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遗技艺传承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探寻两者结合的策略和路径,在优化文创产品的同时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分析非遗技艺传承和文创产品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两者之间的融合。结论 文创设计师使用非遗元素时要把握好尺度,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宣扬,同时也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基于Kubelka-Munk单常数方程进行专色油墨三刺激匹配的计算机配色的实现原理,介绍了计算机配色的算法流程,以及配方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APP界面设计。方法分析优秀"非遗"类APP作品界面设计的特征,总结"非遗"类APP界面的交互方式及应用,概括APP界面设计中的信息架构和视觉表现方法及原则。结论将传统艺术语言与信息技术、数字艺术、移动终端平台融合,能最大程度地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开发、传承与创新。面向"非遗"传承创新的APP界面设计,应充分兼顾产品功能、用户体验与界面视觉效果的结合,传统元素融入界面设计不应只是"非遗"元素的堆砌,而要考虑如何通过有趣的交互传达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南京非遗"文化背景下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基于消费需求,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从现代审美与民族文化的视域下,剖析和凝练了"南京非遗"资源的视觉文化因子,并将其运用于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中。结论提出了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理念,为现代家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促进了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对德化窑瓷雕技艺进行活化与再生,更好地对德化窑瓷雕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方法 以德化窑瓷雕技艺为研究对象,将德化窑瓷雕技艺与现有的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结合,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德化窑瓷雕技艺活化与再生的具体内容。首先厘清德化窑瓷雕技艺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构建研究框架;其次在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德化窑瓷雕技艺中适用性的基础上,依据德化窑瓷雕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数据采集记录、数字知识转化、数字展示传播、数字形态再生四个维度对德化窑瓷雕技艺活化与再生展开具体研究。结论 其为德化窑瓷雕技艺主体及器物客体的数字化保护活化与创新再生增加新的内涵;也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项目)的有序传承、科学保护提供理论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非遗数字化传承中APP的创新设计进行整理与分类,结合其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用户粘度不足、形式创新不够、服务链缺失问题,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共享非遗与手工艺交易”的非遗类APP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旨在通过在线教育传播的方式传承非遗文化,为用户提供交流与交易的平台,实现非遗共享、非遗共创。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春节过后不久,各地都会传出一些“用工荒”的消息,当然今年也不例外,全国各地纷纷上演年后“用工荒”。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用工荒”的现象?在连续闹了好几年的“用工荒”之后,企业又该如何面对“用工荒”?本文认为,造成“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企业应该直面问题,不畏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这次机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网络化数字化电视行业及网络数字化电视技术迅猛的发展,而国家为了促使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尽快与世界水平接轨,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数字电视标准的草案,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正在朝着网络数字化的方向全速前进。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概念及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之上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非遗”研究多学科性的特点,不断深入理解“非遗”文化的意味,努力建立其与已有学术视角、知识体系的联系,探索公益广告研究和实践的新方法,并为“非遗”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方法 从艺术设计学、设计心理学、传播学视角出发,透过“非遗”元素在公益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表现,高度提炼“非遗”元素,与东方美学思想融合,运用创造性思维,丰富创作内涵,创新表现形式,结合作者长期践行的平面公益广告设计及“非遗进高校”创新教育方法进行论证。结果 “非遗”元素对公益广告设计和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公益广告设计的创新又反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结论 “非遗”元素为公益广告创意思维与表现形式带来了独出机杼的影响,提升公了益广告创新的高度,形成当下原创公益广告设计创新的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11.
数字印刷技术正日益成为当今印刷技术的主流和趋势,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数字印刷的技术构成、工作流程、与传统印刷的相互关系等,最后分析总结了数字印刷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印刷技术的发展,中国高等学校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原有的教育模式凸显出了技术滞后、教师缺乏专业实践及生产经验、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尚不能满足生产性实训要求等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根据现实变化,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创建校办实训工厂,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了信息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根据现有文献介绍信息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与智能标签、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的印刷包装防伪机理与应用案例;分析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与防伪结合的应用研究;然后介绍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中的应用研究;最后介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印刷包装防伪应用,拓展信息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上的应用领域。结果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市场的需求和人们防伪意识的增强,防伪技术的改进成为必然的选择。与印刷包装结合的新型防伪技术也将不断朝着智能化、大众化前进。结论随着高端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防伪的应用潜力巨大,信息防伪在印刷包装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4.
15.
16.
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喷墨打印技术、高精度喷涂装置、超细染料制备等技术、装备和原料的不断发展、更新,明显地加速了数字印刷的工业化和实用化。在2008年德鲁巴国际印展会(Drupa)上,数字印刷成为最大的亮点,而喷墨数字印刷更成为亮点中的亮点。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数字印刷和数字印刷技术,重点介绍了喷墨数字印刷技术和各种品牌的数字印刷机,并对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视频媒体内容的版权保护和安全认证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隐蔽、数字水印的原理,然后论述了数字水印的基本特点,最后探讨了视频水印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从印刷设计发展的宏观视角与电脑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微观视角着眼,重点阐述了手工设计向电脑辅助设计跨越发展的时代意义。通过辨证的方法,分析了印刷设计领域电脑数字化技术应用对社会经济的革新性,并对当代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电脑数字化工具及技术手段的利弊进行了审视和反思,揭示了创新性、艺术性与民族性等对现代印刷设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可控散斑打印技术实现纸弹性模量的非接触测试。方法由于纸是可打印材料,可利用打印机将设计制作的高质量散斑图打印在纸试样的标距两端,在单轴拉伸过程中,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试标距线应变,将应变值与拉伸机得到的应力值进行线性拟合,即可计算得到纸的弹性模量。结果利用文中方法测试定量为80 g/m~2牛皮纸的纵向弹性模量3个试件平均值为1900MPa。结论通过对模拟图像参数的合理设计,使纸张具有高质量的散斑图,并且印刷油墨对纸张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小。将提出的方法用于测量牛皮纸的弹性模量,3个试样的测量结果偏差很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