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中的零序方向继电器(以下简称零功)由于接线错误,在应用现有规程带负荷检查电流、电压极性关系时,时有发生误判现象。另外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其零功的电压回路已从以往的母线PT逐步转向线路PT。本文从零功的防误判措施及采用线路PT时的零功动作行为两方面进行论述,力图为从事设计、调试及整定计算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姚军 《电世界》2010,51(6):48-49
笼型异步电动机Y-△起动电路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的选用,许多设计手册未提及,一些标准图集给出的电气数据也各不相同,现针对Y-△起动电路不同接线方案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瓦斯继电器动作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轻、重瓦斯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对变压器的内部故障、辅助系统异常可导致瓦斯继电器动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轻质1号和古城1号的变压器瓦斯继电器动作的现象进行色谱分析,并给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磁继电器时间参数(包括吸合时间、释放时间、触动时间、回跳时间等)是保证其质量特性的重要参数,其中触动时间、超程时间、自由运动时间对研究继电器可靠性、动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电磁继电器测试装置中往往忽视这三个时间参数的测试。通过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吸合动态过程,根据测试的线圈电流和触点电压的同步信号数据,采用高斯-牛顿法或麦克托法对触动时间进行分析,给出了触点超程时间和自由运动时间的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5.
樊毅 《电力学报》2005,20(4):454-455
以生产实际中继电保护缺陷消除为例,分析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伸缩性。结合工作现状和当前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对班组提出了做好继电保护消缺工作的几点建议,对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的可靠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减小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能在微机保护中实现的新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该算法能消除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影响,准确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正序电抗。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继电保护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强  袁兆强 《江西电力》2006,30(5):10-12
分析了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整定方法,将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整定分为两大类:参数整定和函数整定。对这两类自适应整定系统化并进行比较,提出实现理想的自适应保护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电厂锅炉腐蚀、结垢,热力系统的水汽指标应严格控制在标准以内,其中铁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汽指标。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中微量铁(包括高价铁、低价铁等各种形态的铁)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由于这一试验的影响因素较多,试验结果通常波动大,重现性不好。本文从采样、试验、药品、仪器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提出微量铁测定试验的影响因素和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继电保护简易整定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军旗 《电工技术》2004,(12):15-15
介绍了煤矿供电6(10)kV等级用户盘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的一种简易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义飞  谢永胜 《江西电力》2005,29(6):41-42,47
旁路开关代主变开关运行时,常用的做法是将变压器的差动电流回路被切换到主变的套管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回路,这样就形成了一段无主保护的死区,该文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将旁路电流互感器再启用一备用绕组切换到主变差动保护电流回路。将死区纳人差动的保护范围;二是采用将旁路保护的距离保护投人跳闸位置,而高频保护、零序保护、综合重合闸等退出,一旦发生死区内故障,保护出口跳旁路开关,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继电保护装置打印功能的重要性,并列举了现有的就地化打印方式的不足和缺陷,根据现有继电保护装置普遍使用ESPON打印机实现打印功能的技术特征,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装置打印数字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打印机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打印功能正常运行,并将接收到的打印信息存为文件,并使用ESC/P编码对打印信息进行解码并转存为PDF文件,从而实现打印数字化。该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可靠,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的水平,亦符合变电站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振荡过程中,利用三相电流和零序电流大小来识别不对称短路故障判别的原理.对判别式中的系数进行自适应的修正,使系数随故障点的改变而改变,从而使保护能够少带延时甚至不带延时出口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