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巴蜀摩崖石窟建筑环境研究》对巴蜀地区的摩崖石窟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阐释,详细地剖析了巴蜀摩崖石窟的发展历程、技术艺术背景、历史政治形成、分布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关系以及窟龛内反映的建筑形式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摩崖建筑环境观.摩崖石窟是集宗教艺术、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宗教建筑类型,其内部空间营造布局采用的建筑手法,窟龛的结构构造、外部形制、装饰雕刻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水平.巴蜀地区摩崖石窟大多开凿于盛唐之后,兴盛于中、晚唐及五代时期.及至两宋,巴蜀摩崖石窟的开凿发展达至巅峰,此时石窟已遍布巴蜀大部地区.摩崖石窟的繁荣与巴蜀地区特殊的地理文化、地方经济,以及唐宋时期的历史背景等关系密切.从石窟开凿技术和艺术的历史背景来看,摩崖石窟的开掘与巴蜀地区历史上崖墓开凿的技术基础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摩崖的艺术表达与巴蜀地区的雕塑艺术发展、绘画艺术背景以及唐宋时期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也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素有第五立面之称,位于中国传统建筑三段的上段,最为引人注目.它作为顶界面,不仅起着围护结构的作用,而且屋顶的形式、屋脊做法和装饰以及屋面所用的材料都可以反映出建筑的等级、建筑的性格以及建筑主人的社会地位等.开封山陕甘会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体布局严谨,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其建筑装饰华丽非常,三雕艺术名扬天下,屋顶艺术也是有着不同凡响的造型特点.文章着重对开封山陕甘会馆的集大成者——大殿的一些特点突出的建筑屋顶装饰艺术进行描写与分析,进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装饰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3.
建筑第五立面可进行绿化设计,也可进行类似“平改坡”的结构改良。目的是不使人们从高处俯视时看到的是满目创痍的灰屋顶。在设计中需重视视觉感官、传承文脉、空间利用等,对建筑第五立面进行精心设计。本文重在解读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方法,并进行深层次探索。  相似文献   

4.
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内西侧,建设用地东北面为北魏石窟,东侧为绿化带,总建筑面积9939.46m2,包括一个陈列馆和一个多功能的演艺中心。北面陈列馆由宽4m,跨度40m为一个单元的拱形交错排列而成。陈列馆为单层大跨度空间,地下6m,地面以上最高点标高5.8m。演艺中心为一方形的古城堡式的建筑。地下一层,层高3.6m,地上一层檐口标高7m。  相似文献   

5.
张宇 《新建筑》2012,(1):148-149
《巴蜀摩崖石窟建筑环境研究》对巴蜀地区的摩崖石窟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阐释,详细地剖析了巴蜀摩崖石窟的发展历程、技术艺术背景、历史政治形成、分布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关系以及窟龛内反映的建筑形式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摩崖建筑环境观。摩崖石窟是集宗教艺术、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宗教建筑类型,其内部空间营造布局采用的建筑手法,窟龛的结构构造、外部形制、装饰雕刻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水平。巴蜀地区摩崖石窟大多开凿于盛唐之后,兴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屋顶再生设计从功能,形式,手法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再生屋顶是集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为一体的适合人性的建筑顶界空间,而屋顶设计是创造积极,有序,活泼的建筑第五立面的理论,强调了自然与人类协调共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龟兹中心柱窟是龟兹石窟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在承袭印度支提窟的基本建筑风格和功能的同时,也受到新疆本土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石窟凿筑风格。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龟兹中心柱窟建筑形制特点及石窟营建背景,探讨龟兹地区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石窟建筑营造的影响,并对其营建特征中的地域性技术做出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建筑技术的发展让建筑立面变得更加的活跃和自由,建筑立面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概念而深入人心.无论是公共配套还是住宅,都在努力地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都为人们不断地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外观.在某些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中,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难以区分.建筑师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屋顶已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针对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分析类型,指出今后屋顶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作为屋顶的建筑“第五立面“形态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分工作.“第五立面“的形态设计不是孤立的创作,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建筑创作中“第五立面“设计遇到的问题.其中,宏观分析是指从建筑所处的基地环境入手,中观分析是指从建筑形体出发,微观分析是指建筑形式本身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