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空间发展基础。本次研究在构建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三生"空间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定量测度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穿芳峪镇乡村"三生"空间发展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大部分村庄仍未完成从高耦合向高协调的转变,乡村"三生"空间整体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的发展状态。由"三生"空间评价分析可知,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镇域乡村"三生"空间协调发展,优化"三生"空间格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基于尺度重构视角分析我国建国后广东省规划体系的演变历程,揭示规划体系演变背后的空间治理逻辑,进而展望新时期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广东省规划体系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1)中央集权下的集中统领,即中央通过发展型计划统领空间型规划;(2)中央放权下的被动调整,即中央通过空间型规划放权,城市获得较大空间发展权限,省级空间规划被架空,被动通过区域规划收权;(3)中央收权下的主动调整,广东省主动推进区域规划中央授权,以响应中央先后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收权,控制地方扩张的节奏;(4)"多规合一"下的体系重构,即中央重构自上而下的空间规划体系,省和重点区域规划成为中央和地方的空间规划协调平台。基于以上研究,预计未来省级空间规划将面临管治尺度、编制体系和空间规划权力调整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热"映衬了小城镇发展的"冷"。本文分析了小城镇遇冷的原因:等级化管理忽略了小城镇,农村人口进城不进镇,小城镇变"城"遭遇瓶颈。乡村振兴战略凸显了小城镇发展之"惑":小城镇发展传统路径迷失,乡村和小城镇资源配置能力出现倒置,小城镇在空间规划体系中日益边缘化。基于江苏省实践,本文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城镇发展之"道":区域空间格局中,小城镇规模集聚和特色发展叠合,或承担城市功能的外溢和补充,或成为乡村社区的一种形态;顺势而为,借助乡村振兴提升小城镇在人口、土地和资本争夺中的话语权;直面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中镇村一体的关系,从全域、分区和特色构建小城镇规划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外源驱动力和乡村内生需求的综合作用,导致乡村地域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塑,并引发乡村空间特别是乡村生活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文章立足于黄土沟壑区乡村的发展现实、问题和趋势,提出通过村庄系统的内部整合以重组乡村基本生活单元,并最终实现地区乡村生活空间重构的思路,具体研究了乡村基本生活单元重构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和空间布局方法,旨在为该地区乡村远期现代化阶段的适度集聚提供路径和规划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5.
李沛锡  李和平  付鹏  肖竞  谢鑫 《规划师》2023,(12):67-76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城乡统筹下农业多元价值的彰显、三产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农业型乡村发展也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农业提档升级角度出发,将农业型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划分为生态农业型、园区农业型及休闲农业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6个典型乡村聚落案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重构指标确定及用地时空变化分析,归纳出不同转型模式的空间特征差异及重构路径,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差异化的空间重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莞村组的传统管治模式已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其管治重构正在加快进行。作为东莞典型的农村与城市混合型社区,罗沙社区的管治重构包括权利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两个过程。其中,权利的"去中心化"是"放权"的过程,通过"政经分离"、建设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权利"下放"给社会或市场;权利的"再中心化"是"集权"的过程,通过整合社区与居民小组以及统筹社区管理事务,将权利"上收"于上级部门。通过权利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罗沙社区基本完成了由农村型管治模式向城市型管治模式的转变,为适应新常态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Z1)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莞村组的传统管治模式已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其管治重构正在加快进行。作为东莞典型的农村与城市混合型社区,罗沙社区的管治重构包括权利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两个过程。其中,权利的"去中心化"是"放权"的过程,通过"政经分离"、建设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权利"下放"给社会或市场;权利的"再中心化"是"集权"的过程,通过整合社区与居民小组以及统筹社区管理事务,将权利"上收"于上级部门。通过权利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罗沙社区基本完成了由农村型管治模式向城市型管治模式的转变,为适应新常态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和人口分布分散,难以按照传统行政单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亟需重构生活单元以指导设施配置。本文选取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安沟镇为例,结合"生活圈"理论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村民设施需求及生态空间单元为依托,采用中心性评价、改进引力模型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创新性地划定"设施单元"与"流域单元"耦合的乡村生活圈。研究划定了安沟镇"初级生活圈—次级生活圈—综合生活圈"三级生活圈圈层,并提出各圈层设施配置策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体系优化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供参考,指导乡镇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开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实现乡村产业重构的有效抓手。在界定乡村产业重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解析"互联网+"对乡村产业重构的驱动效应,划分乡村产业重构的类型,揭示信息时代乡村产业重构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产业重构是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横向和纵向重构,可以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实现乡村产业结构及空间优化。②"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产业重构应遵循"支撑要素—行为主体—驱动机制—解构重组—综合效应"的系统逻辑,引导乡村原有的产业环境、整体结构、基本功能发生转变,进而实现乡村资源要素、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构架与组织。③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互联网+"乡村产业重构路径具有差异性。以期丰富乡村规划的理论研究内容,为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重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等国策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显著的社会经济变化与互动关系给乡村建设与发展带来了诸多严峻的挑战,许多乡村日渐衰微,社会与经济产业活力明显不足。本次规划突破了以往以技术为先的物质空间规划趋向,厘清泸西县村庄体系发展的"多场耦合特征",提炼其发展的主导趋向及潜在活力。并以此为基础,在良性维系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平衡的同时,通过"产业协同"求解来实现村庄体系的集体活力复兴,从而实现乡村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具有人地矛盾突出、资源配置分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征,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难点地区。