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城市风貌规划的虹桥商务区公共设施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文嘉  孔晓燕  顾津 《包装工程》2014,35(20):42-46
目的基于城市风貌新视角来研究公共设施设计,系统分析城市风貌视域下城市公共设施塑造的途径。方法以虹桥中心商务区公共设施规划控制引导为例,从形象识别、序列组织、生态引导三方面深入探讨了公共设施设计体系的构建方法,并基于公共设施风貌规划的要求进行了主题设计。结论公共设施设计必须基于整体的城市风貌规划原则,将公共设施设计纳入已有的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体系,从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层面梳理审视公共设施单体与城市整体大系统的关系,这对改善公共设施设计目前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卜颖辉 《包装工程》2021,42(6):340-344
目的 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对"泉·城"文化景观特色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基于"泉·城"文化景观整体风貌的公共设施设计导向.方法 以景观学的方法开展基础研究,界定相关概念,总结出"泉·城"文化景观特色:泉水——文化底蕴,山水——景观特色,多元——城市品格.以设计学的方法介入策略导向研究,分析了在济南的泉水文化底蕴和山水景观特色基础上,进行公共设施设计表达的方法导向,以及多元分区规划布局的策略.结论 "泉·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公共设施设计导向研究是将城市景观研究与公共设施设计研究相结合的有益尝试.这种在景观学与设计学范畴内进行学科交叉,开展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导向的研究,有利于引导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方向,控制城市整体的文化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吟兵  方凯伦 《包装工程》2016,37(10):90-93
目的研究城市公共设施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性化设计。方法从公共设施中人性化设计原则入手,针对大众的差异性,明确了城市公共设施中人性化设计的重点。通过对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通设施、信息设施、休闲设施、服务设施的应用案例进行分类研究,展现了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设施中,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运用。结论人性化设计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的运用,提升了城市公共设施原有的功能,使其更加实用化、时代化、艺术化与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张莹  陆金生  周丰 《包装工程》2021,42(10):303-308
目的 从服务设计视角探究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旨在提升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服务水平和满意度.方法 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现状以及服务设计思维的特征出发,指出服务设计思维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性.结合佘山公园公交站亭设计案例,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思维,对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探究,从而定义目标用户和需求.通过构建目标用户旅程图,发现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流程的关键接触点.分析各接触点的用户实际体验后发现目前设计的痛点,以明确设计优化目标.结合时代技术与审美进行设计优化实践,通过满意度对比验证服务设计方法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可行性.结论 将服务设计思维引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符合服务经济下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运用用户画像和用户旅程图法可以洞察使用者的深度需求,使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更为有用、易用且高效,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媛媛 《包装工程》2019,40(20):236-238
目的 探索城市商业街区公共设施的设计新思路及其在各类型商业街区的具体应用。方法 首先,从商业街区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入手,对其中的公共设施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认定。接着深入商业街区公共设施的功能特点,分析其在实用性、空间性和装饰性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然后,以此为依据,总结商业街区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强调整体等基本原则。最后,分别选取旅游商业街区、体验式商业街区中的公共设施设计进行探究,分析其中的个性化应用,探索全新的设计路径。结论 商业街区是体现城市个性风貌的重要载体,将各种有效、新奇的设计思想及方法作用其中,可以营造多元化、现代化、人性化的商业街区形象,为今后的商业街区改造更新和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贺炜 《包装工程》2018,39(2):248-250
目的探究在社会交往需求背景下的户外公共设施设计方向及策略。方法以城市公共设施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户外公共设施设计原则,从老年社区、商业步行街、城市广场3个方面探讨现代城市发展中公共设施的创新设计方法。结论强化户外公共设施的社会交往功能有利于丰富城市的社会属性,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苑军 《包装工程》2019,40(6):223-228
目的分析天津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民俗、河海、租界、美食等天津地域文化元素并融入现代气息,将其运用到天津公共设施设计中,形成了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和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结论从民俗民风、城市记忆、日常生活、中外结合、材质材料5个维度,设计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有审美意境的新型公共设施,使公共设施成为城市形象的使者,彰显天津地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方敏 《包装工程》2020,41(2):243-248
目的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公共设施存量不足与质量太差导致各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强人意。文章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为基础,探索基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创新设计原则。方法以用户为中心,从公共设施设计的社会可持续性内涵出发,提出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保障服务的均等化及基于设施全生命周期等三个角度进行设计研究。结论为了提升公共设施的社会可持续性,以"场"为基础进行公共设施设计的前期研究,关注公共产品功能的普适性,进行基于闲置的共享平台的可行性探索与设计和提升设施的功能可拓展性,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为前提,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代阳  张源源 《包装工程》2021,42(10):274-278
目的 以上海市的风貌保护区微更新为例,探究城市风貌保护区微更新过程中街道家具设计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方法 首先分析城市风貌保护区微更新中街道家具设计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后结合上海市风貌保护区中街道家具的典型案例,从人文历史展示、改善民生问题和适应多群体需求等方面对街道家具提出了具体的设计路径,探讨在当下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城市风貌保护区微更新过程中街道家具设计的要点.结论 在"留、改、拆"的城市更新背景下,提出了基于微更新的风貌保护区街道家具的多元化设计路径,以促进城市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展示,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打造有魅力、有活力、有温度的人文之城.  相似文献   

10.
