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川豆豉在传统发酵过程中基本成分及蛋白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豉是一种发酵型豆制品,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豉的营养成分含量大大提高,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对豆豉的生产工艺改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永川豆豉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水分含量、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制曲阶段由52.30% 下降到32.91%,在后发酵阶段保持在50% 左右;总酸含量在后发酵初期增加较快后期较慢,最终达到豆豉成熟时的2.12g/100g(以乳酸汁)。在豆豉成熟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氨基酸态氮含量比原料中的明显增多,由最初的0.18g/100g 提高到0.98g/100g;3 种蛋白酶中的酸性蛋白酶在制曲初期活性快速上升,而中性、碱性蛋白酶则是在制曲过程中随着毛霉的繁殖活性逐渐增大,进入发酵阶段后,由于食盐的添加,导致3 种酶的活性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2.
酶制粉末蛋白食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尚勤 《食品科学》1994,15(9):31-33
本文报道了利用微生物酶发酵农产加工废物──豆渣生产粉末蛋白食品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把鲜豆渣和水、脂肪酶、蛋白酶混合在一起,搅拌发酵2~3h后,干燥粉碎而制成粉末蛋白食品。为人类提供蛋白食品提出了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发酵肉制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贮藏期长,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从肉制品发酵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角度出发,结合近年发酵肉制品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肌肉蛋白质降解的因素,包括微生物蛋白酶和内源酶的作用机制、肉制品发酵核心微生物的蛋白酶水解活性;分析了肉制品发酵过程中经微生物蛋白酶或内源酶作用后肌肉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包括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及功能性质的改变,并综述了蛋白质降解对发酵肉制品质地和风味的改善,以及蛋白质过度降解造成的品质劣变。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肉制品发酵控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乳清水解物及其发酵液清除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能力,抑制脂类氧化和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对乳清水解物进行发酵可以使抗氧化性提高11.9%~37%。活细胞、细胞裂解液中的抗氧化物质、胞外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性是发酵液抗氧化性提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蛋白酶直接作用的乳清水解物相比,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可以改善乳清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发酵的乳清水解液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来改善食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鲁兰多糖是由出芽短梗霉发酵所产生特殊的微生物胞外多糖,在医药、食品、轻工、化工和石油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普鲁兰多糖发酵过程中,通气量、pH、温度、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起始离子及磷酸盐的选择)对发酵生产转化普鲁兰多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影响。发酵转化率的进一步提高,抑制色素的生成和利用工业废物作为原料等方面是进一步研究普鲁兰多糖发酵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酵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酵素食品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及多种功能特性,在功能性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受到诸多国内外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国内外微生物酵素产品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对微生物酵素的发酵工艺研究进行总结,阐述微生物酵素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及相关代谢物质变化的研究,对微生物酵素的生物活性进行归纳,同时对今后微生物酵素产品的研究方向作些许展望,期望能对今后功能性微生物酵素食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蔬菜发酵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及控制其一定的生长条件对蔬菜进行加工的方式,发酵蔬菜制品是食品加工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综述了蔬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及乳酸菌与发酵蔬菜风味的关系,分析了发酵蔬菜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提高发酵蔬菜的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酵素食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73-276
微生物酵素食品是以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发酵果品、蔬菜而成的一种富含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乳酸、醋酸和少量乙醇等代谢产物的一种功能性液体或固体食品。文章综述了微生物酵素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效、主要含有的微生物和酶以及生产发酵工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我国酵素食品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源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食品具有生理功能,其生产材料可分别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微生物源功能性食品是指利用微生物通过发酵方法制取的功能发酵制品,包括功能性困子和食品。在通常情况下一些本来存在于天然动植物中,但由于含量太低,或在自然界存在较分散,难以收集的功能因子,通过微生物制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功能食品是近年来功能性食品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目前利用微生物制取的功能食品主要有真菌多糖、功能性油脂、微生态制剂、功能性低聚糖、L-肉碱、活性多肽、红曲等。  相似文献   

10.
在食品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对发酵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分析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根据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开发复合菌制剂应用于食品发酵中,能够赋予食品多样化的风味,提高工业化生产的稳定性。本文对近期国内外关于复合菌制剂设计、工艺优化方法及其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在食品发酵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纳豆菌液态发酵时间对纳豆菌生物量、蛋白酶酶活、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添加四种谷物(糙薏仁、玉米、荞麦和糙米)对纳豆菌液态发酵产蛋白酶酶活、纳豆激酶酶活、谷物总酚迁移率、总酚残留率以及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糙米和荞麦可显著促进纳豆菌产蛋白酶(2444.19、1813.71 U/mL)、纳豆激酶(719.67、681.38 U/mL),且以荞麦为底物所产发酵产物的谷物总酚迁移率最高(0.64 mg/g干谷物)、抗氧化活性最强(30.37μmol trolox equiv/mL);采用浸泡蒸煮处理四种谷物、延长发酵时间可显著提高其发酵产物的蛋白酶酶活、纳豆激酶酶活、谷物总酚迁移率以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浸泡蒸煮处理荞麦,利用纳豆菌液态发酵其48 h,可制备富含纳豆激酶、谷物多酚、肽类物质且具有强溶栓、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2.
