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蕾  黄波  赵春霞 《计算机科学》2011,38(10):51-54
如何实现简单的路由机制,使节点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分组传递,是移动aa-ho}网络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针对无线链路在高误码率和杭干扰技术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将链路质量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链路质量的地理路由算法LQPR,解决了在非理想无线链路上采用传统贪婪算法引起数据分组传送率下降的问题。该算法综合了链路质量选择模式和边界选择模式,并利用目标定位技术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指导分组的转发,以减少控制开销,优化路径选择,实现数据分组快速有效的传输。在NS-2中完整实现了LQPR协议的仿真,并通过对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吞吐量以及包传送率进行比较、评估和检侧,验证了LQPR路由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贪婪地理路由算法通常选择离目的节点最近的邻居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这种单纯寻求最小跳数的路由算法可能会选择质量较差的链路传输数据,导致包的投递率较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变差。针对这一问题,在总结现有基于链路质量的地理路由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EWMA链路质量评估算法的地理路由协议。协议中节点利用周期广播的探测包评估与邻居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并交换地理位置信息。转发节点选择离目的节点更近且链路质量更好的邻居作为下一跳节点,从而有效地减少数据分组的丢失,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的无线网络中,由移动目标定位技术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能将Ad Hoc 通信系统路由策略的实现变得更为简洁。但链路状态的高频率波动将导致无效的地理转发甚至路由失败,对此提出链路质量已知的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LQ-GG,通过选取优势路径替代低质量链路以换取高质量的链路连接。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快速移动条件下,LQ-GG运用在地理路由GPSR中能够更好地适用于移动网络环境,比传统的单纯使用GPSR路由算法要高效很多。  相似文献   

4.
移动Ad-hoc网络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移动Ad-hoc网络是一种不依赖任何固定的基础设施的新型的无线网络。在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完全依赖无线链路,网络拓扑随着节点的移动频繁变化。移动Ad-hoc网络不同于有线网络的特性对于保证其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探讨移动Ad-hoc网络的安全需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移动Ad-hoc网络易于遭受的攻击,并集中了讨论移动Ad-hoc网络的路由安全、密钥管理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移动Ad-hoc网络是一种新颖的无线对等网络,随着无线终端设备(便携式电脑、PDA等)的日益普及,Ad-hoc网络在军事、商业、个人区域网络(PAN)及分布式Ubiquitous计算环境下均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路由协议的安全性问题是Ad-hoc网络成为实用性技术前必须妥善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络安全环境的Ad-hoc网络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强制协作式安全和激励式安全两类基本安全策略,建议Ad-hoc网络中的路由安全机制应该根据安全环境的分类采用相应的安全策略进行设计,而不是人为假设安全机制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有线网络相比,移动ad-hoc网络有很多特性使得它在各个层上存在安全问题而容易受到攻击。移动Ad-hoc网络不同于有线网络的特性,对于保证其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探讨移动Ad-hoc网络的安全需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移动Ad-hoc网络易于遭受的攻击,并集中了讨论移动Ad-hoc网络的路由安全、密钥管理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特点,在实验基础上,引入底层通信链路质量参数指示LQI,改进ETX,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累积链路质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算法利用累积链路质量作为路由选择的标准,避免大量探测包的使用,并且为信道编码的负载添加提供了准确依据,减少冗余和能量消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数据传输吞吐量和路径有效利用率、减少节点传输压力,平衡网络负载及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要周期性发送信标报文,以维护邻居节点的位置信息。但是频繁广播信标控制包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于是近几年提出了基于竞争机制的无信标路由算法来减少控制开销。然而,大部分路由协议没有考虑到实际无线信道的不可靠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不理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质量的地理位置跨层路由协议(LQBGR)。它利用跨层技术,在竞争机制中充分考虑链路质量因素,通过选择通信质量较好的链路来减少重传,提高整体网络性能。最终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达到较高的数据包投递率、较短的端到端延迟及较低的通信总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无线Ad-hoc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在分析了信任模型类型及可能受到的攻击的基础上,结合D-S证据理论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工作状态的信任模型DCTM(Trust Model based on Dempster-Shafer theory an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在信任模型中,考虑了节点间的直接信任与推荐信任,并通过协同过滤技术计算节点之间的相似度,结合交易密度因子设定了推荐权重,以减少恶意推荐等信任攻击.改进AODV路由算法,设计了可信路由,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避免不信任节点,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王硕  李峭  熊华钢 《计算机工程》2010,36(15):108-110
针对战术通信中的网络异构性和节点群组移动性,在建立群组移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簇头稳定分簇算法动态划分管理异构网络分层结构,提出基于链路状态的分层路由策略整合异构无线资源。该策略分为区内路由策略和区间路由策略,面向不同网络层次采用不同路由机制。OPNET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的分组成功接收率和平均端到端延时性能均优于分层AODV协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支持向量机对无线移动网络中的移动节点进行分类训练,将移动节点分为簇头节点和一般节点两类,并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对移动节点进行识别。实验证明该方法有助于简化移动Ad-hoc网络(MANET)簇化过程,节省簇化时间。  相似文献   