孟瑞芳 《包装工程》2023,44(14):429-431, 460
目的 探索生态化设计理念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路径。方法 从整体性视角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展望,结合总体的城市发展现实背景与特点,聚焦公共设施,明确公共设施是一种城市建设中的衍生物,其发展不仅影响着城市面貌的更新,更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意义和原则层面展开论述,从基本的生态化设计内容到其为公共设施设计带来的一些有益指导和思路展开细致的发展方向探索。立足自然、人文、服务等层面,就未来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展开深入分析,并以照明灯具、公共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相关的设计畅想,探究城市公共设施的生态化发展路径。结论 生态化的公共设施对提升城市的整体性、宜居性、审美性有着突出作用,是促进城市朝着健康、人文方向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志刚 《包装工程》2022,43(16):396-400
目的 以交互式设计思路为依据,对当前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进行优化更新,使其更加符合城市实际发展和人们的现实需求。方法 首先从基本的概念层面分析交互设计,总结交互设计赋予公共设施的社会、环境和人三方面的积极效应。其次以理论为依据,从实践层面提出几方面的设计设想,并深入到技术与艺术、参与度和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理论验证,通过对公共设施的环境适用性、使用便利性、信息交互性等方面的论述,诠释其在当前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创新的方法。最后从发展的视角出发,就交互式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思路进行总结。结论 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现实需求,从交互性上下功夫,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交互式设计,是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其可操作性强,有着强大的现实价值,符合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2.
王言波  王琪 《包装工程》2019,40(6):294-296
目的探索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地域特征的融合与创新。方法结合基本的城市公共设施概念,从实用功能、装饰审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角度分析公共设施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对公共设施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展开探讨,总结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巨大价值;就地域特征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加以辩证分析,分别从地域历史元素、地域文化元素、地域材质元素等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体现进行综合探究,并给出了具体的相关案例;在宏观角度探讨未来公共设施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与策略。结论城市公共设施是一座城市文化、经济、民俗、特质的重要体现,将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作为重要灵感来源加以融合,能够给公共设施设计以独特的风格与特征,是城市彰显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获得更高审美享受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周鑫海  曹星 《包装工程》2017,38(2):206-209
目的对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公共设施设计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公共设施设计面貌趋同;并且以公共设施设计需求为基础,分析城市地域文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城市建设对于对公共设施的设计诉求。结论指出了城市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且通过对自贡井盐文化公共设施设计实例的具体分析,详细论述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郭大耀 《包装工程》2018,39(16):252-255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性格的名片,地域文化符号作为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隐性因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当代城市建设文化内涵,探究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融入方式,是折射城市的文化、品质、风格及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方法结合城市公共设施与地域文化符号的概念,以及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别借助实例论述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商业步行街、城市公交候车亭、城市公园三方面的融合,体现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结论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符号,能够进一步传承地域文化,强化城市的文化内涵,实现人、物、环境以及城市文脉的和谐与延续。  相似文献   

15.
李海霞 《包装工程》2019,40(2):221-224
目的探究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由城市的发展轨迹切入,提出城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从客观角度深入剖析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的缺失,得出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的迫切性,并分别选取了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商业步行街和城市公交车站等公共空间的设施设计理念及实例,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全新解读,总结未来进行文化重构的有效策略。结论公共设施与城市建筑共同构筑了城市的外在形象,在公共设施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气质、风格及市民的精神风貌,强化城市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塑造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还可以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就工业设计的角度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卫平 《包装工程》2013,34(4):111-113
首先从户外活动、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品味3 个方面阐释了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作用。并提出了在城市公共设施领域中引入工业设计理念,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丰富居民文化活动等。进而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原坤 《包装工程》2023,44(18):315-318
目的 探究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对交互设计的需求与实践策略。方法 为了构建良好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设施成为一大中心,更在一定程度上被作为城市的缩影和形象展示着城市的舒适与美丽。交互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效率和便利性,还可以增强用户的体验和参与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交互设计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融合度越来越高,意义也更加重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将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及特点与当前的交互设计相联系,提出了交互式公共设施的设计思路;由浅入深,从外在的形式美到内在的人文关怀,再到科技所带来的时尚智能化趋势,逐步探索构建交互式公共设施的设计策略。结论 交互视角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必须引起重视,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做,以最大化的社会关爱来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在互动中带来一种身心的互动与交流,以最优化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打造推进交互式公共空间的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