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的发现对在北山造山带寻找斑岩型铜矿床提供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地质研究意义。本文较系统的总结了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而分析了其找矿标志,认为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受斑岩体、韧性剪切和火山机构控制较明显,控制着含矿斑岩体成群、成带分布。在今后的找矿勘查工作中应加强北山造山带韧性剪切带的找矿勘查工作,是寻找类似斑岩型铜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肃北县豹子沟南铜金矿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期造山带与中祁连地块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区域内成矿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通过对该铜金矿地质特征、成矿因素等分析,初步认为豹子沟铜金矿床具有东矿段以金矿化为主,西矿段以铜金矿化为主的特征,延走向看由西向东矿种上具有铜-铜金-金矿化的转换规律,其中金矿化与构造-热液活动作用密切,铜矿化则与区内早期岩浆活动关系显著,构造控矿和岩体成矿专属性是本区成矿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一认识,指出了矿区内进一步找矿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婆泉铜矿区域上位于极为重要的公婆泉~白山堂铜多金属五级成矿带公婆泉铜矿矿集区内,属于北山斑岩型铜矿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英安斑岩等,其中花岗闪长斑岩是最主要的含矿斑岩,矿体多受断裂构造影响。硅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蚀变、钾化多与成矿相关,具有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特征。地表次生氧化带、硅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钾化及含矿斑岩体是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激电异常、化探异常、磁异常、钾能谱异常是矿床的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索打铅锌多金属矿目前为探采阶段,矿区内以断裂构造为,矿区工程地质类型较复杂。本文在对矿区地质概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监测技术措施,研究结果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肃北县观音山~扫子山一带金矿勘查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由于缺乏对带内矿体成因、控矿构造样式、金属矿物赋存状态等的研究,在找矿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为此本文分析金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成矿构造类型、控矿构造特征、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马鞍山~红石山成矿带矿产勘查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会理县黎溪—通安地区中落雪组地层中分布的铜矿体被称为“黎溪式”铜矿。本文通过对典型矿床—汪家湾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总结了矿床成岩成矿地质环境特征、找矿标志,并与相邻铜矿进行类比,预测矿区深部及走向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次研究的甘肃省肃北县大豁落地区钒矿床的形成有两个基本过程:1、前期沉积成矿作用。2、后期变质作用使有用元素更加富集。本文就是通过分析该区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来进行上述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在肃北县大红泉铁矿工作多年,在充分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勘查成果。总结了大红泉铁矿的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认为其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9.
杨兴吉 《甘肃冶金》2005,27(1):20-22
本文结合甘肃省地勘局第四地质勘查院近期开展的甘肃省祁连山中西段新一轮成矿区划研究项目,从成矿预测角度,提出了甘肃省祁连山中西段地区铜矿带划分及其基本特征,铜资源预测区及其特征,论述了该区铜资源的远景评价,供今后对该区进行铜矿勘查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冶金》2021,43(2)
肃北县豹子沟南铜金矿位于秦祁昆造山带西段,成矿区(带)处于四级成矿带(Ⅳ)肃北-香毛山金-锰-铜-铅-锌成矿亚带。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多旋回的地质特征。通过对矿区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初步分析了豹子沟南铜金矿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对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以及围岩蚀变等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为矿床进一步勘查、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同昌口铁铜矿点位于甘肃-蒙古-北山斑岩铜矿成矿带,构造上属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公婆泉岛弧。通过勘查发现了2条铜矿体和2条铁矿体,矿床(点)成因为火山热液型。矿体受后期区域变质改造作用强烈。赋矿地层为志留系中上统公婆泉群。主要找矿地层标志为志留系中上统蚀变安山岩与石英角斑岩岩性组合建造;地表金属硫化物氧化形成的铁帽、黄钾铁钒可以作为寻找铁矿的标志;含硫铜矿物氧化形成的孔雀石、蓝铜矿化可以作为寻找铜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矿山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总结了治理修复及预防措施。实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遏制、减少因矿产开采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大型矿山工程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在全面了解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于开采方案进行设计、规划。一方面追求更高的开采率,保障矿石质量,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注重开采安全,避免环境破坏。本文以铁铜矿、铅锌矿、铜钼矿、赤铁矿、银锡多金属矿为例,分析其地质特征。在了解区域地质、地层与构造、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应用先进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分析水工环境地质勘察的重要性,重点强调矿山水工环地质环境,并以矿山水工地质特征对资源开采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对充水情况对矿山开采的影响、复杂地质结构对开采方案的影响、多元地质结构对开采顺序的影响以及坚硬岩体对开采深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普朗铜矿矿山地区的基本情况和地质背景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然后对其带来的灾害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和该区域具体的自然条件,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根据普朗铜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结果,针对已经存在或将会发生的不同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与恢复方案。因此,必须积极探究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增,大部分依托矿产资源发展的公司为促进企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原始矿山的地质结构遭受破坏,是引发当地矿区地质出现地面塌陷、滑坡,含水层破坏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保证矿产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以及起到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作用,一方面通过减少矿山资源的开采次数来缓解矿山地质环境,一方面针对矿山开采活动后的地质环境加以有效的恢复治理技术是促进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现通过阐述矿山地质主要灾害类型,并针对地质灾害类型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及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陆红霞 《甘肃冶金》2023,(3):132-134
对肃北县条湖沟废弃砂金矿采坑、渣堆现状及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渣堆处置、采坑回填、地质灾害防治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对无序采矿遗留矿坑及弃渣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有效解决废弃金矿对区域地质环境和地形地貌造成的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矿山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国家对矿山资源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这也推动了矿山开采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在矿山开采中,矿山的地质环境直接对整个矿区的环境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做好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掌握,本文根据某铅锌银矿山矿山地质实际情况来对其地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希望对矿山科学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矿山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国家对矿山资源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这也推动了矿山开采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在矿山开采中,矿山的地质环境直接对整个矿区的环境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做好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掌握,本文根据某铅锌银矿山矿山地质实际情况来对其地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希望对矿山科学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过去的开采条件、开采方式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多数矿山开采区域的地质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风险性和扰动性特征,很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不利于保护矿山区域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背景,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手段来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确保矿山区域的场地可以恢复原有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