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红外仪发现750kV兰州东变电站变压器顶层油温度分布不均匀,结合考虑潜油泵的安装位置,分析了顶层油温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在通常条件下,变压器负荷小,开启的潜油泵少,对油的搅拌不充分,顶层油温差别较大;如果变压器负荷大,开启的潜油泵多,对油的搅拌力度大,搅拌比较充分,则顶层油温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红外仪发现750 kV兰州东变电站变压器顶层油温度分布不均匀,结合考虑潜油泵的安装位置,分析了顶层油温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在通常条件下,变压器负荷小,开启的潜油泵少,对油的搅拌不充分,顶层油温差别较大;如果变压器负荷大,开启的潜油泵多,对油的搅拌力度大,搅拌比较充分,则顶层油温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的顶层油温会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和运行寿命,精确预测顶层油温对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顶层油温预测准确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一种提高顶层油温预测精度的组合模型,并以实际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首先,利用Susa D热路模型预测顶层油温得到初始值;其次,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热路模型的误差;最后,利用预测的误差结果修正热路模型的初始值。实例分析表明,组合模型较Susa D热路模型及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压力释放阀   部颁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规定:发生以下任一现象,变压器应立即停用.①变压器内部响声很大、且伴有爆炸声;②在正常负荷及冷却条件下,变压器的油温不正常地不断升高;③变压器油枕和安全气道(防爆管)喷油喷烟;④变压器油色化过甚、油内出现碳质等;⑤变压器套管有严重破损以及放电现象;⑥变压器着火.……  相似文献   

5.
利用田口法对具有不同肋结构参数的竖直三维内肋管管内变压器油自然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肋高、肋宽、轴向间距和周向间距等肋结构参数对管内自然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肋结构参数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变压器顶层油温从40℃变化至100℃,肋高和肋宽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占比基本不变,周向间距的影响占比逐渐减小,轴向间距的影响占比逐渐增大;相比光管,三维内肋管的自然对流强化换热性能随顶层油温的增大而增加,变压器油自然对流Nu最大约为光管的1.75倍。拟合了竖直三维内肋管管内变压器油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关联式,其与实验数据的最大偏差为±16%。  相似文献   

6.
姚叶  陈君  程翔  甘林  刘飞  沈晨 《电力与能源》2021,42(1):73-76
一般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系统均未考虑过负荷情况,由于油温过高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提出了一种提升变压器过载能力的运行可靠性方案,介绍了石墨烯辐射涂料的特点,基于石墨烯辐射涂料,开发设计了用于变压器强化散热的辅助散热模块,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对于负荷波动较大的配电变压器,能有效降低油温,大幅提升现有变压器的辐射传热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青 《柴油机》2004,(6):50-52
通过对 16V240ZJ 柴油机机油不正常故障的统计分析表明,引起故障主要原因有:主机油泵故障;机油稀释、油温超高;减压阀卡死,滤器堵塞;测量系统故障;机油油位过低。并介绍了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计算了强油导向绕组的流体场,根据竖直油道、水平油道油流速度求出对流换热系数及绕组温升。依据不同绕组结构的阻力特性,调整各个绕组间的流量分配,使之充分合理利用流量,并与绕组损耗和热负荷密度相匹配,使不同绕组温升均衡分布,同时适量控制油流速度,避免油流静电的发生。最后,对整个冷却系统的阻力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冷却器容量及油泵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PW泵的常规供油系统增压补偿器的存在使得可变喷嘴增压器(VNT)对柴油机性能改善不明显。研究了供油系统参数调整对VNT增压柴油机低速全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增压补偿器压力室与大气相通以屏蔽增压补偿器并优化VNT开度后,由于供油量减小,低速全负荷排气烟度比装配GT35增压器的基础柴油机下降56.3%~73.5%,但动力性改善不明显;屏蔽增压补偿器、调整油泵供油特性并优化VNT开度后低速全负荷工况烟度下降53.8%~68.1%,同时1000r/min全负荷转矩增加8.2%。可见,基于电控供油系统的柔性供油特性可以更充分地发挥VNT系统潜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推力轴承瓦温过高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国内某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内循环散热系统内部流场。结果表明,靠近镜板处油的流速较大,远离镜板处油流速度小;镜板内缘压力最低,沿推力瓦径向向外压力增大;油槽内整体油温分布比较均匀,初始水温、初始油温一定时,随着瓦温降低,整体油温下降的幅度不大。研究结果为推力轴承油循环散热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公司油泵嘴厂,由于大泵车间低压输电网络感性负荷大,功率因素为0.5。该公司于1992年底投资2.4万元,安装了一台240千乏功率因素补偿屏,该车间功率因素提高为0.9以上.1993年又追加投资7.2万元.购置了3套功套因素补偿屏.使厂方原来年罚款1.2万元,一跃成为年奖励1.8万元,加上补偿屏自身按有功电量计算的节约价值.投资2年半可望回收。提高变压器的有功出力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1 挂负荷灭车 这辆车为江淮4102,油泵是无锡4A401,油泵是1个半月以前校的,效果良好。突然出现大油门呆1分钟左右渐渐缩小到怠速,且有点游车,可是不灭车。在挂负荷时一动即灭。 分析从两方面找毛病,即进气或回油螺丝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在炼钢电弧炉和铁合金矿热炉生产中,由于工作短路引起油开关跳闸常有发生。这种跳闸不仅对油开关金属触头有很大影响,而且瞬变电流很大,有时高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至10倍,它在变压器线圈内产生极大的电动力,造成变压器线圈变形,铁芯螺丝松动,绝缘损坏,油温急剧升高,因此,要尽量减少变压器断路器的跳闸次数,同时,也需要较为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整体简化计算"、"忽略热负荷分布不均匀性的分段计算"和"考虑热负荷分布均匀性的分段计算"三种方案对锅炉蛇形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热负荷分布不均匀性对蛇形蒸发管水动力特性和阻力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蛇形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与其热负荷分布及布置形式均有关;在特定条件下,采用忽略热负荷分布不均匀性的简化算法求解蛇形蒸发管的水动力特性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并会影响水动力特性可靠性的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型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规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控制装置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基于PLC和CPLD的新型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监控装置,介绍了新型变压器冷却系统智能监控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装置对变压器冷却系统进行在线实时监控,根据变压器负荷电流和油温自动控制冷却器的运行,对变压器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监控。运行情况表明该装置功能完善、性能优良、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某2×600 MW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W火焰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水冷壁热负荷的分布,并对不同工况下的热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磨煤机投运方式对炉拱下方冷灰斗区域热负荷的影响较大;启动过程中,下部水冷壁热负荷的分布不均匀,但大部分测点的热负荷维持在400kW/m2以内;在满负荷工况下,热负荷很高且分布不均匀;炉内形成了前墙压后墙的燃烧形式.  相似文献   

