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半月水事     
<正>国务院批复黄河防御洪水方案近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防御洪水方案》。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其洪水防御关系全流域及黄淮海平原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多座重要城市,铁路、公路、油气等重要基础设施。1985年国务院批转《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国发[1985]79号)中,对黄河防御特大洪水作出了安排,在历年黄河防御洪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黄河防洪工程体系逐步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取得长足进展,防洪减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成立了新的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其工作范围从黄河中下游4省扩展到全流域,职能从以防洪为主扩展为防汛抗旱一体化。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2.
对于重庆市,当前,洪涝灾害仍然是心腹之患,干旱缺水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防洪抗旱减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重庆市历来高度重视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在加强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洪抗旱组织领导、防御预案、监测预警、调度指挥、应急保障等水旱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洪水管理,实行全面抗旱,大力提高了防汛抗旱现代化水平,增强了防洪抗旱综合能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利》2011,(5):25-26
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基本建成四个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和保障能力薄弱的局面。一要慕本建成功能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长江、汉江综合防洪能力分别达到防御1954年型、1935年型洪水标准。主要支流、规划内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和重点湖泊防洪能力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河北人民除水害、兴水利,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规划计划处充分发挥规划计划龙头和引领作用,在防洪减灾保安、城乡供水保障、水环境保护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水利基础地位日益增强,水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1.规划龙头作用显著增强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经济活  相似文献   

5.
蔺鑫  濮维祥  赵威 《江淮水利科技》2022,17(6):1-3,14
为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支撑皖北地区加快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以地区发展实际结合防洪减灾、供水保障等需求综合分析的方法,介绍了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和水利基础设施概况,从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水利信息化等方面分析了皖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畅通骨干防洪通道,增强洪水调蓄能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高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重大引调水工程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保障乡村振兴用水需求,实施水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超采治理,保障河湖生态环境需水,完善水网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孪生流域等工程措施建议,为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水利工作者利用水利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手段空前提高了北京防御和控制洪水的能力,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保证了汛期城市运行安全.但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增长及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对北京防洪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安全迎汛、防洪减灾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减灾中心)成立于2002年,长期致力于防洪抗旱减灾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防洪减灾领域一支举足轻重的科研力量.总结了减灾中心在防洪减灾国家战略、洪水运动及致灾机理、洪水预测预报、洪水调度、洪水损失评估、防汛决策支持、工程抢险技术等方面理论及技术取得的学术成果,有效支撑了行业防洪...  相似文献   

8.
水利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千秋伟业,是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水电行业是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体现一个国家水利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我国自然灾害频繁,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已经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因而如何抗灾、减灾、变水害为水利是摆在每一个水利人面前的沉重话题.2000年是我国异乎寻常的一年,展望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为此,水利建设必须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全面提高防洪保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综合能力,努…  相似文献   

9.
水利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千秋伟业,是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水电行业是水利发展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体现一个国家水利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我国自然灾害频繁,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已经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因而如何抗灾和减灾、变水害为水利是摆在每一个水利人面前的沉重话题.2000年是我国异乎寻常的一年,展望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水利建设任重而道远.为此,水利建设必须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全面提高防洪保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综合能力,努…  相似文献   

10.
李开峰  戴飞 《治淮》2016,(4):7-8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防洪抗旱减灾非工程措施,是水利信息化的龙头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国防汛抗旱新形势和新要求,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7月批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概算》,2014年5月工程开工建设,总工期4  相似文献   

11.
湾沚区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是防汛抗旱的重要手段,为防汛抗旱的决策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对湾沚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背景、需求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为导向,针对湾沚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监测体系、预警平台、终端服务、运维机制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历史旱涝变化规律对于区域综合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海河流域的旱涝灾害文献记录和旱涝等级资料为基础,重建过去500a区域综合旱涝指数序列,探讨海河流域1470年-2000年旱涝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海河流域旱涝灾害的频发期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呈现出"旱-涝-旱"波动。从16世纪初期开始由洪涝转向干旱,并于17世纪初期达到顶点;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海河再次进入相对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时期,其中19世纪初期处在最低值,到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域再次进入相对干旱的时期,且干旱的严重程度逐年增加。同时,研究区存在2.5a、9.8a、18.6a、31.3a、83.50a、125.3a和167.0a等旱涝周期性过程。  相似文献   