12.
MANET是由一系列动态节点主机临时组成的多跳性无线网络。由于其拓扑的动态性,传统路由协议不再适应本网络。为降低控制开销,满足QoS需求,并考虑到隐藏终端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链路的QoS路由协议QRUL。该协议采用按需方式查找路由,并通过选取满足QoS条件(链路带宽和传输延时)的最短传输路径来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能有效支持多媒体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随着拓扑的动态变化,路由会发生断裂;传统的稳定路由协议通常定性地考虑链路的质量,并未对链路的稳定性进行有效预测;为了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建立稳定性较高的路由,提出了基于位置信息辅助的链路稳定性预测算法,并在AODV协议上进行实现,得到了基于位置辅助的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即PB-AODV;在路由发现过程中,协议在节点的稳定区内选择稳定度较高的路由进行数据传送;而在路由维护阶段,PB-AODV采取链路中断预测机制,对即将中断的链路进行通告,在路由中断之前进行路由修复,建立起备份路由;实验表明:具有稳定预测算法的PB-AODV协议在综合性能上优于其他两种性能优良的路由协议,提升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增勇  林亚平  王雷 《计算机工程》2004,30(21):87-88,91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链路空闲率的QoS选播路由算法。该算法从负载平衡的思想出发,赋予每条链路一个与全局资源相关的权值即链路相对空闲率,寻找链路相对空闲率较高的选播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平衡网络负载和服务器负载,提高源节点的请求接受率。  相似文献   

15.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端到端延时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1],为了减少因节点移动而导致的链路中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底层信号质量进行路由状态预测的多路路由算法,它改进DSR路由的单一路径传输方式,减少路由发起的次数,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改善了数据传输的端到端延时,并减少了路由控制开销。  相似文献   

16.
MANET(mobileadhocnetworks)犤1犦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快速搭建的无线网络,不需要任何基础设施的支持。它产生于70年代早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PRNet和SURAN项目,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无线通信技术与宽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特别是近十年来,情况更是如此。人们对它的研究范围涉及路由、介质访问控制、多播、安全等等。文章在区域和森林等传统概念的基础上,针对MANET提出了一个避免出现路径环路、提高带宽利用率的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融合Ad hoc的新型网络,原有的Ad hoc网络路由策略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对路由影响比较关键的因素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最优路径函数概念,综合考虑影响路由链路寿命的三个因素:地理位置、移动速度和电池电量信息,将其作为最优路径函数的三个参数,利用基站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计算出通往目的节点的最优路径。同时,以最优路径函数作为路由切换的判断依据,实时更新路由状况,在路由质量变差时,将路由切换到质量较好的链路上。仿真结果表明能有效降低路由的中断率,提高系统路由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