定相合闸装置,对一台80 A的样机在不同的合闸相角下的触头弹跳时间进行测量;然后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交流接触器闭合的动态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的同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高速摄像机的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特性测试装置。应用该装置对不同合闸相角下的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在大量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对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应用ANSYS软件对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吸力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平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V极面智能交流接触器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陈弘  陈德为 《电气制造》2009,(12):52-55,57
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Labview的转动式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测试装置对转动式交流接触器的动态过程参数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将熵权理论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利用其对接触器的合闸相角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各个不同合闸相角下接触器综合性能的评价结果及最优合闸相角。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分析转动式电器的动态特性,提高其性能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流接触器选相合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卉 《电气应用》2004,(10):33-37
采用磁场法和磁路法结合的方法对交流接触器吸合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 ,建立了基于Game理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对动态特性进行了优化 ,从而确定了使交流接触器在铁心极面所承受的撞击能量和动触头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的合闸相角 ,并设计了智能选相合闸装置 ,实现了高精度的选相合闸 ,从而提高了交流接触器的电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处理器研制成“智能电磁系统”能根据电源电压值自动判别、选择一定的合闸相角闭合,达到理想的动态配合。该装置与传统交流接触器匹配使用,形成了新一代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式交流接触器。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Labview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测试装置,对CJ20-100直动式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进行大量的测试。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直动式交流接触器的最佳合闸相角。  相似文献   

10.
周煜源  刘向军 《电气开关》2021,59(1):39-44,78
针对传统的交流接触器三相触头共用一个电磁系统,无法实现三相电路定相分合闸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异步组合式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策略,对其动作全过程进行控制.吸合过程采用线圈电流滞环比较控制策略,有效改善了触头弹跳,使机构动作时间更加稳定,提升了定相合闸控制的准确率;在分析了接触器长期工作下线圈电阻增大而引发的不可靠吸持问题,提...  相似文献   

11.
动态电感和合闸位移是衡量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两项重要参数,为对动态电感和位移进行预测,引入空气间隙与等效磁阻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一种智能交流接触器等效磁路模型。通过在线检测线圈输入电压和电流,实现对动态电感和合闸位移在线实时监测的目的,可有效掌握和评估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实时动态特性。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接触器动态特性进行同步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预测位移与位移传感器实际测量位移较为吻合,表明在无需位移传感器的条件下,可有效预测接触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交流电磁系统选相合闸装置主要作为电压至380伏、线圈电流至50安的交流接触器、电磁铁、继电器等选相合闸之用,经派生设计后还能作为接触器的定相起弧装置,供进行电弧研究或进行电寿命试验时,触头在固定相位开断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利用Maxwell 3D软件的瞬态分析模块对双E型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瞬态分析功能,对不同合闸相角下交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得到其时间特性及速度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动态吸力与反力的配合.该仿真为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交流接触器在不同的合闸相角下,动态特性不同,影响吸合过程中触头的弹跳与铁心撞击。为控制合闸的相角,本文设计基于ds PIC单片机控制的具有通信功能的交流接触器选相合闸控制装置,包括ds PIC单片机控制模块,按键模块,LCD显示模块,采样模块,执行模块等,具有合闸相角可调、操作频率可调、合闸次数记录、相角显示,与上位机通信等功能。经实验,选相合闸装置工作可靠,精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直流接触器是新能源系统以及电动汽车中配置最为广泛的开关电器之一。而直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是衡量直流接触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并联双线圈式直流接触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基于Adams与Maxwell的联合仿真研究方法对直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进行合闸过程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合闸动作的仿真合闸时间与试验合闸时间相吻合,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弹簧参数和线圈参数等因素对机构合闸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预压力变化对合闸时间影响不大,线圈安匝数增大会导致合闸时间变小,线圈内阻增大会导致合闸时间变大且动触头弹跳更剧烈。本文的仿真方法与结果能为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的改进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难以实现永磁接触器运动过程中动态特性的精确控制,从而导致铁心撞击及触头弹跳,降低接触器工作寿命的问题,提出一种相角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智能选相控制技术。在分析永磁接触器在不同合闸相角下的动态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合闸相角下动态参数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采用模糊灰色理论综合评判了不同合闸相角下的动态特性参量,获得了最优运动特性下的合闸相角。分析了永磁接触器过零点分断的特性及其工作原理,得出了最佳的分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智能控制可精确实现永磁接触器在最优相角下合闸控制以及过零点分断,有助于提高其电气和机械寿命。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甘战  张瑞  王海锋 《电工技术》2021,(24):148-151
通过试验数据研究影响高压交流断路器选相合闸不稳定的因素.经过分析发现,高压交流断路器选相合闸的不稳定性主要决定因素是断路器合闸时间的分散性,其次是S F6气体预击穿特性,但选相控制器合闸时间的分散性也不可忽略.该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选相合闸技术研究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交流接触器的可靠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低压电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其质量与可靠性的提高至关重要.探讨了提高交流接触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交流接触器选相合闸、无弧分断,提高其触头的寿命,大大减弱或消除了由电弧产生的电磁干扰.最后讨论了电子控制装置的抗干扰技术和复式电源双路供电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现有船用真空接触器样机,在分析船用真空接触器合闸机理的基础上,对影响船用真空接触器性能关键的合闸速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校核。通过试验验证,表明合闸速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磁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将单极交流接触器改造为双线圈结构,使其具有可控电磁反力,并利用基于高速摄像机的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测试与分析技术,对双线圈单极智能交流接触器的运动过程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得到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双线圈单极智能交流接触器具有更快的合闸及分断特性,有利于实现微电弧能量分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