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与美国社会的消费模式,即当代美国社会消费的异化现象有直接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兴起了消费热,之后人们的观念随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清教思想强调的克制勤俭变为现代注重欲望、张扬和享乐.异化侵入了消费领域,对这场金融海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分析了美国社会消费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反恩在这场金融海啸中对消费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存在消费异化现象,表现为盲目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以及公款消费.它们对社会造成危害,应从伦理道德上加以调节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加速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盘剥和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不仅导致了生态危机,同时也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危机,从而威胁人的生存。而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和"生产逻辑"却无法解决生态危机。为了摆脱生态危机,从宏观层面来说,必须用先进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微观层面来说,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重建更少与更好之间的联系,确立"更少但更好"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此外还必须消除异化劳动。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的"破茧而出",既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反省",也是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客观要求,因而低碳经济内在地包含着自然界对人类的道德诉求。这种道德诉求具体体现为低碳经济对生产性消费主体、公共消费主体和生活消费主体的道德诉求。各类消费主体把低碳消费看做是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持续地满足低碳经济的道德诉求,是遏制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减缓资源能源快速枯竭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5.
“消费社会”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阐述了西方消费社会的享乐主义、符号象征性、奢侈性、背离实际需要等特征,分析了消费主义在中国的蔓延对国人价值观带来的影响,为中国消费社会中人的价值观重建提供了可资选择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富人的消费在中国越来越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为框架,对比中西方富人的消费行为,得出中国富人消费处于一个低层次阶段,富人消费弹性过大,揭示了其对宏观国民经济运行的巨大隐患,分析了其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在于社会的转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入手,对消费主义与符号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了消费主义极端符号消费下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而对其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8.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时尚性和娱乐性使其与青年文化消费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契合.在现代商业社会,电影以偶像消费和情感消费的方式成为青年文化消费的内容.中国年轻一代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消费能力,基于电影与青年文化消费之间的联系,利用青年文化消费拉动电影市场,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消费活动是人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行为,是人的生命存在和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现代社会,为了实现资本的增殖,在扩大再生产的同时想尽办法来扩大人们的消费。消费主义盛行,异化消费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障碍。应该大力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炫耀式消费、符号消费、人际交往消费三种消费心理分析奢侈品消费行为.认为“中国式”特色的奢侈品消费是我国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产物,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在奢侈品消费市场方兴未艾的同时,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创造我国的奢侈品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可持续消费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文章从社会化视角对这一问题予以分析,力求找出产生此问题的社会化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其解决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消费现象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观、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出发,分析了中国消费的现状,提出了立足消费文化建设,提倡适度消费、多元消费、健康消费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对经济活跃、消费积极的慈溪城镇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慈溪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现状,揭示了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出从提高低碳消费意识、转变当地消费观念、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实行情景结构变革、加强宣传教育实效等路径干预慈溪城镇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研究成果预期为低碳消费行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出发,分析消费模式转变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指出我国当前的消费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来代替现有的消费模式。最后,提出了推进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的制度支持、财政税收调节以及科学技术保障三大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学角度对嫉妒情绪进行研究,认为消费外部性是嫉妒的起因.消费外部性使个体在消费的效用上相互影响,即个体的效用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消费水平,还取决于其他个体的消费水平.同时,利用消费效用函数,分析嫉妒者的行为,以及被嫉妒者对嫉妒行为的应对策略.研究结论表明:如果社会消费水平相差较小,嫉妒者产生良性的嫉妒情绪,社会达到“和平”均衡;如果社会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嫉妒者会产生恶性的嫉妒情绪,社会达到“约束消费”或“忍受破坏”均衡.  相似文献   

16.
预付式消费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消费方式,一经出现便快速兴起.但是,在预付消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争议问题,从而使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消费者也难以进行维权.基于此,首先分析预付式消费的特征,然后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为预付式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供应链是消费体验产生的一种客观环境.在理解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及其消费体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指出迎合消费体验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受到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对于消费体验的认知水平、信息溯源实现能力、信息系统完善程度、上游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标准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应做出针对性改进,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服务质量,优化消费体验,增强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手机作为人们重要的通讯工具,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手机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问题,甚至大大加剧了人被异化的程度.为此,在分析手机对人异化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手机异化问题的对策:加强人的主体性意识;注重人的独立性的培养;兼顾传统的交流方式;健康使用手机;手机开发商致力于手机使用的安全和市场的净化;重拾兴趣爱好,充实生活.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发达工业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异化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中,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阿格尔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现象的批判就相当尖锐而深刻。他们的批判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消费主义现状以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认识和反思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广东和广西两省区为例,分析和比较两省区能源消费和工业增长现状,研究发现,两省区能源消费与工业增长之间表现出密切关系,两省区的工业增长都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并且工业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正效应。工业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导致能源消费迅速增加。为此,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解决能源消费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