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电网线损受电网结构特征、设备物理参数、电网运行特征、用电特征和自然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简单的线损率数值比较无法客观评价各省的线损管理执行情况。兼顾指标的多样性与独立性,构建了反映电网线损水平的多维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出了省级电网线损管理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综合评价指标排序与实际线损率完成情况排序间的差异比较,对各省线损管理工作的相对优劣进行客观评价。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合理评价智能技术总体发展水平及其对智能电网经济效益带来的促进作用,文中提出一种利用主成分分析理论改进的广义生产函数模型。该模型对投入产出要素下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和去相关处理,利用重构后的综合主成分评价指标量进行基于广义生产函数模型的智能技术发展水平测算,通过索洛余值法求解智能技术进步率及其对产出的贡献度,根据希克斯定义测算智能技术进步倾向,最终规划出电网智能技术评价流程。相关算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评估为案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专业建设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对各质量等级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对电力技术的信息载体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力核心期刊可作为评价电力技术成熟度的依据,并找到了将电力期刊质量水平作为电力技术成熟度的主要替代因素。选取了233种电力核心期刊的18类指标作为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简化为6个二级指标,最终确定电力期刊质量评价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对多个县域电网进行统筹优化建设时,县域电网评价体系会直接影响建设方案的制定。传统电网评价体系常常表现为细致度不够、主观性较大,因而现实指导性不强。因此,建立了一套县域电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微观剖析,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实现宏观引导。其中,通过主成分分析实现对多元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去相关性处理,对各评价指标赋予不含主观因素的主成分权重,从而建立县域电网综合评价体系,并得出能反映县域电网在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优质性这五个性质上优劣程度的分数及排名。再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这些得分逐性逐层地进行聚类,以不同层面的系统聚类结果回溯定位于与之相应的由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排名,从而对县域电网不同指标模块的薄弱所在聚类研究,并结合当地县域负荷及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路径。应用结果表明,将主成分分析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有机结合来对县域电网进行综合评价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预测方法存在预测不准确、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合作博弈的电网负荷智能预测方法。基于多分辨分析理论构建电网负荷预测参数模型,通过IGOA优化LSSVM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δ2,得到更优的电网负荷参数;引入主成分分析合作博弈方法进行电网负荷智能预测。实验显示,采用该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的图像更接近真实图像曲线,说明预测精度高,且误差较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智能电网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智能电网及其关键技术领域的综合评价研究,综述了该领域在模型和方法上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并比较分析了近年来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系统中不同领域或环节的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成本收益分析、关键技术评估模型、评价方法等方面.同时分析了智能电网综合评价的当前研究热点,总结并概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电网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控制,薄弱环节出现的概率不断上升,导致系统事故频繁发生,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网运行薄弱环节识别方法。首先综合考虑电网运行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然后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指标权重和指标裕度空间2个因素,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薄弱度分析。以某省电网为例,进行实际评估,并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实用性,能较好地识别出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李珊  孙薇 《华东电力》2006,34(8):113-115
利用现有的农网改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安国市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缩减,消除了指标间的多重相关性,克服了指标重叠信息的不良影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到量化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映射与核主成分分析的区域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将高维配电网评价结果经非线性映射降至二维,再利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对二维数据进行分类;其次,用核主成分分析对存在非线性关系的配网评价指标降维,从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化水平4方面构建配网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聚类划分和指标评价结果,分析各区域配电网的发展状况。应用所提方法对某省108个县域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有效反映出该省108个县域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并能确定其主要问题,表明了所提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智能电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能电网综合评价可对智能电网的整体特性进行全面评估,其评估结果可反映当前的发展水平,发现电网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找出与目标的差距。文中详细分析了国际上已经提出的IBM智能电网成熟度模型、美国能源部(DOE)智能电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美国电力科学院(EPRI)智能电网建设评估指标、欧盟智能电网收益评估体系等,从发展水平、评价对像、指标范围、应用情况等方面与国内的"两型"电网指标体系、电网发展指标体系、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评价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价体系的思路、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为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困利 《华中电力》2010,23(2):9-12
选择了XZP-160、LXZP-210、XZWP-160三种直流绝缘子型式的气压、污秽、冰重影响特征指数和湿闪电压等五种指标,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综合评判所研究绝缘子在多种影响因素下外绝缘特性的优劣,为我国复杂环境下的输电线路外绝缘的选择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智能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敬敏  施婷 《华东电力》2012,(2):193-197
基于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建立电网智能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重点和建设目标,以量化指标为主,从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发展灵活性和协调性、设备利用率和技术装备水平以及经济性和社会效益5个方面建立一个多因子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全面、系统地评价智能电网的实际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格局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设备供应商等各利益相关方合力共建。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动态矩阵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一种评价我国智能电网相关方在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及利益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方法,实现对智能电网行业发展格局和各个利益相关方关系特征的直观描述,可为政策的制定及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结合国内外电网发展现状和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对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进行评估的重要性,提出了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按照全面性、客观性、实用性、典型性的基本原则来构建,包涵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工程管理、实用化和创新性等6个维度的一级到四级指标,并确定了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评价标准。通过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工程建设、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为下一阶段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做充分的理论、技术和实用化准备。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智慧城市从概念模型阶段快速发展至规划建设阶段,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浪潮.智能电网作为城市智能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城市发展需求理论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和明确了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例证分析得出智能电网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客观需要,在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精细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五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智能电网评估综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详细阐述了美国智能电网的核心价值、主要特性和关键技术领域,并以此为基础重点介绍了美国智能电网的评估模型,尤其是效果评估指标和主要特性评估指标。结合这2类评估指标诠释了美国智能电网评估指标体系。还给出了基于上述指标体系对当前美国智能电网建设情况的评估结果。最后,从美国智能电网评估方法中总结出对中国智能电网评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国外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智能电网的本质和内涵及为社会带来的收益。并围绕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智能电网的系统视图,分析了智能电网所应具备的性能和主要特性。在技术层面上分析了智能电网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支撑,给出了智能电网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以辅助智能电网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