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全国人民期待的一道大餐,何以央视春晚在中国人民最重大的节日可以纵横三十年?她掌握了观众的哪些"软肋"让全国的观众沉醉三十依旧?从观众审美心理的传统方面和现代视角出发,探究央视春晚与中华民族传统心理需求的满足、与现代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满足的契合度,探求春晚的不衰魅力。  相似文献   

2.
戏曲是中国流传了千年的传统艺术,它的艺术风格深深影响了中国歌剧创作形式.中国歌剧脱胎于西方歌剧,但在语言、音乐、结构诸方面创作形式上,深受中国戏曲之影响,以适应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习惯和情感,逐渐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歌剧".  相似文献   

3.
从审美表现形式和审美欣赏两方面,分析了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不同,并对网络语言的审美追求进行了具体阐述,认为网络语言的审美追求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方面是主要的;网络语言求新、求异、求美的审美特征,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倾向,体现了它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传统戏曲编剧手法在现代电视剧中的运用,以极端化的性格碰撞构成戏剧冲突,以连续的情节漏洞形成特殊吸引力,以巧合误会推动叙事的连续展开,所获得的观众认可与争议,说明了人类审美领域的共同性,也体现了传统戏曲编剧手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从商殷时代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园林营造体系,浓缩了中国古人千年的文化追求和审美体验.本文从山水意识、闲适心理以及意境追求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对于园林审美欣赏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易》作为考察先秦山水范畴涵义的典范性文本,携带着先秦审美方式的丰富信息和后世多元审美图景的萌蘖。,由“类”的运思方式和“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方式入手,解读《周易》独特山水审美内质,是廓清传统山水审美理路的先秦成因的关键。相对于原始儒家以道德本质主义为主体的文化建构而言,传统“类”之运思方式的变革为古典美学的发展注入了审关心理和审美经验的维度,之后发生于中国传统美学领域内的一系列变化多是循此而成。  相似文献   

7.
传统色彩观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有着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与现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传统色彩审美息息相关.通过对传统色彩体系研究、审美特征分析、色彩心理及象征意义的探索,将传统色彩的应用经验和智慧实践于现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中,以期推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西思维方式存在鲜明的差异,一为整体性、直觉性、模糊性,一为分析性、逻辑性、精确性。这种思维特点渗透在中西戏剧中,使中西戏剧这同一艺术形式在戏剧形式、表演特征、审美空间、观众心理以及意境美等方面有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从而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受众对动画作品所表现出的审美期待与审美倦怠均源于审美心理,审美心理是由集体无意识下的共性审美标准和个体实践的自我审美心理所组成.当前国产动画作品对受众的审美心理及流程、审美期待成因的认识仍有欠缺,在精神呈现和内心关慰这两个审美心理层面上的认知滞后,是当前受众对国产动画审美倦怠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戏剧对话和舞台指令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对象,以修改了的经典“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为理论基础,对传统解读《等待戈多》的局限性作了语用学阐释。本文有利于观众或读者找到理解剧作家创作意图的途径,有利于发掘剧本的语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功能与观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博物馆事业的丰富实践,使得博物馆的方法、价值和观念不断的更新变化。观众和博物馆的关系也在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认识到观众既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是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观众研究已成为现代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课题。着重从博物馆观众的行为心理和认知心理研究了在观众因素的影响下博物馆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跃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34(Z1):94-96,103
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承载了几干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索、民族心理、审美追求、伦理诉求和文化体认等。通过对古典诗词中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独特方式及其心理意义略作探讨,以期对提高读者古典诗词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即重表现和含蓄,以有限表现无限.中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水墨之间的空白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结合对唐代诗歌作品的解析,探讨了"留白"技法在文学作品鉴赏中传达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时装表演是一种反映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的形象表演艺术,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最早感受的视像信息是人的“肖像造型”。模特肩背造型是造型的另一种视觉方式,这种视觉方式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针对时装表演中模特肩背造型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模特肩背造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根据语言的功能对文本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根据这个划分,影视作品属于操作型文本。将文本类型理论应用于英语影视片名翻译,分析了片名翻译的信息功能、审美功能、文化功能及呼吁功能,从而得出结论:译者在翻译片名过程中须结合观众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和期待视野来译出符合目的语观众口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国现代设计应立足本土文化,认为现代设计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并着重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养料,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再现,现代设计应加强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主要从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的接受过程来研究文学作品,通过读者的审美参与来判断作品的艺术价值。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边城》以丰富的审美内涵契合了读者的补偿心理、猎奇心理和怀旧心理,同时,又不断地打破和超越读者的审美期待,实现了文学的陌生化原则,从而给读者以巨大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8.
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与文学的特性存在内在关联,文学的审美特性能有效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建构,传统意义的经典文本在文学本体的审美性上更优于一般性文学文本。在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强化经典文本的教育,能有效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和鉴别力。李白诗歌语言清新质朴、比喻新颖生动、想象丰富奇妙,将其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能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语言能力,陶冶情操,尤其能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内涵的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和谐之美、寂静之美及伦理色彩,指出其间所蕴含的理性文化传统和审美逻辑心理,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建筑美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内涵的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和谐之美、寂静之美及伦理色彩,指出其间所蕴含的理性文化传统的审美逻辑心理,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