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大单体技术合成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主链,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支0甸的规整接枝共聚物。产物提纯后用红外光谱表征结构。研究了封端反应时间,体系浓度对封端效率的影响以及PBA大单体与投料总量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共聚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还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当聚丙烯酸丁酯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0,PBA大单体与投料总量的质量比约为60%时,此接枝共聚物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热塑性弹性体。  相似文献   

2.
大单体技术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两亲接枝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酸丁酯大单体与丙烯酰胺进行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得到以丙烯酰胺为主链,以丙烯酸丁酯为支链的规整的两亲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合反应,包括大单体的投料量、大单体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温度以及引发剂用量等对接枝效率的影响;测定了丙烯酰胺在不同反应时间的竞聚率;产物通过萃取法提纯后,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并研究了接枝物的浓度,接枝物中大单体的含量,大单体相对分子质量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分子单体及其梳形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由大分子单体合成梳形接枝聚合物的方法;流形接枝聚合物的特点其应用;指出了梳形接核聚合物在聚合物合金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阴离子法合成了以二乙烯基苯(DVB)封端的聚苯乙烯大单体,并加以表征。首次利用阴离子法合成了此大单体与丁二烯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在苯/THF、n-LiBu体系中的聚合反应特征,并用GPC、UV、IR、膜渗透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接枝丁苯共聚物的接枝数为2—22个,主链分子量3—30万,支链分子量单一控制在3000—8000内,基本实现了分子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AM/DMDAAC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黎明  尹向春  李卓美 《油田化学》1999,16(2):106-108,105
本文报导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的合成反应规律,着重考察了引发剂浓度,体系酸度,原料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单体聚合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淀粉与二元单体的接枝共聚物在高吸水树脂、生物降解塑料、絮凝剂、纺织浆料及造纸助剂、采油助剂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APS-TU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与海藻酸钠的接枝共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铵(APS)与硫脲(TU)组成引发体系,研究甲基内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乙酯(EMA)、丙烯酸甲酯(MA)分别与海藻酸钠(SA)的接枝共聚反应,IR及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当[APS]=[TU]=(6-8)×10 ̄(-3)mol/L、[M]=0.6mol/L、SA=2.0g/100mol、60℃、反应4h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G)及接枝效率(E)值最佳。单体接枝活性顺序为:MMA>GMA>MA>EMA。  相似文献   

8.
AMPS/AA/单宁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单宁酸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接枝共聚,合成了一种单宁酸接枝共聚物。对此共聚物在钻井泥浆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室内初步评价,结果表明,AMPS/AA/单宁酸接枝共聚物用作钻井泥浆降粘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从褐煤提取的腐殖酸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作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二元或三元共聚物,并对引发剂种类与浓度、温度等合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初步考察了合成产物在泥浆和水泥浆中的性能。结果表明,这些合成产物具有改变泥浆粘度、切力,降低泥浆和水泥浆失水量等功能,某些性能达到或超过了 SMC、SH24。  相似文献   

10.
不同单体接枝SBS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接枝法制备了具有不同接枝平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SBS(MMA-g-SBS)、丙烯酸接枝SBS(AA-g-SBS)和马来酸酐接枝SBS(MAH-g-SBS),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SBS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接枝SBS作为改性剂对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H-g-SBS改性沥青的钟入度、延度、软化点和粘度都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加,MMA-g-SBS、AA-g-SBS提高了改性沥青的延度;三种接枝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酰胺和侧基含磺酸基、酯基和长链烷基等基团的表面活性单体YS为原料,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自由基溶液共聚法合成了具有表面活性的两亲性聚合物SL-1。利用FTIR方法对SL-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L-1溶液质量浓度对SL-1与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的影响,随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SL-1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呈降低的趋势,最低可达7.84mN/m。分析了影响SL-1与大庆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SL-1溶液质量浓度为1500mg/L、YS含量为2.0%(x)时,将该SL-1溶液应用于温度低于80℃、矿化度为5000~25000mg/L的油藏,形成的乳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现场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制得丙烯/1-丁烯共聚物。利用13C NMR,DSC,DMA等方法对该共聚物的微观序列结构、熔融结晶性能、热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过程中1-丁烯单体的插入速率小于丙烯单体,1-丁烯单元无规地分布于共聚物链中;当反应单体中1-丁烯的含量为80.00%(x)时,共聚物中1-丁烯单元的含量可达58.86%(x);1-丁烯单元的插入可降低共聚物的熔点与结晶度,当共聚物中1-丁烯单元含量为5.79%(x)时,共聚物的熔点较均聚物低约20℃;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1-丁烯单元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温度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柔顺性。  相似文献   

