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风冷型分体空调器在酷暑的高气温、强辐射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制冷运行时,经常出现制冷能力不足、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过长以及易出现过压、超温保护故障等现象,提出了采用湿帘加湿产生湿风来改善空调器冷凝换热效果的措施,并设计、试制了湿风冷却小型家用分体单冷空调器样机;利用环境试验室条件和焓差法测量制冷量方法,测试和分析研究了该样机在不同室外环境工况、相同室内环境工况下的综合能效比.结果表明:在标准工况下,湿风冷却空调器与同类型传统风冷空调器相比,其综合能效比可提高约15%,在高温工况下,湿风冷却措施不但可大大提高空调器在高温工况下的运行可靠性,而且其节能效果明显,为进一步研发节能型分体单冷空调器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郭兆均  赖学江  谢爱霞 《制冷》2007,26(2):40-43
R410a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制冷能力显著下降.本文通过凝结水量的计算及喷淋装置的设计,利用凝结水、喷淋管、冷却盘管、冷却风机构成的蒸发式冷凝器来改善环境高温下R410a空调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电子元器件良好的散热性能是空调器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之一,且对空调器的高温制冷舒适性影响极大。本文对变频空调器室外机模块散热过程以及强制风冷散热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负压强制通风散热的电控系统散热方案,该方案通过全新的散热风道设计、散热器设计以及电器盒特殊结构设计,大幅度提高元器件的散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散热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变频模块的温度,提高高温制冷量,室外环境温度50℃时制冷量提升6%;室外环境温度60℃时保持稳定可靠的持续制冷,高温制冷舒适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热水空调器的社会效益、产品性能、实验方法进行讨论,指出目前热水空调器的市场表现不理想主要归结为产品研发的相对滞后、标准落后于产品。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变频空调器压缩机—配管系统虚拟样机分析模型,结合变频空调器压缩机工况多变的特征,对变频空调器配管系统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以研发中的某型号变频空调器为例,对其配管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优化设计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高热天气增多。由于学生宿舍普遍通风不良,宿舍内热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睡眠质量。为了改善西北地区学生宿舍的热环境及通风问题,同时考虑到能耗因素,笔者所在单位根据西北地区的特点,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干空气能,联合澳蓝(福建)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应用于西北干燥地区宿舍用的窗式蒸发冷却空调器,并在笔者所在单位的学生宿舍安装测试。通过调查该宿舍楼的建筑围护结构,室内热湿调控等情况,并结合安装该空调器后的实际测试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经济、环境效益进行分析。同时,对该空调器进一步推广应用提出了改进意见。测试及调查表明:目前该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较差,室内现有的热湿调控措施缺乏,学生对夏季宿舍的热环境满意度较低,使用该窗式空调器后室内热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室内的空气品质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型制冷剂R290、R32逐渐应用于家用房间空调器。本文采用同一房间空调器系统(基于R32特性设计),分别对比R290、R32、R22、R410A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重点测试并评估了4种制冷剂在极限高温工况下(室外环境温度分别为35、46、52、55℃)的性能衰减特性。结果表明:R22在高温工况下表现最优,R290与R22基本相当,R32高温表现最差;R22与R32在55℃时能力衰减相差3.01%,EER衰减率相差6.03%;R32排气温度与系统压力最高,不适用于高温地区空调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家用普通热泵型空调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便捷的空气调节装置,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多地连续出现高温酷热天气,人们生产、生活条件恶化。夏季恶劣工况对家用空调器的高温制冷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提出了利用补气增焓(REID)的办法来有效解决空调器高温制冷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补气增焓对空调系统高温制冷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了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在高温工况下的性能,对高温制冷空调产品的设计及新环保冷媒R32的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房间空调器执行的性能标准是GB/T 7725—2004,标准非等效采用了ISO 5151:1994的内容。随着空调器技术的不断更新,国际标准化组织对ISO 5151:1994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并发布实施新版标准ISO 5151:2010,新版标准更加符合目前空调器产品的技术特点。为了使空调器研发人员更好地理解新版ISO 5151内容并掌握最新的房间空调器性能试验方法,本文对标准ISO 5151新旧版本在产品适用范围、定义、试验项目、试验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异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R32对R410A家用变频空调器进行直接充注式替代,测试R32不同充注量下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R32充注量为R410A充注量的74%时,空调器的APF提升6.4%,高温制冷能效比最高提升4.3%,高温制冷能力提升6.9%;超低温制热性能系数最高提升2.4%,超低温制热能力提升1.8%。  相似文献   

