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为背景,探讨了中部欠发达小城镇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目标转变与响应策略。首先,认为新时期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发展面临“新三化”现象——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其次.总结了现状此类小城镇发展的共性问题——异地城镇化突出.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城镇产业与农村农业的发展动力普遍不强:城乡差异下人口与产业的城镇化质量不高。再次。指出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发展目标的三大转变——思想层面转变、实践层面转变和制度层面转变。其中。认为思想层面总体上从城乡二元走向区域统筹:实践层面总体上从传统城镇化迈向新型城镇化:制度层面总体上从单一排斥迈向多元包容.并提出了各个层面的具体转变内涵。最后。主张未来的中部欠发达小城镇需要进行四大策略调整——产业的多轮驱动策略调整、公共服务再提升策略调整、社区特色与重构策略调整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策略调整.并阐述了各项策略的具体行动手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进程.从“上山下乡”到“城市领导农村”,再到“小城镇、大战略”,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协调,从高能耗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城镇化引领了经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对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国城乡发展从“乡土中国”演变到“城市中国”,正逐步向“城乡中国”转变,乡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聚落结构等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亟待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乡村空间治理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江苏省作为全国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已进入了“城乡中国”时期,并积极在一盘棋谋划空间、“三生”空间联动治理和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实践。以江苏实践为例,通过对江苏乡村空间治理的历程回顾,总结提出江苏三个不同时期的乡村空间治理阶段及其重点、逻辑和特征,认为江苏探索出了“规划统筹—行动协同—政策合力”的乡村空间治理系统路径,为新时期的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了现实样本,并从理论框架、治理模式和治理规则对江苏乡村空间治理实践的模式特征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丰富完善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主要包括遵循乡村发展“人—地—产”耦合运行系统的理论框架、针对四类乡村探索了与其相适应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发挥了村庄规划作为乡村空间治理基本规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迎来破冰之旅,户籍改革相关的多项制度改革将顺势推进,而配套改革的推进力度将直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借助户籍制度改革的契机,将极大的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及其他城镇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困难的问题,有效改变农民"城市工作、乡村生活"的现象。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要点,浅析户籍制度改革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刚 《室内设计》2018,(3):42-46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语境 下,传统城镇化分析框架与沿海经验并不能 有效适用于山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有 必要从“人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其城镇 化的特征与机制。本文以重庆渝东南地区为 例,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以“人的城镇 化”为主线,对其人口城镇化特征与机制进 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山地民族地区 特殊的经济社会、人口流动背景下,其人口 流动具有“乡村老龄人口广泛兼业、非制造 业带动城镇就业、公共服务集聚非就业性人 群”等重要特征,进而形成了面向不同人口来 源的、不同于沿海经验的复合型人口城镇化 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渝东南未来城镇 化趋势进行判断,并对未来城镇化进程中的 人口转移路线进行了模拟,继而提出了相应 的人口城镇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高达63.89%,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据将达75%~80%,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中期发展水平。但同时也面临着生育率下降与老龄化加剧的“人口红利”不断减弱的情况发生。因此,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的“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人口红利”逐渐向“人才红利”转变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7,(11)
中国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在不断演进中趋于完善,但在指导城乡建设用地的实践中仍然呈现出二元特性。文章以未来城镇化主导地区——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历史演进并剖析其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城乡人口与用地的互动关系进行辨析,在县域范围内探寻一种既能够体现"城乡一体"的规划思想,又能够与当前规划编制体系相衔接的可操作的城乡建设用地联动规划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建立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平衡流转机制,实现人口与用地同步城镇化。随着城乡统筹思想的深入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从一体化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实行统一管控应当成为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总目标下,乡村治理深刻嵌入国家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作为城乡关系的重要一端,乡村治理受到城镇化发展的结构性约束,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需要置于城乡关系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讨论。从城乡关系演进的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治理制度和实践的变迁,发现城乡关系的发展构成了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条件:城乡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决定乡村治理的规则条件;市场要素的城乡交流,诱发治理组织机制变化;城乡社会关系结构转型,影响到基层治理的行动基础。在历史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基于“政府—市场—村社组织”的框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塑,并探讨乡村规划作为推进现代化乡村治理工具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近2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有一部分城镇在由农村不断纳入城镇建设范围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完成由农村向建制镇的转变,城镇化水平不高,许多村庄还保留在城镇的中心区,从城镇景观到居民生活方式,城镇与农村区别不大,成为看上去与之协调的“城中村”,城镇也成为城乡高度混合型的城镇。但随着城镇进一步发展,“城中村”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势必成为此类城镇建设的障碍。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为例,分析“城中村”分布、人口结构、用地结构的特征,提出城乡高度混合型城镇“城中村”的改造建议。一、夏津县城区“城中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济、产业、人口、就业数据系统而广泛的分析,基于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20个县级单元的深入调研,对国家城镇化趋势做出重要判断。到2033年中国人口达到峰值时,城镇化水平将保持在65%左右,未来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在空间上,城镇化的重点将从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从长距离迁移转向本区域和省内的流动;在层级上,城镇人口同时向特大城市和县级单元两端聚集。因此,提出多层级、多方式推进城镇化的总体思路;提出把县级单元作为重点,推进本地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报告剖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过度依赖投资与土地,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转移人口就业与家庭分离等突出问题。对城镇化模式、道路与政策提出了完善市场机制,缩小区域差距,构建弹性城乡关系,重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政策建议。对推进县级单元城镇化提出了综合配套改革,促进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土地流转,以及灵活就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闫小培  魏立华  周锐波 《城市规划》2004,28(3):39-42,47
