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软件测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作者结合自身从事软件测试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多年从事软件测试教学的心得体会,分析软件测试行业的巨大人才需求背景,指出传统高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面向应用基于项目驱动的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模式,并说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软件测试过程控制及软件测试技术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实验室副主任刘超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在多年从事软件测试研究与在线的基础上,阎要介绍一种面向软件测试基本活动的阎明实用的软件测试过程以及相应的软件测试技术,包括测试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面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软件企业需要大量软件工作者从事基础工作。其中,第一线从事软件测试的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高职教育培养。该文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研究与探讨,提出了教改思路并给出了一些实际的改革方案,以期提高软件测试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面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软件企业需要大量软件工作者从事基础工作。其中,第一线从事软件测试的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高职教育培养。该文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研究与探讨,提出了教改思路并给出了一些实际的改革方案,以期提高软件测试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软件测试人才总体缺口大约30万,而真正能从事软件测试职位的不超过5万人,人才供需比例达1:8。为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师范院校培养软件测试师资力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5年4月17~20日南京第六届全国软件测试学术会议(NSTC’15)将于2015年4月17日~20日在南京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信息系统学院联合承办。会议将广泛邀请国内软件测试学术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长期从事军用软件测试、国产软件测试工具研制的工程实践人员,交流软  相似文献   

7.
梓昊 《软件世界》2006,(20):66-66
软件测试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行为艺术,它能间接地改善软件质量,但是不能真正保证软件质量。前几年从事软件测试行业是被人“鄙视”的,这两年情况大有改善。2006年,首次出现了低层测试工程师年薪高于低层开发工程师的现象。不过,在早先那一辈“开发天才”尚未完全淡出之前,说测试的贡献超过开发还是不成熟的。软件测试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行为艺术,它能间接地改善软件质量,但是不能真正保证软件质量。这门科学异常注重执行和收集,还要承受很多的不正确认识。起初人们对软件测试的看法有—“你连编码都不会只能去做软件测试了。”“我为什么要请这…  相似文献   

8.
付艳超 《程序员》2003,(6):95-99
近来国内一些软件公司越来越重视软件测试方面的工作,比如一些招聘网站对这些相关职位的需求越来越多。一些以软件测试为中心的论坛也多了起来,一些工具也大量的涌现出来。笔者作为在这个行业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工程师,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本篇文章将力图在软件系统测试功能测试的自动化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定于2009年8月15—16日在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区召开。欢迎从事软件测试,容错计算和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踊跃投稿。论文必须为未公开发表且未向学术刊物和其他学术会议投稿的最新研究成果。使用中文或英文稿件均可,一般不超过5000字。征文范围如下(不限于下面的内容):软件测试、故障诊断、容错技术、可信计算、信息安全、软件可靠性、软件质量等。  相似文献   

10.
胡帅 《福建电脑》2011,27(2):65-67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和复杂度日益升高,越来越多的软件项目明确提出软件的高质量要求。软件测试技术作为软件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因此它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软件测试方案相关的重要理论,同时对测试方案和测试计划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对从事测试工作的初学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增大以及复杂程度的增加,自动化测试工具在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及准确度上越来越重要,而现有的软件测试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测试过程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此问题展开了软件测试自动化的研究。在分析了软件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及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周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TestQuest测试工具的一套软件测试自动化方法和测试流程,最后针对“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具体结合工具展开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软件的测试质量和效率,在软件测试中越来越多的测试工具被应用进行软件自动化测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测试工具QAC和Klocwork对代码进行静态测试的方法。首先,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这2种软件测试工具,并阐述了它们的测试过程;之后,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侧重方向;接着,指出了该方法对提高软件质量的影响;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软件的发展和国际化,随之而来的软件质量问题也日益热门,而保证软件质量的最根本方式就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由专门测试组进行的一个正式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考察一个软件单元、若干被集成的软件单元或整个软件包。所有相关联的测试是根据经批准的测试规程在经批准的测试用例上进行的。本文从软件测试人员、方法、工具等方面对软件测试进行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软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使软件测试和软件可信性评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可信软件研究也因此成为目前软件工程研究的热点。实验证明大型软件的静态函数调用网络和动态执行所得到的函数调用加权(函数调用次数)网络都具有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这就为采用基于关键模块和关键路径的软件测试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费用。提出基于关键路径的测试方法,利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覆盖较多的软件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15.
软件测试对软件整体质量和性能的展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 管理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软件测试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方法。本文对于软件测试和管理人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CMM的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件测试项目特点,详细分析了软件测试过程的4个阶段,说明了各阶段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并结合CMM方法,提出了基于CMM的软件测试过程管理方法.阐述了该方法中软件测试需求管理、项目策划、项目监督与控制、质量保证和配置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实现了软件测试过程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测试过程的管理水平,保证了软件测试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徐炜珊  于磊  冯俊池  侯韶凡 《计算机应用》2016,36(12):3454-3460
针对基于Markov链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在测试数据生成时不考虑软件的结构信息,生成的测试数据集对代码路径的覆盖能力以及缺陷检测能力都较低的问题,将统计测试与基于Markov链模型的测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模型——软件层次化模型。该模型涵盖了软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同时描述了软件内部结构信息。还给出了该模型测试数据集的生成算法:首先生成符合使用情况的测试序列,然后为测试序列生成覆盖软件内部结构的输入数据。通过针对示例软件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Markov链模型的测试方法对比,基于软件层次化模型的测试在满足软件测试充分性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数据集的代码路径覆盖能力和缺陷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继电保护硬件平台测试软件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继电保护硬件平台外围功能设备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解决硬件平台测试软件通用性差、重复设计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配置文件的测试软件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此方法提高了测试软件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实现了测试软件结构的一体化.本文对软件架构的各组成部分,包括配置文件、嵌入式测试软件及上位机软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软件的使用方法举例说明.目前该测试软件在MPC8309硬件平台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方便移植和应用到其他硬件平台测试中.  相似文献   

19.
软件测试是排除软件故障,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基于故障模型的软件测试是软件编码阶段的主流测试方法之一。基于故障模型的代码静态测试技术具有测试效率高、对逻辑复杂故障测试效果好等特点。鉴于此,本文采取一种特殊的静态分析技术来实现对代码的测试。首先讨论传统软件测试方法的缺点和局限性,给出基于故障模型的静态测试方法的优越性;然后在分析过程中,综合应用抽象语法树和控制流图,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依据该算法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给出实验结果和对比分析,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的一个阶段,也是保障软件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软件测试模型是软件测试的工作框架,用于指导软件测试过程。本文在深入研究各种综合测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各种主流的测试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模型,包括静态测试、动态测试,测试评估等活动,把这些活动嵌入到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能更好地规划软件开发和测试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软件生产效率及其质量,该模型还适合于迭代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