13.
郭志高 《中国水利》2006,(19):12-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湖北省的防汛抗旱能力在防洪工程现状、农业和农村抗灾组织能力、水生态和水环境、水利非工程措施四个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今后湖北省防汛抗旱工作将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营造防洪保安、抗旱用水、减灾服务、信息化支撑“四个环境”,全面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1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效应对了长江上游区域性较大洪水,成功应对了金沙江、雅鲁藏布江4次堰塞湖险情,特别是全力做好了“11·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险情应急处置工作,展现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目前长江流域防洪抗旱减灾工程体系已初步形成,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流域水库群逐步建成并投入运行,流域防汛抗旱能力有所提高,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不相适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将着力从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综合调度、强化监督管理、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协调配合等5个方面下功夫,全力做好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确保流域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岩溶区1900-2012年旱涝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00-2012年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历史资料为研究依据,通过频次、年份的分析,直观呈现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次分布图。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特点进行总结可知,该区旱灾发生频率非常高,洪涝灾害以暴雨洪水和岩溶洼地内涝的形式年年不断。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岩溶地形地貌比较发育。推测该区旱涝灾害的发生除了降水量的影响,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依据近500年洪旱等级数据,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频率统计、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空间分析方法,评估了研究区近500年洪旱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洪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近年来趋向干旱发展。各子区域的年际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突变时段差别较大。洪旱灾害发生周期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19世纪后半叶以来洪旱灾害频繁。研究结果对于防灾减灾、灾害预测、工程建设以及相关研究等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梅锦山 《中国水利》2010,(20):17-19,25
受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水旱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现代防洪体系建设,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工程体系、管理模式、法律法规以及防洪规划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在总结以往防洪规划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防洪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水旱灾害管理的战略需求与治水方略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今防洪抗旱减灾形势的分析,总结了国外推进水旱灾害管理的主要特点与趋向,提出我国加强水旱灾害管理的战略需求,并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讨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治水方略.研究认为,我国的治水方略必须克服期望靠短期高投入一举消除水患的倾向,以及克服盲目照搬他国"最新理念"的倾向;在治水方略的制定与技术方案的选择上,必须因地制宜,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最后提出,治水方略的调整应综合考虑防洪抗旱与环境保育的需求;水旱灾害风险管理需把握适度,要重点关注减灾管理.  相似文献   

19.
近60年中国典型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我国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60 a来的典型洪水灾害事件及防洪减灾对策,认为我国洪水灾害的基本特征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体现出洪水多样性更突出、人类活动影响增强、高坝溃决风险加大及山洪灾害日益突显等新特点和新变化。提出了防洪减灾对策:①切实更新防洪减灾理念,加快向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的新型防洪减灾模式转变;②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努力提高气象和水文预报精度;③整合各类防洪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行科学调度,动态控制水库汛限水位;④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流域开发行为,坚决打击侵占河道与蓄滞洪区的非法行为;⑤强化高坝大库溃决的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科学管理和运行,建立风险规避机制;⑥加大山洪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防洪预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关键技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结合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所面临的自然社会双重胁迫因素和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总结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院以来围绕小流域暴雨洪水规律、分析计算方法、防洪减灾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所完成的创新成果基础上,阐述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总体思路、理论技术体系和防御模式。重点论述小流域下垫面特征及产汇流特性、缺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规律、新一代缺资料小流域产汇流模型及分布式水文模型、预警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理论、小流域山洪灾害动态预报预警技术、全国山洪灾害小流域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