发酵技术生产的椰果,即微生物纤维素,是纤维素在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形式,很久以前就用于食品制造。椰果的原料天然、生物合成过程温和、最终产物绿色,具有高持水量、高湿态,柔韧性、高原位反应活性等优异性能。在综述30多年来世界上微生物纤维素发酵制备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椰果发酵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选育得到高产四甲基吡嗪的功能微生物以提高酱香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Voges-Proskauer(V-P)反应实验、蛋白酶透明圈实验结合发酵实验从酱香大曲中筛选得到乙偶姻、蛋白酶和四甲基吡嗪产量高的微生物,并将其应用于酱香大曲模拟生产。经过V-P反应实验和蛋白酶透明圈实验从富集培养得到的微生物中初筛到6株高产乙偶姻和蛋白酶的微生物,再经发酵实验进一步筛选到1株四甲基吡嗪产量表现优异的微生物△JYF1,达到424 mg/L,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JYF1应用于酱香大曲模拟生产时,发酵产物中四甲基吡嗪产量可以达到65.51 mg/kg,还具有浓郁的酱香味。  相似文献   

14.
影响生姜蛋白酶稳定性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蛋白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巯基试剂、抗氧化剂、螯合剂、食品加工试剂对生姜蛋白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Cl,MnCl2,FeCl2,巯基乙醇、异抗坏血酸钠、EDTA二钠、蔗糖、NaCl对生姜蛋白酶有激活作用,尤其较低浓度的FeCl2对酶就有很强的激活作用,ZnSO4、CuSO4可抑制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是影响酱油品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探究盐对米曲霉代谢的影响机制以及米曲霉盐胁迫对酱油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转录组、蛋白组、物理化学分析和微生物多样性手段分析曲霉盐胁迫代谢机制、酱油品质和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0%盐胁迫对于米曲霉的糖代谢是有利的;通过酱油发酵试验发现,10%NaCl预发酵还可以提高蛋白酶活性,加快了酱油中氨基酸的形成;微生物群落定植也得到了加速。因此,米曲霉在低盐胁迫下对酱油品质和微生物群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生物进行的发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的非常普遍,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说人们日常中食用的面食,喝的啤酒,在调味品中的味精已经在医疗卫生事业中使用的药品等等,都有微生物的发酵。利用微生物发酵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程,而人们对于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发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发,本文对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于研究微生物食品的发酵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发酵食品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营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超声技术是一种非热处理技术,已被证实在食品中具有杀菌,提高活性产物产量,改变食物大分子性质等作用。目前缺乏超声技术在发酵食品处理中的系统性讨论。本文概述超声技术对不同发酵食品在发酵和贮藏中微生物以及发酵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超声对发酵食品的影响效果取决于超声处理参数、发酵食品自身特点和所含微生物种类。不同条件超声处理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结构、基因和代谢等机制,既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保证发酵食品安全性,也可以调控益生菌菌株活性,提高发酵食品营养价值。超声处理还能够提高发酵速率,缩短发酵时间,控制发酵过程,减少过度发酵,增加发酵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赋予发酵食品营养保健功效等作用。本文可为超声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及品质提升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八宝豆豉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的演替规律,并对3种蛋白酶活性进行动态监测,进而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建立优势菌属与蛋白酶活性的潜在关系。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八宝豆豉制曲过程中,细菌菌群多样性高于真菌菌群多样性,且发酵使得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从中共确定出9种优势微生物属(相对丰度>1%),包括6种优势细菌属和3种优势真菌属,且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主。蛋白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碱性和中性蛋白酶为制曲阶段的主要蛋白酶。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acillus、Asperg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以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这4种优势菌属与蛋白酶活性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其他优势微生物属均与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酵素食品微生物指标与主要功效酶及有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9):195-200
为了解不同原料自然发酵酵素食品中微生物组成,评价市售酵素食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主要功效酶活力和有机酸组成,对23份发酵期酵素样品进行酵母菌数、乳酸菌数和醋酸菌数测定,对4种市售酵素食品进行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微生物指标及蛋白酶、脂肪酶、α-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酵素中广泛存在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市售酵素食品的功效酶活力偏低,主要有机酸为草酸、苹果酸、乳酸和乙酸。结论:市售酵素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功效酶活力较低,与其宣传功效不符。该研究为了解酵素食品品质、正确看待酵素食品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谷胱甘肽是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解毒、预防糖尿病和癌症、抑制衰老、抑制艾滋病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和食品等行业,谷胱甘肽主要由微生物发酵产生。该文介绍了微生物生产谷胱甘肽的现状,综述了微生物生产谷胱甘肽过程中优良菌株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等提高谷胱甘肽产率的策略与措施,并对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微生物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