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外挂墙板节点设计的相关规范、规程滞后,给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节点设计提出了很多挑战。针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上承式节点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节点荷载及其设计组合的算法、节点各部件验算时荷载作用点的合理取法及节点承载力具体验算方法,并对一算例采用本文方法与有限元法进行承载力计算,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来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可为类似外挂墙板节点的设计与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实际工程项目研究了平移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设计方法.首先结合建筑功能需求提出了墙板的板型划分和运动模式选择原则,根据平移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运动需求研发了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钢梁的连接构造,然后结合现行国家规范确定了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性能目标,并根据外挂墙板的运动模式提出了不同工况下连接节点的力学模型及性能化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具体工程实例.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实现平移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小震弹性,连接节点中震弹性、大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能够保证墙板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3.
廖振  陈中亮  周永  殷夏文 《江苏建筑》2023,(5):68-72+123
文章研究了一种新型自调节预制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该节点采用支承平移式预制工艺,可提高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安装效率和结构安全性。同时提出了混凝土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新型连接节点构造,并对该种新型连接节点的安全性能进行了验算,总结了相应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大力推广,新建建筑物外墙采用预制外挂墙板日趋常见。预制非承重外挂墙板载使用过程中承受自重、地震荷载、风荷载。针对预制非承重外挂墙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抗震性能、抗风性能、变形性能及连接节点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长沙某工业化产业基地综合楼实际工程的应用给出计算及配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推广,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作为一种重要部件,在设计中经常被采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由于建筑需要而在中部开设较大洞口的墙板,这种墙板在复杂受力工况下的设计,由于相关规范明显滞后而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挑战。针对大开洞线支承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荷载选取、分析设计以及线支承连接的抗震性能设计的一系列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工程实例,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型外挂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ALC墙板)连接节点——钢管锚滑移节点(NDR滑移节点),该节点在传统钢管锚节点基础上改进,安装简便且无需预埋件,便于标准化生产.设计了5层1/4缩尺带外挂墙板钢框架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将其与两种传统刚性连接节点——钢管锚节点和钩头螺栓节点进行对比,研究外挂墙板节点的破坏形式及传力模型.试验选用El-Centro波,地震动加速度峰值APG从0.14g到2.00g逐级增加,结果表明:随着APG的增大,NDR滑移节点外挂墙板在节点连接处未发生明显破坏,与其对应的传统连接节点外挂墙板在节点连接处出现贯穿裂缝,局部有混凝土碎块脱落;该新型连接节点外挂墙板在8度多遇、罕遇地震动及9度极罕遇地震动时能够与主体结构协同工作,具有随动性;节点通过预留长孔的方式,依靠连接件的滑移机制有效保护了墙板,避免连接处遭到严重破坏;在试验基础上对该节点进行力学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理论公式,为节点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市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南入口的公共交通枢纽工程停车库及配套管理设施项目为背景工程,探讨了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阐述了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节点连接、施工安装等关键技术。实践表明,所采用的结构节点安全可靠,施工便利,在背景工程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大力推广,房屋结构等建筑物外墙采用预制外挂墙板日趋普遍,然而由于设计规范滞后,给预制外挂墙板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预制外挂墙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抗风性能、抗震性能、变形性能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板片弯矩计算及配筋设计方法,并成功应用于装配整体式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工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两种新型节点——U型连接节点和T型吊挂可控滑移节点,用于连接外挂预制墙板与钢框架主体结构,其中对用T型吊挂可控滑移节点的外挂预制墙板加设保温装饰层,实现墙体-保温-装饰一体化。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外挂预制墙板钢框架的抗震性能,设计加工3个单层单跨试验构件,即纯框架试件、采用U型连接节点和T型吊挂可控滑移节点连接的外挂预制墙板钢框架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详细对比了3个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刚度退化规律及耗能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U型连接节点和T型吊挂可控滑移节点都能有效保证外挂预制墙板在地震作用下不脱落,且变形较小;外挂预制墙板和钢框架结构整体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0.
