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边缘话题。而对于康德的幸福观,人们往往有一个比较刻板的印象,认为康德仅仅把幸福当作道德的障碍加以清除。但事实上,这并非一种简单的清除。康德把幸福分为三个层次并分别加以否定在外部的否定中,作为感性快适的福,自身幸福和永福分别被悬置以保证道德的纯粹,在内部的否定中,幸福概念本身从最低层次向最高的层次逐步生长。康德对幸福的否定就是对幸福的安置,借此幸福与道德摆脱了彼此之间的紧密捆绑。  相似文献   

2.
动机论和效果论是道德评价的两大主流.分析道德动机论的形成背景、内涵以及康德的道德动机论的特点,从康德是否为唯动机论者、康德的动机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等方面探讨康德道德动机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幸福与德性、至善、快乐的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他们都强调把幸福建立在德性之上,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个体幸福与公共幸福相结合,强调用理性约束快乐欲望,认为人的幸福在于符合德性的实践活动。善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人们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获得幸福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的思想家不断地探索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德性幸福观。在此通过对德性及幸福的意涵,德性、幸福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予以论述,主张德性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品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幸福观。  相似文献   

5.
道德运气概念有理由继续维系于康德式的道德责任观念,至少应该与后者保持某种连续性。本文引用威廉斯.康德t罗尔斯等哲学家的思想做理论的辩证,从道德运气、道德责任、公平三者相联系的事例中予以论述,思考了当代道德哲学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制度伦理、道德伦理与公民伦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社会里家国同构,导致私德发达,公德欠缺.我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与国家分离,社会伦理分化为面向公共领域的制度伦理和面向私人领域的德性伦理.由于制度伦理的缺失,扭曲公民意志,造成社会道德失范.德性伦理高于制度伦理,但在重建我国社会道德伦理和培养公民精神时,制度伦理建设必须先于德性伦理建设,进而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上,通常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称为德性主义,也将西方自苏格拉底开创,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集大成的伦理思想称为德性主义.但是,中西方德性主义伦理学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德性的理解是不同的,并且这种不同直接导致对如何成就德性这一问题的理解差异.因此,对中西方德性主义道德教育观进行比较,寻找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文章立足于一种客观的学术立场,以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西方德性主义道德教育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德性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异同,德性教育具有四大优势。德性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通过激发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通过搭建知与行的桥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通过培育道德精神,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9.
康德所谓绝对命令是指主体无条件地服从义务以实现道德价值的道德律令。本文论述了绝对命令的双向实践理路:意志自律——绝对命令的我向规定;“以人为目的”——绝对命令的外向要求;理性幸福——绝对命令的价值指归。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道德的构建应该立足于现实的中国道德国情。借鉴西方伦理思想中规则与德性的关系,对社会主义道德构建的层次性加以把握,并着力彰显德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德性教育旨在培育人的德性品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更具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德性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素养,培育他们的道德理想,提升其精神境界。高校要充分把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紧扣时代脉搏,回归生活世界,在理论方法、实践过程、载体选择上不断创新,加强青年教师德性教育,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阿奎那构想了"上帝"的"典范德性"和尘世的"人类德性",前者是后者永不可超越的楷模,是人性向"善"的缘由和方向。人类以"中道德性"为原则,激起意志自由选择的功能,践行着"信"、"望"和"爱"三种"神学德性"修养,终极幸福的关怀就会在"完满德性"中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斯蒂芬·达沃尔在其近著中采用第二人称视角为道德诸概念奠基。他不满于第一和第三人称的视角,并吸取康德和当代康德主义者们的成果,对之进行修正,将道德奠基在一个第二人称概念圈之上。文章试图分析达沃尔以此奠定道德概念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感是内在德性发生的重要条件,德性培养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主体意识的确立有利于良好的德性情感和内在德性形成,道德教育的目的正是在主体内在德性的不断提高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阿奎那构想了"上帝"的"典范德性"和尘世的"人类德性",前者是后者永不可超越的楷模,是人性向"善"的缘由和方向。人类以"中道德性"为原则,激起意志自由选择的功能,践行着"信"、"望"和"爱"三种"神学德性"修养,终极幸福的关怀就会在"完满德性"中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为道德寻找根基的过程中,卢梭返身内求于人的自然天性,寻觅出“自爱心“、“怜悯心“、“良心“等善良情感作为道德的自然性基础,由此扩展、演化出世间的道德原则,成就人的德性.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中国传统诚信观中的"诚信"与"诚信道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传统诚信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视和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诚对信的根本制约关系、重视和要求对善的不懈追求.它有利于现代社会伦理德性的体现,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的实践和道德人格因素的形成.诚实信用准则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和当代价值,是构建新型的社会公德价值体系的重要柱石,诚信道德在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德性具有层次性是高校德育生活中的客观事实,它包括道德认知主体结构的层次性,道德规范的层次性和道德人格的层次性。在高校德育建设中,辩证地对待道德的层次性,能够使具有不同德性的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积极的精神力量,引导他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尼各马可伦理学》认为,作为最高幸福的思辨生活不仅属神,同时也属人.人可以用自身的神性过一种思辨生活,达到"做得好".倘若要实现"活得好",还需其他德性活动的参与.思辨活动只是幸福的重要特征,而非幸福的全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有其独特的建构逻辑,其根本要旨在于现实性,对于当代人追寻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善良意志是康德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础。善良意志以普遍的立法形式———道德律为其根据或动机,是先天的、纯粹的意志;它决定、影响并体现在人的个体意志之中,使个体意志在方向上和自己保持一致。康德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善良意志之上,阐明了道德的普遍形式特征,高扬了人的主体性,从而实现了伦理学中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