17.
王定祥  阳小良 《柴油机》1999,(1):45-45,53
柴油机燃油系的三对偶件中,喷油器偶件有专门的喷油嘴检测器用来检验其性能;供油柱塞偶件可通过旋转油泵凸轮轴(高压油管及喷油嘴接上)凭手感来判断它是否完好,无须解体检测(单独检验此偶件);唯有出油阀偶件无法检测.在现行修理中,油泵校试时一般只校试其开启压力,致于其单向密封性、减压环密封性能则无法检验,由此给燃油系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例如,本来只需在工地更换个别出油阀偶件即可解决的易举,却变成不得不送油泵校检的难题.如遇上油泵校检者经验不足,还很难一次解决问题,既误工又增加成本.笔者在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VE泵回油温度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控制VE泵回油温度的必要性及复杂性。通过对回油温度控制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介绍了油温自动控制的设计思想、控制量的计算、控制方案的比较及控制调节过程的执行等内容。采用此回油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可在各种正常试验工况下,将VE泵的回油温度控制在设定值±2℃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张全  庞国新  李健  刘俊锋 《热力透平》2007,36(4):251-254
论述了主油泵中心和径向泵油封环间隙对径向泵液压调节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径向泵液压调节系统检修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通过对故障机组长期跟踪调查分析,最终查明了主油泵中心与径向泵液压调节系统负荷摆动的关系。研究表明,主油泵中心偏差是径向泵液压调节系统不稳定的一个重要诱因;径向泵油封环间隙大小与调速系统负荷摆动无直接关系;发现主油泵推力瓦的异常磨损时,要同时检查主油泵联轴器的润滑条件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20.
廖永元 《节能技术》1998,(3):38-38,42
燃料油由于其热值高,辐射能力强,可用热量大以及运输贮存方便,设备简单、投资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窑炉,特别是高温窑炉。供油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将燃料油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量稳定地供给燃烧器,确保安全稳定的燃烧,达到生产要求的温度制度。亚“油泵—回油”供油系统在玻璃他炉供油系统中,为了保证稳定地供油,都是采用“油泵供油——调节回油量”的办法来实现的,其基本形式有泵后回油、循环回油、复式回油以及喷嘴内回油几种.如图1、2所示:口Zte环回油报明显,这种供油系统有两个方面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能量的损失。第一,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