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德国、瑞士的康复医疗机构的考察,从康复医学的治疗理念着眼,从建筑空间配置、建筑内部装修及细节、建筑技术等各个角度系统介绍了欧洲康复医疗机构的现状,由此期待给我国未来的康复医疗机构的设计及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思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现有的建筑教育分裂状态,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指出从市场角度推延到学术和从学术角度推延到市场是提升中国建筑教育水平和保证中国建筑和谐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筑管理人才培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时期。从1956年起,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同济大学就开办了建筑经济和组织与计划专业。然而,对建筑管理人才的教育真正引起重视,似乎应从10年前算起。1979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为适应这种要求,建筑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开始把注意力转到通过加强行业和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上。于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就成了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欧洲四大城市(柏林.巴黎.米兰.伦敦)新建急救医院的考察报告。本次考察给人印象特别深的主要有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7.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要回顾中国建筑教育发展演进的基础上,着重从4个方面讨论中国建筑教育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一是概述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现况;二是分析中国建筑院校的空间分布;三是梳理建筑教育的办学特色;四是展望建筑教育的国际平台。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14,(12):144-144
卡尔·奥托·艾勒弗森:当代欧洲多元化的建筑教育在当代,建筑教育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面貌。首先,建筑教育运作的模式似乎类似于一个必须适应市场的私有企业。在很多欧洲国家,比如土耳其有116个建筑方面的教育机构提供学位。第二个现象是有一些国家的学校在缩小。比如米兰从两个学校减少到一个,并试图减少自己的学生数量。在西班牙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况在发生。第三个趋势是由于学校意识到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所以试图让学生变得更加的专业化。第四个现象是"建筑艺术和学术的关系"非常有趣。在欧洲,很多人认为建筑是一门实用型、应用型的职业,必须由职业建筑师来教授。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发生在荷兰。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种植屋面技术分会代表团朱冬青、羡永彪、朱志远、吴经德、蔡昭昀、韩丽莉等一行7人,赴欧洲进行为期14天的种植屋面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健全消防法律效章,依法管理消防工作香港消防现行法律法规同国内差不多,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香港立法局制定颁布的各种“条例”,相当于国内的法律;第二类是港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规例、守则,相当于国内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定;第三类是消防处制定发布的临时性“通函”,相当于国内的通告。宾主要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法规之间相互协调,条款用语准确、严谨、弹性小、可操作性强。在绝大多数法例条款中,都有消防安全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来任何建筑物的使用,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必须得到消防部门的批准,即必…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学科的意义层面和技术层面之间,有必要建立一个形态操作的层面。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建筑基本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对一些亲的提法宜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2.
13.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教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针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教育状况的论述,提出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转变这一建筑教育探索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以韩国首尔市立大学(UOS)的本科建筑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发展历程及运作模式,从五个方面对其展开讨论:课程结构的平衡与辅助关系;设计课的开展形式及评判标准;建筑思维素质的培养方式;建构与建造与设计的融合;课外活动的补充。继而回顾国内建筑教育转型的机遇及挑战,并以UOS模式为一例参考,对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又是建筑业在新形势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可持续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建筑设计内涵日益更新。而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于当前建筑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更带来了发展契机。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在现代建筑教学中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引入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思维是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的混合物。针对人们对分析思维非常熟悉,但对综合思维缺乏仔细研究的状况,区别了这种思维模式的几种要素,如变异、转化以及可应用于设计中的创造性的曲解。通过19世纪一个鲜为人知的铸铁建筑的杰作,阐明了这些要素及其概念,并介绍了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中,这些概念和要素是如何整合进赞赏中,以及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建筑教育应兼容并包。中国建筑教育走向:初步必走正路;着重空间环境;加强手头渲染;摆脱流派偏见;走出美学误区。中国正规建筑教育早于西方,希望出现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教育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