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咽糖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6种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色谱柱(2.1 mm×150 mm, 1.8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5℃。结果 6种成分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6种成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77%~104.37%,相对标准偏差为0.28%~1.86%。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实验符合要求,结果准确、稳定,适用于同时测定清咽糖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烘焙温度、时间及基质pH值对咖啡绿原酸的影响,采用小粒生咖啡豆进行不同程度的烘焙实验,分析不同烘焙温度和时间下pH值、质量损失率、水分质量分数、新绿原酸含量、绿原酸含量、隐绿原酸含量及3种异绿原酸异构体的变化情况,并建立绿原酸降解动力学模型,采用化学反应模型验证绿原酸单体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烘焙咖啡中水分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3.
从冲泡温度、 冲泡时间、 料水比以及冲泡次数4 个因素出发, 以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的绿原酸溶出量为依据,优化咖啡果皮茶的冲泡条件,并与咖啡豆进行对比分析及感官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以冲泡温度90 ℃、冲泡时间9 min、料水比1∶120(g/mL)得到的咖啡果皮茶中绿原酸溶出量最高,而且单次冲泡绿原酸提取率可达95%以上。此外,咖啡果皮茶绿原酸溶出量与常见咖啡产品差异不大,同时具有口感较好以及汤色明亮清澈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咖啡中同时测定5-咖啡酰奎宁酸、3-咖啡酰奎宁酸、4-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6种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以及测定产自云南普洱的铁皮卡品种咖啡在不同烘焙风味下的绿原酸含量规律。方法样品经纯水超声提取2次,过滤后供HPLC测定,采用甲醇(A)和0.1%磷酸(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C18柱进行分离,光电二极管阵列(photo-diode array,PDA)检测器最终检测。结果本方法在1 h内完成了6种绿原酸的分离分析。6种绿原酸在0.10~10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5~0.10 mg/kg,定量限为0.18~0.29 mg/kg。在2000、5000、10000 mg/kg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6.3%~104.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58%~2.10%之间(n=6)。在生咖啡豆中总绿原酸含量最高,意式烘焙(23 min,250℃)最低,5-咖啡酰奎宁酸、4-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这3种绿原酸在生咖啡豆到极轻度烘焙(12 min,230℃)这个阶段,含量逐渐上升并达到含量最高,由极轻度烘焙(12 min,230℃)到意式烘焙(23min,250℃)含量逐渐降低,而3-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3种绿原酸从生咖啡豆至意式烘焙(23 min,250℃)都呈下降趋势。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测定绿原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咖啡的苦味可直接影响咖啡品质和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度。苦味的产生源自味觉细胞的苦味受体家族TAS2Rs对苦味物质的感知。咖啡苦味主要来自生物碱、绿原酸烘焙产物及美拉德反应产物等,生物碱是咖啡生豆中的主要苦味物质,绿原酸烘焙产物及美拉德反应产物是烘焙咖啡风味的重要组成成分。目前咖啡中新的苦味物质鉴定主要采用理化仪器分析与感官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本文根据苦味产生的生化原因,归纳了咖啡苦味物质的产生途径、感官特性、理化鉴定方法及苦味对咖啡偏好度产生的影响,为咖啡产品质量控制及烘焙工艺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究烘焙程度对10支不同产地(产地一:云南,产地二:非洲,产地三:美洲)卡蒂姆咖啡豆中7种绿原酸化合物含量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豆和烘焙豆中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和5-阿魏酰奎宁酸含量。经响应面法优化7种绿原酸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00 mL 0.1%磷酸溶液沸水浴提取30 min,7种绿原酸化合物在2~1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4,方法检出限0.005~0.500 mg/g,定量限0.02~2.00 mg/g,咖啡生豆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5-阿魏酰奎宁酸。随着烘焙程度增加,绿原酸和5-阿魏酰奎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异绿原酸A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绿原酸、5-阿魏酰奎宁酸的降解速度与其余5种绿原酸相比,较为稳定。通过对不同烘焙程度下7种绿原酸化合物含量变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针对咖啡绿原酸功效成分进行评价,为咖啡烘焙和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微量α-淀粉酶抑制剂体外活性检测模型,并以此模型研究了甜叶菊毛状根绿原酸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效果及其动力学特征。优化后的α-淀粉酶抑制剂活性检测模型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1.25 U/m L,底物浓度范围为0.056 mg/mL,反应时间为30 min。以此模型检测了由ACCC10060、R1601、A4三种发根农杆菌所诱导的甜叶菊毛状根总绿原酸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发现三者均对α-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2.43、18.31和21.08 mg/m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ACCC10060所诱导的甜叶菊毛状根的总绿原酸提物主要含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三种成分,含量分别为6.88、19.90和1.50 mg/g。酶抑制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该三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均对α-淀粉酶有较强抑制作用,以该三种绿原酸标品复配模拟毛状根总绿原酸提取物,发现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与总绿原酸提取物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甜叶菊毛状根绿原酸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可利用该毛状根生产以绿原酸类物质为主要活性成分的餐后血糖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咖啡以其独特的风味口感以及生理活性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食品类商品之一。咖啡的生理活性主要来自于咖啡中的咖啡因、绿原酸以及类黑精等功能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醒脑提神、抗忧郁、抗氧化、抗菌以及预防癌症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因此,咖啡中功能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分析检测以及其安全性评价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咖啡中功能性成分咖啡因、绿原酸和类黑精的分离检测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咖啡中功能性成分的分离分析以及科学使用提供前沿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南平烟区翠碧一号、云烟87和K326三个品种间烟叶多酚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了邵武、光泽、蒲城、建阳和武夷山等5个县(市、区)初烤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测定了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山奈酚葡萄糖苷等6种物质含量,分析其在品种间的差异及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和芸香苷是烟叶中两种最主要的多酚化合物,莨菪亭含量最低。翠碧一号的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山奈酚葡萄糖苷及多酚总量的含量高于K326和云烟87。C3F等级烟叶中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和多酚总量高于B2F。随着烟草中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的增加,烟气的香气质、杂气、余味、回甜感等指标趋好。香气量和杂气是影响透发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且香气量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微量α-淀粉酶抑制剂体外活性检测模型,并以此模型研究了甜叶菊毛状根绿原酸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效果及其动力学特征。优化后的α-淀粉酶抑制剂活性检测模型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1.25 U/m L,底物浓度范围为0.05~6 mg/mL,反应时间为30 min。