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涵盖设备、机床、计算机系统、智能传感器等多种类型。以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对标准的数字化和机器可读提出了内在要求。为了满足智能制造标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求,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和本体建模理论,本文提出了用于智能制造标准数字化转型的本体模型,包括类、属性、关系和规则库。在此基础上,通过在行业应用的典型示例,解释和验证了本文所提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军工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背景,通过分析军工数字化标准体系的内涵、作用,数字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标准体系建设需求,从对象范围、体系架构、结构形式、标准载体、开放程度等5个方面,研究提出了我国军工数字化标准建设的创新策略,为军工制造业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导电油墨的制备已成为加快印刷电子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符合生态理念的导电油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生态导电油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梳理,综述了生态导电油墨的研究现状、导电机理和应用方向。归纳出生态导电油墨主要可分为溶剂型和能量固化型两类,总结了生态导电油墨在智能包装中的应用,如:印刷柔性电池、电子交互包装、RFID标签、薄膜开关等,此类产品为包装在智能交互、信息追踪溯源、防伪防盗等方面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工业机器人是实现数字化无人工厂为特征的工业4.0基础设备,我国已连续四年销量全球第一.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行业蓬勃发展,但国内机器人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检测设备的发展却参差不齐.现就机器人整机性能检测与校准存在的问题、检测技术与仪器的现状、最新发展成果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陈思思  潘琪  苏萌  宋延林 《包装工程》2022,43(3):189-201
目的概述印刷芯片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开拓印刷技术的研究思路和应用场景,为印刷芯片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印刷材料、印刷方法和芯片应用3个方面介绍近年来印刷芯片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比各种印刷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特点,并且指出芯片印刷的发展方向。结果基于印刷方法在大面积制备、材料兼容性、绿色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印刷芯片在显示、能源、生物、智能包装等诸多方面快速发展,不过仍然面临高精度、规模化、功能集成方面的挑战。结论通过更好地调控印刷过程中液滴成型,构筑功能材料精细微纳结构,实现高精度器件与芯片全印刷制造。未来在实现智能、自动、互联化功能芯片制造的同时,发展绿色可持续印刷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历程以及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提出中国发展智能制造不能走西方"串联式"发展道路,必须采取"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推进"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三个范式同步发展,在大力推广、应用和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制造的同时,加快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探索、研究,引领和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饶江  何邦贵  陈芳锐  夏家良 《包装工程》2021,42(19):232-242
目的 分析柔性电子和柔性基底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景,为促进智能包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先从柔性基底材料入手,梳理常见基底材料性能;再综述柔性电子器件集成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的集成技术,并讨论其在包装上的应用.结论 具有较好柔韧性和降解性的纸基可作为柔性电子集成的基底材料,结合柔性印刷电子技术和传统硅基电子技术的优势,将柔性电子器件通过蛇形互联结构集成并封装在柔性基底上,从而制备集成可拉伸的微系统,且随着新型印刷电子材料、印刷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柔性电子器件集成于柔性基底上并应用于包装将成为一大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综述印刷装备振动噪声特性及其在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当前学术界对印刷装备振动噪声特性的认知情况,包括印刷企业噪声危害、印刷装备结构振动特性、印刷机噪声辐射,以及基于结构振动及噪声辐射的印刷装备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结果 目前对印刷装备的结构及声辐射特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系统地对印刷设备的声振特性进行分析,针对印刷设备的降噪技术尚未起步。探讨印刷装备声振特性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及开展印刷装备降噪技术,以及推进印刷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发展。结论 针对印刷机结构声振机理的研究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该项研究会成为印刷装备降噪技术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的印刷涂布业都是在高原材料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下粗放式发展,这严重造成了环境质量恶化、资源高度缺乏,随着社会各界对节能环保的强烈呼吁,印刷涂布业毫无疑问,要为环境保护,要为社会尽他应尽的责任。本文首先阐述了印刷涂布设备的污染现状,结合本单位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基础和研究基础,然后详细的介绍了本单位在印刷涂布设备干燥系统辅助设计软件、基于最佳工艺参数的印刷涂布设备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印刷涂布设备干燥系统检测实验室建设三个方面做出的工作及相关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包装》2008,(3):11
南京城联印刷设备有限公司以其自主研发的具有软件著作权的CIP4印刷数字化流程管理软件作为CIP4印刷数字化流程平台,以CTP的新型制版技术作为印前和印刷联接的纽带,在华光精工设备有限公司的HGPERFORMER 66胶印机产品上实现了数字化印刷。带有CIP4数字接口的HG—PERFORMER 66四色印刷机,通过网络读取服务器上的由印前电子文档生成的带有标准的墨键分区数据和墨斗辊转角值的PPF或JDF文档,自动完成印刷机所有色组的墨键分区数据和墨斗辊转角值设置,  相似文献   

11.
