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地板送风的特点,综合考虑温差射流和重力的影响,得出计算格栅式地板送风口射流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公式计算结果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在不同送风参数和送风口尺寸条件下,计算并分析各参数对格栅式地板送风口射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对夏季工况5.5 m和8.2 m送风口高度及3种不同送风量下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等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送风口高度增大时,分层高度增大导致空调冷负荷增加。在相同送风量下,送风口高度对室内工作区内的平均温度影响较大;送风口高度越高室内风速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低温送风口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出了一种新型低温送风口--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样品,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试验方案,按照低温送风要求搭建了旋流式低温送风实验台,对旋流式低温送风口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旋流式低温送风口能以24Pa的全压、20Pa的管内静压取得数值为1.03的诱导比,诱导效果好、阻力小、能耗低;被测试房间平面方向上最大温差为0.7℃,高度方向上的最大温差0.4℃,温度分布十分均匀,风速范围为0.05m/s~0.19m/s,平均风速为0.99m/s,速度分布均匀,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为100%,气流组织令人满意;该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噪声很小,在距地1250mm测点处的噪声为53.5dB,仅比本底噪声高3dB;该风口混合出风的相对湿度降低了10%左右,在低温送风状态下表面不会结露.测试结果为该低温送风口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锋 《制冷》2013,(4):58-62
本文选取济南一剧院夏季工况为例,观众厅采用的通风方式分别是:上部送风下部回风、后部喷口送风下部回风、下部送风顶棚回风。通过调整送风口、回风口的位置,送风温差和送风速度,使得三种通风方式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对温度场、速度场、PMV—PPD及空气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下送上回的通风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5.
何波  刘潇 《制冷与空调(四川)》2011,25(4):362-364,373
在置换通风条件下,建立了高大空间简化物理模型和污染物浓度控制方程,设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以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了送风速度对空间内速度场和污染物浓度场分布的影响。采用有限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通用微分方程离散过程中,采用规则的结构网格进行网格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当送风速度很大时,在热源附近形成的涡流越强烈,使热气流与周围空气的混合扩散作用增强,容易失去置换通风的效果;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分布的高度随之增加,但掺混也会随之增强,采用置换通风对大空间室内污染物进行控制时,其送风速度应以0.25m/s为宜。  相似文献   

6.
针对层式通风这一新型空调通风方式,以某一典型的空调办公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送风温差下办公室冬季室内环境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了探索性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在满足规范规定的送风温差的前提下,大温差送风可以提高人体活动区的温度,降低人体活动区的风速,热舒适性更高。实验研究工作为层式通风在其他相同或类似房间气流组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置换通风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出的流场、温度场,计算了PMV,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结果;根据PMV分布分析了送风口类型、送风速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并对实验设计的水平组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正交实验中,送风主要影响送风口附近区域的PMV,各工况PMV总体变化趋势趋于一致:送风速度是影响室内热舒适性最为显著的因素;送风速度为0.25m/s或送风温度为18℃的几种工况下所得到的室内热环境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兰州市某高级综合办公大楼部分房间的置换通风进行设计计算,对室内送风速度以及送风口温度进行实测,并与上送风方式进行分析对比,得到置换通风的送风特性以及温度分布规律,揭示置换通风在提高人体的热舒适性、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节能等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地板送风系统在不同送风参数下室内送风口和工作区的温度梯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送风参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规律,为研究地板送风提供一种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维阳  周建戎 《制冷》2004,23(4):73-76
本文介绍了某大学校区报告厅置换空调设计的送风量、送风温差、湿度梯度的计算,以及风口的型式和布局,并采用CFD模拟对设计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进风口在墙壁上开口位置的不同,建筑开窗形式分为对墙开窗、临墙开窗、单侧墙开窗.运用airpak软件针对建筑进风口形式为临墙开窗形式下的单热源室内热压通风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改变进出风口中心高度差及进出风口面积比来分析中和面高度、有效热量系数、通风量、速度场及温度场的变化.结果 展示了临墙开窗形式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对应...  相似文献   

12.
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不同热端管长度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能量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入口压力为0.5MPa的情况下,相同冷流率时,随着热端管长度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而其制热温度效应无显著的规律;对同一热端管长的涡流管,随着冷流率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且在冷流率为40%~50%时出现峰值,而制热温度效应随冷流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冷流率范围内未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3.
某些室内环境因空气温度高湿度大,造成外围护结构尤其是玻璃幕墙内表面结露。通过采用现场实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温高湿室内围护结构表面结露进行分析,发现空调送风口与幕墙之间的距离与送风口的出风角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当风口与玻璃幕墙间距在0.2~1.1 m,出风角度在30°~45°时,基本可避免玻璃幕墙上出现大面积结露;出风角度为16°时,风口与外墙的间距越大,越有利于避免外围护结构结露;出风角度大于45°时,风口与外墙的间距越小,结露区域面积越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CFD对室内存在不同形式内隔断的地板送风办公房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速度场、温度场及污染物浓度场;分析了内隔断的存在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办公桌靠近送风口侧设置的隔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由送风口处送出的冷风直接抵达人体脚踝处,有助于改善人体脚寒的情况。但围合型隔断的存在将导致隔间内形成涡流,使人体周围的气流速度增大,并影响CO2的扩散,不利于其顺利排出。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实际工程,对寒冷地区系统方案进行了比较。通过以天窗排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屋顶风机过多带来的弊端,降低运行费用。利用热风系统作为中心区域补风,改善主生产区空气质量。采用置换通风形式,在地面上设置送风口,改善气流组织。并给出了运行效果及评价。  相似文献   

16.
通风空调管道中聚积物燃烧时温度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的通风空调系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了舒适的环境条件,但由于空调系统的管道中聚积物的存在,空调系统将成为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中对通风空调系统中的聚积物导致火灾发生和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实验选取锯末代替风管中的聚积物,并用电加热板引燃风管中的锯末,模拟聚积物燃烧时风管内温度场分布及烟气扩散范围。通过布置在不同断面、不同测点的热电偶测量风管内聚积物燃烧时的温度场。实验结果表明来流风速和聚积物的厚度等因素将对火焰的传播与扩散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