13.
于良民  纪文静  刘和芳  徐焕志 《石油化工》2006,35(12):1171-1174
在无交联剂的情况下,丙烯酰胺(AM)与含辣素功能团结构的单体N-(4-羟基-3-甲氧基-苄基)-丙烯酰胺(HMBA)或N-[6-丙烯酰胺甲基-1,3-苯并二氧杂戊环-5-甲基]丙烯酰胺(AMBMA)在水溶液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聚丙烯酰胺凝胶,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凝胶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溶剂量180mL、引发剂K2S2O8用量0.5g、HMBA用量0.010mol、70℃的条件下,当AM与HMBA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3.5时,可以形成凝胶;由于HMBA及AMBMA单体中的刚性苯环结构,使AM-HMBA和AM-AMBMA凝胶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5h内平衡溶胀度分别达643.2%和405.0%,高于无苯环结构的AM-N-羟甲基丙烯酰胺凝胶;在60℃下,AM-HMBA和AM-AMBMA凝胶5h的保水率分别为39.2%,41.3%,而AM-N-羟甲基丙烯酰胺凝胶仅为10.8%。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无规共聚物 P(St-co-tBA)(St 为苯乙烯,tBA 为丙烯酸叔丁酯);以三氟乙酸为催化剂,P(St-co-tBA)水解得到无规共聚物 P(St-co-AA)(AA 为丙烯酸);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示差扫描量热等方法对 P(St-co-AA)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P(St-co-AA)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光散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 P(St-co-AA)的自组装胶束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临界聚集水含量随 P(St-co-AA)中 AA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 P(St-co-AA)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P(St-co-AA)胶束粒径随 AA 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 P(St-co-AA)溶液中水含量的减小而减小。初步探讨了聚合方法对 P(St-co-AA)自组装胶束化的影响,由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的 P(St-co-AA)的胶束粒径(250 nm)比普通自由基聚合得到的P(St-co-AA)的胶束粒径(150 nm)大。  相似文献   

15.
刘崭  王蔚茹  高彦芳  谢续明 《石油化工》2005,34(10):980-985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和AA小单体的共聚活性较高;梳状接枝共聚物PAA-g-mPEG的接枝率较高,即使侧链为链段较长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mPEG(mPEG5 000),共聚物中mPEG5 000的质量分数仍可高达55.7%。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梳状接枝共聚物在100℃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有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与丙烯酰胺 (AM)的共聚物作为一种水溶性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广泛用于各种水处理。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性能优异的DMDAAC/AM共聚物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 ,在室内进行了絮凝、脱水和浮选等性能评价 ,并讨论了各种合成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聚硼酸酯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可聚合硼酸酯(BE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新型聚硼酸酯(P(BES-AM))。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P(BES-AM)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吊环法对合成的不同单体配比的P(BES-AM)水溶液进行表面张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BES-AM)为白色固体粉末,表面活性优异;P(BES-AM)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达到30.6mN/m(25℃,pH=7),接近常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水平;P(BES-AM)的特性黏数在25.2~90.5mL/g(30℃,1mol/LNaCl);随BES含量的增加,虽P(BES-AM)的收率和特性黏数降低,但有利于P(BES-AM)表面活性的增加;与常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P(BES-AM)具有较高的聚合度和优异的表面活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接枝共聚物PET-PP与PET/PP共混体系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能增进PP和PET相容的接枝共聚物PET-PP。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对PET-PP与PET/PP共混的多相体系研究结果表明;PP-PET接枝共聚物能降低PET的冷结晶峰温(T_(cc))和熔体结晶峰温(T_(mc)),但不影响PET的熔融温度(T_m)。在它们的三元共混体系中PP对PET有结晶促进作用,但并不生成共晶。电子显微镜(SEM)照相证明了PP-PET确实增强了PP和PET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