以此模型检测了由ACCC10060、R1601、A4三种发根农杆菌所诱导的甜叶菊毛状根总绿原酸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发现三者均对α-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2.43、18.31和21.08 mg/m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ACCC10060所诱导的甜叶菊毛状根的总绿原酸提物主要含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三种成分,含量分别为6.88、19.90和1.50 mg/g。酶抑制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该三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均对α-淀粉酶有较强抑制作用,以该三种绿原酸标品复配模拟毛状根总绿原酸提取物,发现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与总绿原酸提取物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甜叶菊毛状根绿原酸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可利用该毛状根生产以绿原酸类物质为主要活性成分的餐后血糖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焙炒条件对咖啡风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产的两种咖啡豆为分析对象.研究了焙烤过程中咖啡抽提液一些成分的变化以及对咖啡香气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在焙烤过程中葫芦巴碱、绿原酸、烟酸、咖啡因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绿原酸/咖啡因比率与色度值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越南Robusta咖啡生豆为原料,采用水提方法提取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料水比、提取温度、p H、提取时间等提取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咖啡生豆水提绿原酸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20、提取温度为81℃,提取时间为60 min,p H为3.6,绿原酸提取得率为3.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海南苦丁茶主要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其品质评价和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海南产苦丁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特征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海南产苦丁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和粗脂肪;其常量与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以Mg、Ca和Mn含量相对较高。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合理均衡。通过HPLC-MS从70%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新绿原酸(5-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3-咖啡酰奎宁酸)、隐绿原酸(4-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6种酚类物质。结论海南产苦丁茶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咖啡豆中咖啡因与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文静 《广西轻工业》2010,26(1):1-2,112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所含活性成分咖啡因和绿原酸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其提取和应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咖啡豆中绿原酸和咖啡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取与纯化、生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从咖啡豆中进行咖啡因与绿原酸的提取与应用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在很多人眼中,咖啡是舶来食品,喝咖啡也是西方的习惯。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喝咖啡了。有说法称,喝咖啡能降血糖,这让很多糖尿病人跃跃欲试。喝咖啡对糖尿病真的有好处吗?咖啡对健康有益咖啡是咖啡豆的提取物,其中的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多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奎宁酸等)、生物碱类化合物(如咖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咖啡中化学组分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7种不同产区咖啡豆的蛋白质、还原糖、绿原酸、葫芦巴碱和咖啡因含量以及咖啡液pH,分析这些组分含量的多少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检验,咖啡感官评分高低与咖啡因含量和葫芦巴碱含量的线性相关性具有显著性,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5和r=0.366。同时咖啡感官好的风味品质与咖啡因损失量(r=0.897)、葫芦巴碱损失量(r=0.848)、绿原酸损失量(r=0.933)、还原糖损失量(r=0.713)正相关性均为极显著,与蛋白质损失量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另外,7种不同产区咖啡豆,不同烘焙程度和不同品种咖啡间pH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咖啡的抗氧化性,该研究将绿原酸添加到咖啡中并进行小鼠抗氧化实验,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VC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采用D-半乳糖灌胃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组间体质量和血常规中白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绿原酸中剂量组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含量、中性粒细胞数(granulocyte,GRA)、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咖啡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绿原酸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MCH、GRA、肝脏MDA 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 活性、GSH-Px 活性、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添加绿原酸的咖啡对于D-半乳糖干预所致的小鼠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同时测定甜叶菊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3种化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并测定了3种化合物在根、茎、叶中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0.2%醋酸(A)和甲醇(B),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40℃,洗脱条件为0~10 min 70%A;10~15 min 70%A-45%A;15~25 min 45%A,25~26 min 45%A-70%A;26~30 min 70%A。在此条件下,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50~285.00、9.25~277.50、9.75~292。50μg/mL且在此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加标回收率介于96.42%~101.18%。从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超声提取时间3因素优化绿原酸提取条件,最佳条件为70%乙醇在料液比1:25的条件下超声提取60 min。对甜叶菊根、茎、叶中上述3种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甜叶菊根、茎、叶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59~7.56、2.43~23.92、1.12~21.21 mg/g。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甜叶菊中3种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带二极管矩阵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分析苦丁茶冬青苦丁茶与绿茶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它们的色谱峰图呈现明显的不一致,说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不同于绿茶。利用半制备型HPLC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了5种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分析,将5种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酪醇葡萄糖苷、绿原酸、4,5-O-二咖啡酰奎尼酸、3,5-O-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4-O-二咖啡酰奎尼酸。因此,认为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多酚类化合物为绿原酸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20.
日本UCC上岛咖啡株式会社,对咖啡豆中含有的绿原酸类对糖类降解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1)脱咖啡因咖啡豆抽出物的糖类降解酶抑制活性脱咖啡因咖啡豆抽出物中所含的绿原酸类,对于糖类降解酶麦芽糖、蔗糖酶及α-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