张冬娟  唐万有  陈丽 《包装工程》2013,34(13):109-111,127
介绍了当前科技发展形势下,国内外知名色彩管理公司的智能化印刷品质量检测系统PressSIGN 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别从智能化生产、印刷密度控制、CTP 曲线补偿、支持多种国际印刷标准、支持干湿印刷品、自动生成颜色控制条等方面,论述了基于密度检测和色度检测的全方位印检系统PressSIGN 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工业4.0与智能机械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戴宏民  戴佩华 《包装工程》2016,37(19):206-211
目的探讨智能机械厂的构成和主要运作系统。方法在分析工业4.0的生产智能化特征和智能制造、智能工厂两大核心目标,以及智能工厂应具备数据、互联、集成、转型四大特点的基础上,对机械厂向智能工厂转变的必要性,智能机械厂的构成和主要运作系统,智能机械厂的运行流程进行分析和探索。结论智能机械厂应通过建立信息物理系统CPS建成覆盖全厂空间的智能网络;智能机械厂的智能化运作可划分为智能订货及支付、远程产品开发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等系统;工业4.0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机械厂向智能工厂转变应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增材制造技术自问世以来成为拓展多学科发展、实现多学科研究融合以及联结材料与产品的关键性技术,该技术颠覆了传统加工设计和制造理念,同时也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方法。智能材料是对环境具有感知、可响应、自修复和自适应的一类材料。将智能材料与增材制造技术有机结合,可实现具有感受外部刺激或环境激活的三维智能器件的一体化制造。智能材料增材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性化医疗、柔性电子和软体机器人等领域。本文对增材制造中所涉及的智能材料进行综述,介绍通过增材制造方法对金属类、高分子类和陶瓷类智能材料所带来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增材制造技术作为实现设计、材料和结构有机融合的有效手段,将成为推动智能材料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Gravure‐printed colour indicators on common nylon/polyethylene (Ny/PE) films were newly developed for kimchi (fermented vegetable products in Korea) packaging to examine the degree of fermentation of such products non‐destructively during distribution and sale. A printing ink consisting of Ca(OH)2 as a CO2 absorbent, bromocresol purple (BP) or methyl red (MR) as a chemical dye, and a mixture of polyurethane and polyester dissolved in organic solvents as a binding medium, was applied on Ny films by the gravure process and then laminated with PE films to form the printed indicator. During storage at 0, 10, 20°C, kimchi fermentation was assessed for titratable acidity (TA), and the colour of the indicators was determined as Hunter values and expressed as total colour difference (TCD). Although TCD value of the BP type indicator was sligh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MR type, colour changes in both the types of indicator correlated well to TA values of kimchi.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avure‐printed colour indicators have great potential as an intelligent packag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ripeness of commercial kimchi product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实现饮料易拉罐拉环背部激光打码的自动化,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易拉罐罐盖图像识别新方法。方法首先搭建一套易拉罐盖激光自动打码机,基于所搭建的实验系统,利用CCD相机实时采集罐盖图像。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灰度增强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遗传算法的罐盖图像阈值分割新方法,分析、确定算法的关键参数(个体数目、交叉率、变异率等),由此得到罐盖的二值化图像,并对算法处理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遗传算法经过约15代的迭代计算,能够收敛,获取到最优的图像阈值,整个算法的运行时间约30 ms,最终的图像精度约为7.9 pixel。结论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阈值分割实时性好,分割后的图像精度高,与传统的Ostu阈值分割法相比,得到的信息更加丰厚,能抑制光线不均所造成的图像干扰。同时对遗传算法阈值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了sobel边缘检测,得到了清晰的罐盖边缘,为激光打码的准确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的生成技术在三维形态和产品设计中尚没有被成熟应用.3D打印可以快速实现产品设计,有助于智能设计的形态和效果评估.希望通过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结合3D打印技术的快速输出,形成短线智能设计新模式.方法 先构建生成数据库,利用三维形状数据训练生成模型,将短时间内形成的大量的立体产品形态交给设计师进一步优化,最终经过格式转换,优化网格并渲染,再由3D打印输出.结论 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推动人机融合创意,提高设计方案的丰富程度,并且启发设计师更多的形态创意.3D打印输出的便捷性有助于提升设计效率,实现短线智能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7.
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世勤 《影像技术》2009,21(3):3-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喷墨打印技术、高精度喷涂装置、超细染料制备等技术、装备和原料的不断发展、更新,明显地加速了数字印刷的工业化和实用化。在2008年德鲁巴国际印展会(Drupa)上,数字印刷成为最大的亮点,而喷墨数字印刷更成为亮点中的亮点。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数字印刷和数字印刷技术,重点介绍了喷墨数字印刷技术和各种品牌的数字印刷机,并对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印刷技术冲击下,看胶印版材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明 《影像技术》2010,22(2):26-32,33-38
目前,在一般照相领域内,数码照相机已经基本上取代传统的照相机和胶片;在印刷行业中,已经新出现了各种不用胶片的数字印刷技术,甚至不用印刷版材。本文通过对于2009年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的综述,展望今后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认为面临数字印刷技术的挑战,印刷工艺主要还是采用胶版印刷,版材则用PS版;CTP设备和版材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广CTP技术的应用范围,传统的印刷胶片市场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胶版印刷,即平面印刷,其印版上需印刷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处于印版的同一平面上,利用水、墨平衡的原理实施印刷作业。实际印刷时,印版上不但要不断地沾补新的印墨,而且要不断注补新的润版液,在印版的空白部分保持良好的亲水性,防止油墨向空白部分扩散,保证印刷时印版上的水、墨平衡,达到良好的印刷质量。本文系统地介绍此印版润版液的作用、成分、功能、特性和实际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列举市场上常见的润版液产品的品牌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生产知识和生产工艺的可用性问题,由于饱和的市场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速度作为竞争的中心因素被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另外,因产品多样化以及用户对服务所提出的相应要求而产生压力,它使得具体用户订单的生产在准备阶段的风险加大。其发展结果表明,人们无法继续保持对生产大纲及后置生产决策的可计划性。工厂越发成为以不同特征出现的服务者,即作为应急供应商、研究和检测机构、知识的供应商以及培训机构。生产流程的可计划性越来越小,这就要求在自行组织的范围内进行优化。人们必须建立这样的过程,即在这些过程中各种自行组织的流程能够随时根据用户的不同愿望进行调整。本文给工厂指出了一条由传统的生产者走向成为服务者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