以西藏昌都为例,基于人居环境系统与韧性理论,建立“自然—产业—社会—居住—支撑”的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测度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诊断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解析系统韧性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机制,并提出不同要素驱动下各类村庄的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昌都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普遍呈现低韧性水平,韧性高值区与高耦合协调区均集中于城区周边与河谷地带,总体呈现“点群式”分布特征;(2)居住条件与产业发展是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及其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3)针对“失调衰退型、转型提升型、协调发展型”村庄特征提出单系统驱动提升与多系统协调优化策略,为山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运河的成功申遗,为运河流域乡村地区的振兴发展带来机遇,与此同时,运河流域乡村空间发展困境和振兴需求也成为社会多方关注的重点。运河流域广袤的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绿色生态和文化历史,是三生空间相互交融、相互关联及相互依托的地域。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运河流域乡村出现生态环境恶化、传统农业衰退、青壮劳力流失等乡村空间发展问题,亟需进行乡村空间重构路径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总结运河流域乡村三生空间的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三生空间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要求,提出通过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廊道、严控污染排放优化生态空间;通过优化居民点布局、完善公服配套优化生活空间;通过规模化生产、发展运河特色产业的方式优化生产空间;通过协调融合乡村三生空间引导乡村振兴。并选取镇域乡村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更大范围运河流域乡村三生空间的重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8,(12)
乡村振兴的实现动力来源于构建城乡畅通的要素流动系统。文章以北华翔村的实证案例为依托,系统刻画和解析了苏南地区乡村空间的运行特征与背后要素机制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在土地、人口和文化要素的作用下,当前时间断面的乡村空间体现出功能异质化、社会关系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等特征,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城乡资源要素的多维流通循环系统的构建。应通过提升农业价值链、完善社会生态链和重拾乡村文化自信等规划策略,促使乡村对城市进行价值输出并吸引要素回流,从而探索一条苏南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徐竞  张云 《华中建筑》2022,(11):113-117
将物理学“耦合”概念引入乡村农田与聚居地协调程度的研究中,以社会认可度高的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2004年—2019年间农田与聚居地耦合协调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滕头村的“田—居”耦合协调度在16年间从0.156上升至0.943,并从严重失调阶段逐步过渡到优质协调阶段。研究发现对“田—居”协调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农田面积。在保持农田面积的前提下,即使转变种植方式,仍可维系良好的耦合协调关系。二是房屋建设。居民点的大规模集中建设有损耦合协调度。三是邻村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耦合协调度。最后提出要在乡村发展中延续“田—居”协调关系需要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同时,着重住房建设的乡村性及相邻村落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以城市增长为导向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乡村衰败的问题愈加凸显,协调城乡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时期关乎国家现代化成败的“一号”问题。但是,过往的城乡融合实践均未能解决乡村面临的可持续性、普适性和主体性不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论证了生态资本化是一种超越规模效益、级差地租和消耗性增长的发展范式的巨大重构,可能成为驱动城乡融合的持续、普遍和主动的动力;进而提出了主动通过生态资本化推进城乡融合的系统路径,在机制设计、空间规划和治理重构层面初步解决了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在产业园区与周边乡村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三生"空间体系,紧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优化"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布局的思路和方法,旨在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园区升级、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的土地性质与使用现状往往阻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造成乡村建设成本的二次浪费。文章以杭州城郊湖埠村农业综合体规划项目为例,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视角进行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营建探索。实践中首先将土地整治与产业重构对应,再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进行乡村空间规划,建设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和智慧农业相融合的艺术农业综合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49年后宏观制度影响下的“三农”政策、城乡关系的梳理,探究不同阶段推动乡村规划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动力和理论思潮。以城乡资源分配为依据,可将我国乡村规划发展分为5个阶段:城乡二元分治阶段(1949—1980年),通过区域土地规划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城乡关系阶段(1981—1993年),通过乡镇域总体规划统筹指导乡村工业化背景下的居民点分级建设;城市加速发展阶段(1994—2003年),通过在县域开展城、乡规划体系融合探索,引导城乡空间的合理利用;城市反哺乡村阶段(2004—2011年),通过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及新农村建设实践,落实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建设及农业农村多功能发展任务;城乡融合发展阶段(2012—2018年),通过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指导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空间调整与项目建设需求。对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下乡村空间规划方法的启示包括:基于“三农”政策与城乡发展方向思考乡村空间规划目标,建立规划与治理的一体化技术逻辑,探索指导空间优化的实用性村庄分类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多规"并行格局下的事权不明和冲突。日本在完备的法律指导下,形成了"多规"并行的空间规划体系,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作为我国空间规划优化改革的重要借鉴对象。在分析大量一手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对日本的国土形成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和专业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重点探析各类型、各层级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事权关系。认为日本空间规划之所以能保证顺畅运作,是因为其在明确法律法规保障下,上下层级、相关部门事权具有明晰的边界和完善的协调机制。我国空间规划一直以来存在多规并行却缺乏统筹甚至矛盾冲突的问题,对此,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事权的划定、空间规划立法、规划协调机制等角度提出空间规划体系优化改革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