韦柳盛  王东  蔡文汇  韦国梁  秦康 《建筑施工》2020,42(8):1421-1423
以广西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创业园项目为背景,对装配式钢结构中的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工程中带瓷砖反打预制夹心保温外挂墙在钢框架结构中的连接节点、建筑外观和吊装就位精度控制困难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施工技术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采取相应的施工关键策略,为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在装配式钢结构施工项目中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实例。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预制外墙板多采用外挂的方式与主体结构连接,其连接节点既要保证外挂墙板的安全可靠,还要保证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变形协调。提出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新型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连接节点,并给出该节点的设计以及验算方法。以某工程为例进行节点验算和有限元分析,并对其承载力进行参数化研究,揭示节点的传力机制以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庙三110kV变电站采用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变电站建筑的特殊工艺要求及较高的抗震设防要求都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挑战。结合庙三110kV变电站工程,对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如结构分析、结构体系、梁柱节点、钢筋桁架叠合楼板、预制外挂墙板及连接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工程提出了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来加强梁柱节点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关键设计技术出发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出琉璃瓦复合预制外挂墙板生产工艺,并研发适用于异形不规则薄壁预制构件的精密组合模具,不仅解决了传统后贴琉璃瓦装饰层易脱落、安装困难等问题,还提高了琉璃瓦复合预制外挂墙板质量、接缝平整度和美观度,减小外挂墙板生产误差,使材料损耗1%,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采用三维可调节干式滑动型连接节点,便于预制外挂墙板安装与调节。  相似文献   

15.
线支承式连接是预制外挂墙板和主体结构之间采用的一种新型连接形式。为了考查采用此种连接形式时主体结构、预制外挂墙板、连接三者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制作6个试件,并对试件进行了往复水平力加载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预制外挂墙板对主体结构的破坏模式没有明显影响;2)预制外挂墙板对主体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基本没有影响,预制外挂墙板对主体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在1%左右,对刚度和延性的影响在10%左右;3)整个试验过程中,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外挂墙板和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未见开裂和破坏。线支承式连接在主体结构大变形时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外挂墙板可以在工厂预制,能够大大节省施工工期,并且劳动量小,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传统连接方式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基于耗能减震思想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外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节点,此结构克服了传统连接方式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外挂墙板的强度和刚度,增强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正1工程概况福州市中建科技综合楼高22. 9m,单体总建筑面积6 348m~2,首层高4. 2m,2~6层层高3. 6m。结构形式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的预制构件有预制柱、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清水保温复合外挂板、预制楼梯、预制内墙板等,预制率75%,装配率92%。其中竖向结构预制柱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外立面采用湿式外挂清水保温墙板技术,抗震设防烈度8度,保温设计达到绿色三星要求,是  相似文献   

18.
以预制清水外立面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墙板关键施工技术,包括节点的深化、构件的保护、构件安装尺寸误差控制以及BIM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等,同时对预制清水混凝土构件组合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带有外挂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文章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选取合适的材料本构,同时考虑了节点连接界面接触、材料非线性以及几何非线性。保持柱端轴向荷载恒定,通过施加低周往复荷载作用,研究了柱端轴压比及外挂预制混凝土墙板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施加柱端轴向荷载能够提高结构抗侧刚度;采用外挂墙板点式连接时,钢框架结构整体刚度及水平抗侧承载力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外挂陶粒钢筋混凝土复合墙板和竹筋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以下均简称复合墙板)的抗震性能,以及连接复合墙板和钢框架的下托上拉式柔性节点的地震反应,通过两幢3层足尺分层装配支撑钢框架的振动台试验,对墙板-节点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墙板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刚度和承载力储备较大;使用竹筋代替斜插钢丝后,对复合墙板抗震性能影响不大,且相对于直插竹筋,斜插竹筋性能更加稳定;下托上拉式柔性节点在试验中出现了滑移、转动和变形,实现了3个方向的位移,对墙板的保护作用明显,兼具刚性和柔性的特点;外挂复合墙板-节点体系减小了钢框架的自振周期,使结构刚度退化减慢,加速度放大系数及层间位移分布更加均匀。该体系应用于低多层建筑时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震后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