11.
包装设计中绿色效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琴 《包装工程》2011,32(24):95-97,101
论述了包装设计绿色效能的概念和绿色包装的基本原则,针对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研究了绿色效能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提高包装保护生态环境的效率与能力。并结合实例,研究了绿色效能在包装的材料选用、减量化设计、再利用设计、回收再循环利用设计、装潢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该研究对绿色包装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铁路隧道的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笔者在总结大量工程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隧道建设的基本理念:隧道必须建成遗产工程;隧道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隧道建设必须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合理合同、合理施工方案和设计原则;隧道必须进行信息化施工。提出了单双线隧道选择、隧道纵坡及辅助导洞设置、支护结构设计以及快速施工等隧道设计原则。隧道建设的理念和设计原则可指导今后铁路隧道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论语境下的工业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秀云 《包装工程》2012,33(16):85-87
分析了系统论的概念、基本思想,工业设计的概念和基本思想,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论述了产品设计的特点,进而分析了综合集成方法的思维展现用在工业设计中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设计作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媒介尤为重要,设计从基础元素到子系统,再从子系统到总系统的过程中无不贯穿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于系统论思想下的任何产品设计的过程都是设计师综合集成方法的思维展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Internet的协同产品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品概念设计是决定产品最终成本和创新程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基于Internet的协同产品概念设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协同产品概念设计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各个模块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基于这一支持框架,进一步提出了从概念生成、概念交流,到最佳产品概念选择这样一个包括三个阶段的协同产品概念设计模型,从整体上论述了协同概念设计过程的实现.本文提出的协同产品概念设计的总体框架和设计过程模型为实现产品的快速开发和创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立足光学薄膜领域,介绍了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光学薄膜设计优化的一种实现方法——包括"建立种群""建立适应度函数""选择""交叉""变异"和"精英保护"等方面的详细操作步骤.基于该方法,给出了一个在400 nm~900nm光谱区间内实现4个通带的优化设计实例,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膜系设计中能够起到较...  相似文献   

16.
黄维达 《包装工程》2023,44(18):184-189
目的 结合迅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探索家具设计方法和制造手段的新范式。方法 在数字设计领域“强结构”设计思潮的影响下,运用以图解静力学分析法发展起来的几种计算机结构性能化设计工具,如Polyframe、3DGS、Millipede3D,以及Ameba等,在家具设计中尝试将主动式结构找形与家具设计相结合,探索数字化家具设计原理及方法。结果 运用不断更新的结构分析与生成工具,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设计师主导式设计转为自下而上的生成式全新工作流程,也创造了更新的、更生动的家具设计语言和形式。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运算式设计逐渐成为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新的设计流程从底层逻辑上打破了由包豪斯倡导的标准化材料选型和结构选型的设计局限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功能优先的国际主义设计样式。同时,通过运算技术进行的材料优化、力学优化能更好地回应节能环保的需要,形成大批量定制的新时代形式美学和建构美学。  相似文献   

17.
首次从系统论的观点,对产品设计中的材料设计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立足于"环境保护、实用、美观、经济"的基本原则,从人、产品、环境的角度考虑材料设计,阐述了材料与人,材料与产品,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产品设计中的材料设计基本理论方法和设 计基本理论方法和设计评价准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春媛  赵敏 《包装工程》2024,(8):90-95, 120
目的 分析户外腰背按摩器的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并完成优先级排序,以找到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需求项,进而为户外腰背按摩器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得出户外腰背按摩器的用户初始需求项;运用KJ法归纳用户需求;结合调查问卷和Kano模型进行筛选,得出中老年人对户外腰背按摩器的四个需求属性类别及排序;借助TRIZ理论分析工具进行设计实践。结果 户外腰背按摩器的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主要体现在产品操作简单,结构简单稳固及滚轮防滑;魅力型需求主要体现在腰背部按摩、提供按摩滚轮、按摩器高度可调节的功能方面。结论 通过对中老年人的需求属性分析,为今后户外健身器材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To improve the convertibility of 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RMS), the concept of delayed 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D-RMS) was proposed. RMS and D-RMS are both constructed around part family. However, D-RMS may suffer from ultra-long system problem with unacceptable idle machines using generic RMS part families. Besides,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basic system structure of D-RMS, machine selection of D-RMS should be addressed, including dedicated machine, flexible machine, and reconfigurable machine. Therefore, a system design method for D-RMS based on part family grouping and machine selection is proposed. Firstly, a part family grouping method is proposed for D-RMS that groups the parts with more former common operations into the same part family. The concept of longest relative position common operation subsequence (LPCS) is proposed.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mong the part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LPCS. The reciprocal value of the operation position of LPCS is adopted as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The average linkage clustering (ALC) algorithm is used to cluster the parts. Secondly, a machine sel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mplete the system design of D-RMS, including machine selection rules and the dividing point decision model. Finally, a case study is given to implement and verify the proposed system design method for D-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design method is effective, which can group parts with more former common operations into the same part family and select appropriate machine types.  相似文献   

20.
Porous materials are processed in various areas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Furthermore, the varieties of porous materials ensure great advantages to designe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cision aid mechanism based on fuzzy axiomatic design (FAD) to select adequate form of porous materials in marine systems design. It enables elimination and choice of suitable material alternatives in respect to two sets of attributes: generic material selection attributes (GMSA) and specific material selection attributes (SMSA). Furthermore, the paper specifically addressed use of porous materials in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design to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model.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paper ensures a novel procedure for marine engineers and naval architectures in conceptual design process of marin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