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民营经济与城镇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制度和资金的双重约束。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地推进制度变迁,一方面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促进了人口和要素的空间集聚需求;另一方面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城镇建设主体的多元化,缓解了城镇建设资金的不足,提高了城镇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最后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的社会效应及城镇化中后期的规划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城镇化中后期,宏观发展条件和中微观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发展速度的转变使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的不稳定性增加,人口城镇化将从"变局"转向"稳局"。本文提出,应争取有利时机,系统研究城镇化中后期的发展挑战和应对,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保持社会发展活力,实现增长向发展的转变。具体而言,在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要尽早完成人口城镇化的动能接续,强化城镇化的社会发展效应,继续带动社会流动。同时,要抓紧中高速增长的发展良机,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遗留问题,探索持续推进高质量人口城镇化的新道路。其中,在城镇化道路上,要超越城乡二元分立,建立从城市到乡村的现代化空间统一体,稳固城市发展道路,建设对城镇化支撑作用更强、更有效率的乡村空间。在人口治理上,探索促进社会流动的人口空间治理术,消解"存量"人口城镇化任务,更有效地响应人民生活和发展需要。在城镇化载体上,建构具有发展梯度的"城市群-都市圈-一般城市-县镇村"的多层级人口城镇化载体,创造更为公平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谢守红  宁越敏 《城市规划》2003,27(11):24-29,38
利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对广州市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变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自 1 980年代以来 ,广州一直处于城市化和郊区化并存的阶段 :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使都市区的总人口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从 1 990年代起中心城区的人口出现较明显的郊区化。这一现象是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表现 ,体现了转型时期中国都市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耿佳  赵民 《城市规划》2018,(3):9-16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区间,以持续扩大投资规模来谋求经济增长的传统路径已经难以为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突破长期来形成的路径依赖,促进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走上转型和创新之路。本文以深圳市为比较研究的标杆,同时以广州与天津市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三市1986—2015年期间需求侧"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引入供给侧多增长要素解析城市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要素及其贡献度;同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背景及政策导向,对三市发展的路径特征及变化趋势做辨析。最后基于比较研究,从三个方面探讨新时代的特大城市发展之路及城市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长沙历史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同时归纳出在此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长沙不可移动文物消失的阶段性特征与成因,进而指出长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制度本身缺乏约束力与前瞻性的问题,同时提出应抓住目前城市发展方式转向的时间节点,丰富城市设计方法,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真正融入到城市功能转型之中。  相似文献   

16.
“区域竞次”“非正规经济”、“不完全城市化”等三个关键词,分别表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劳动用工方式和城市化模式,这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的关联,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模式”的整体制度设计和安排。文章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劳动用工方式和城市化模式形成的背景、主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其既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巨大绩效,也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长期负面影响;从中梳理和提出了可供规划工作者思考的三个方面的启示,就城市规划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地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模式,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城镇化和城市治理模式、加强城镇化的社会引导等问题提出了有关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提出:适宜的城市空间"紧凑"是一个关于空间结构的经济判断;在中国的城市化背景下,对"屠能-阿隆索"土地利用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人口和产业经济分布的理想模型──标准断面比较模型,以此作为工具,描述了"紧凑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长三角的案例地区,对城镇群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绩效进行了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经济转型和制度革新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的重要政策调控工具,将有力地支撑国家的转型发展。本文认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在此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国土空间规划应在优化配置供给侧要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实现全要素管理自然资源等三个方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重点应包括城乡空间发展、城市品质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从资源、资产到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国家福利性分配的资源,集体所有制的农村宅基地由于先天的产权权能缺失无法进入正规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成为妨碍城乡土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制约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目前推行的"三权分置"改革就是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两分的基础上,继续以土地集体所有权保持宅基地的公有制、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权获取宅基地作为农民家庭资产的保障功能和收益权,试图放开宅基地的使用权进入市场以实现宅基地的资本化。本文从学术研究、制度演进和改革实践3条线索出发,研究资源、资产及资本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农村宅基地这一现象进行观察与剖析,以期为化解"城乡双栖城镇化"提供思路,为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路。  相似文献   

20.
城市开发边界是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统筹调控区域城乡空间、生态空间的制度安排,是保障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的公共政策,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杭州市把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重要内容,作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的基础性依据。在划定方法上从区域整体和长远发展要求出发,以"谋取最大公约数"的理念,结合人口、设施和经济活动的布局需要,通过部门协商统筹,将依法依规梳理出的18个空间管制要素整合形成满足各项要求的"空间一张图",坚持于法有依、空间落实、多规融合、简便易行。制定了《杭州城市开发边界实施规划》,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分类处置开发边界外的现状建设,细化开发边界外空间保护利用要求,促进开发边界内外功能融合,建立包括制定条例、动态监控、政府考核、社会监督等方式在内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