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乐寨铜矿区区域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丽江台缘褶皱带之点苍山-哀牢山褶皱束的东南端,属扬子准地台西南缘边缘的一个逆冲~推覆构造带。矿区断裂十分发育,以北北西向、北西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北东向,有多条区域性断裂穿越矿区。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脉型矿床,产于三叠系中上统蚀变灰岩及泥质粉砂质板岩中沿断裂展布的构造角砾岩或蚀变岩里。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的总结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深泥田金矿位于大瑶山成矿带,主要赋存于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型和压碎岩型矿石。通过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寒武系小内冲组、北西向、东西断裂控制,成因类型上可划分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通过对深泥田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上述研究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云地铅锌矿处于中新生代三水断陷盆地南西缘,地处北东向恩平—从化深断裂与东西向高要—惠来深断裂及北西向西江大断裂三者交汇部位,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矿体呈脉状产于近东西向及次一级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矿床主要构造和岩浆岩综合控制,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4.
长源铅锌矿位于幕阜山岩体南部,湘东北多金属成矿带上。矿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冷家溪群地层及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成矿流体主要沿北东向的区域压扭性断裂和次级北西向、南北向张扭性断裂构造流动迁移,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形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鄂拉山构造带区域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发育,成矿背景良好,三叠纪鄂拉山组地层是研究区内主要的含矿岩层。北西—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是区内重要的导矿、控矿构造,矿床属火山喷发期后热液型矿床或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矿体露头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矿化体关系比较密切的构造是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蚀变带,该两组断裂构造是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找矿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志全 《云南冶金》2005,34(4):14-19
通过采矿区揭露的地质构造,结合整个拉拉基底形式和特征,对拉拉地区地质构造进行了重新认识。河口复背斜的南翼是由一系列的次级背斜、向斜组成,并存在近东西向和一系列北西向、近南北向的断裂组合,矿区矿体的分布受近东西向同斜倒转背、向斜控制,被各组断裂切割;并从矿体与构造、地层、变质、热液的关系,分析了落凼矿区矿床的成因,总结出矿床可能的成矿模式,构造-热液复合成因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湘东北幕阜山岩体南部分布有多个铜铅锌矿床,矿床受北东向区域构造控制,岩浆期后热液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矿模式可概述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开始,区域北东向断裂开始发育并充填早期岩浆期后热液,形成无矿或矿化较弱的石英脉;燕山晚期,次级北西向断裂开始发育,以岩浆期后热液为主的含矿热液沿及北东向主断裂其次级构造充填,形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铅锌矿床。幕阜山地区铜铅锌矿找矿应注意在岩体南部舌状凸起地段沿秦家坊断裂及次级张扭性断裂的分枝复合、膨大、断裂面舒缓波状等部位寻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研究,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构造热液充填型矿床,赋矿层位为晚三叠世巴塘群第二岩组,北西向断裂构造是找矿有利地段,矿化蚀变越强的地方越有可能成矿,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庄旺一带蚀变、矿化主要受NW向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高温热液矿床,矿区内发现多条矿化蚀变带,其中以Ⅱ号蚀变矿化带为主,Ⅱ号矿化蚀变带位于北西向断裂构造带,长1900米,宽10-40米,最宽处可达100余米,总体走向325°,北东倾,倾角70°左右,局部地段近于直立或反倾。矿石类型主要为金属硫化物-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0.
六林矿区位于云开台隆与博白拗陷的接合部位的西南段,属于博白~岑溪铅锌钨金银多金属成矿带西南段。矿区出露地层以泥盆系为主,其次为奥陶系沿断裂呈断块产出。矿区构造是以NE向断裂为主。矿区内金多金属矿体多产于NE向断裂中,受断层严格控制。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该类矿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区寻找此类型矿床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矿区位于赣西慈化——宜丰深大断裂带之南侧,丰顶山复式岩体北部,矿床由中——低温含金硫化物热液充填交代断裂而成。金矿(化)体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不规则脉状、小透镜状,以硅化糜棱岩挤压带夹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重点对云南省镇沅县三家村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家村金矿床主要受北西向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铬水云母化等,且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金成矿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第1、第2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认,三家村金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中温混合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梅子铺金矿为一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含矿热液沿区域性北西向断裂运移,就位于其旁侧规模较小的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中。金矿体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含金石英脉产出。北西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含矿石英脉整体向南东陡倾,断裂构造扩容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品位明显增高,易于形成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14.
赤城万全寺银金矿位于东西向尚义-赤城深大断裂与北北东向的乌龙沟-上黄旗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通过万泉寺银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分析了控矿因素,认为矿区的含矿构造主要分布在青羊沟-小龙池断裂和青羊沟-小南沟断裂交汇的北西向锐角区,矿化带受北西向右型剪切构造控制。并指出了矿床的有利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大笑铅锌矿区位于区域性近南北茂麓断裂北段东边、茂麓断裂从矿区西边穿过,矿区总体为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处在茂麓方铅-闪锌-黄铜矿异常区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大营盘第三段地层中的断裂构造蚀变岩带内,断层具有热液活动的特点,在构造有利部位充填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找矿标志明显,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湖金矿田为中温热液型脉状矿床,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及产状是决定其矿床特征的主要因素。在进行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应用弹-塑性增量法对控矿构造进行了应力场数值模拟。综合分析表明:中侏罗世矿区主应力为NNW向,受NNE向边界断裂限制形成压剪性应力场,矿区处于应力高值区,岩石破裂形成了NW和近SN向共轭剪节理系,它们叠加于早期的复式背斜上,成为主要的容矿空间;晚侏罗世沿深断裂侵入的麻棚岩体使矿区围岩进一步变形,形成了不同位置的拉张区及挤压区,构造变形以对老构造的追踪和改造为主,新生裂隙较少;岩浆活动晚期成矿热液从深部沿深断裂由SE向NW运移,矿区内NW向节理走向与流体运移方向一致,且处于张性环境,成为首要的容矿空间及富集成矿区。  相似文献   

17.
本区成矿区划上位于卡拉塔格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呈北西向展布,成因上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有关。铜金矿(化)体赋存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内或中酸性火山—次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矿化由成矿带中心向成矿带边缘,矿化类型、矿化强度、矿体形态等呈现分带特征。成矿带中心以热液充填的大脉型或块状硫化物型铜金锌矿化为主,矿化强烈,矿体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及层间滑脱构造控制,与围岩界限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桂阳县杨柳矿区玻璃用石英岩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杨柳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分析,认为矿区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区位于塔山岩体西南缘,塔山岩体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区域断层塔山断裂往北东切穿岩体,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导矿及容矿空间;石英岩矿产于北东向断裂中,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总体产状严格受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9.
卡而却卡北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西段,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为近两年发现的新型矿床(点)。研究区内出露的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印支期一系列中酸性岩浆岩以及区内发育的一条北西向压扭性断裂构成主要控矿因素。通过研究,区内沿构造方向形成以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铜矿化为主体,同时伴随矽卡岩型铅锌矿化及低温热液型铜铅锌矿化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隐爆角砾岩中含矿角砾的发现也为研究区内深部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东铅锌矿床位于六盘水裂陷槽北东面,黔中隆起南西缘,为水东地区重要的铅锌矿床。其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向组和北西向组,矿体赋存于北西向组断裂中,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成矿时代应主要为印支-燕山期,于是建立了在构造力驱动下,热液沿断层上升至灯影组上部白云岩受到屏蔽层阻隔,形成断层中铅锌矿体,同时热液发生侧向运移形成围岩脉状矿体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