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玉米淀粉喷射液化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玉米淀粉喷射液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淀粉充分糊化的 前提下,最佳喷射条件为浆料浓度 18° Be、pH 6.5、加酶量 0.4 L/吨干淀粉、进料压力 0.32 MPa、蒸汽压力 0.25 MPa以及针阀高度 1.5圈(3 mm)。此时,不仅可以得到较高酶反应 活力,而且酶失活程度低,对后一步水解工序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以不同浓度玉米淀粉为原料,在现有工艺条件下,通过传统的喷射液化器进行一系列液化试验,确定了传统的液化技术淀粉乳最高浓度为40%。超过此浓度后,采用中温酶保温预液化,降低淀粉黏度再采用喷射器液化,最终实现了50%的淀粉乳完全液化,该技术在淀粉糖生产中可以为后续工段节省蒸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膨化度的玉米粉和普通玉米粉进行了液化对比实验,分析了淀粉液化速度、收率、DE值、液化液品质和成本等指标。结果表明,膨化预糊化可使淀粉液化时间缩短2/3,液化收率高达83.40%,液化产物分子大小分布均匀,有利于糖化。新工艺实现了中温酶低温液化,液化工艺简单,在设备投资、能耗、水耗、环保等方面显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膨化预糊化对干法玉米粉液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膨化度的玉米粉和普通玉米粉进行了液化对比实验,分析了淀粉液化速度、收率、DE值、液化液品质和成本等指标.结果表明,膨化预糊化可使淀粉液化时间缩短2/3,液化收率高达83.40%,液化产物分子大小分布均匀,有利于糖化.新工艺实现了中温酶低温液化,液化工艺简单,在设备投资、能耗、水耗、环保等方面显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淀粉制糖工业中,人们较为关心的是过滤和淀粉糖的得率问题;同时,这两个问题又相互关联,易过滤、糖残留量少,得率则高;反  相似文献   

7.
淀粉乳酸度影响液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应杰  曹新阳 《酿酒》2003,30(3):71-72
阐述了作者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工厂现有的条件,通过对淀粉酸度的控制,提高转化率,降低后道发酵,提取工序的成本,为工厂生产发酵用葡萄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淀粉液化原理及液化方法的发展过程,指出淀粉液化是淀粉糖品生产的技术关键,特别是玉米淀粉在液化过程中易生成难溶性淀粉颗粒。淀粉喷射液化过程是复杂的热过程,它包含热工学、流体力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喷射液化器的结构设计,只要按流体在喷嘴中流动时截面的变化规律设计喷咀形状,并满足淀粉糊化条件,就能稳定工作。文中介绍了喷射液化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过程,根据文章中的计算参数制造了喷射液化器,并组成了玉米淀粉二次加酶一次喷射间歇液化系统。该系统投入使用两年来,运转稳定,无振动,无噪音,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低温α-淀粉酶液化板栗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Sigma公司的低温"-淀粉酶(A-3176,Type VⅠ-B)对板栗淀粉进行水解,以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含量作为液化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终确定了板栗淀粉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用量99U/g淀粉、酶解温度40℃、体系pH值6.17、酶解时间115min,这种条件下可以使还原糖含量达到28.4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马铃薯淀粉的方法,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马铃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11.
稻米淀粉的润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淀粉颗粒在湖化过程中的润胀特性进行了研究,淀粉颗粒润胀具有松驰、膨胀和收缩3个过程,松驰是糊化前淀粉的吸水和结构的松驰过程,膨胀是淀粉颗粒晶体熔融和直链淀粉脱离以及淀粉颗粒大量吸水的过程,收缩表明了直链淀粉脱离后颗粒内外压力差的变化,颗粒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致使颗粒被压缩。在润胀过程中淀粉颗粒粒数的频率分布呈平方报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2.
酶制剂在淀粉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酶法加工淀粉中糊化,液化与糖化的过程,然后综述了酶制剂在淀粉制糖(包括结晶葡萄糖,淀粉糖浆,麦芽糖浆,果葡糖浆)与乙醇生产的状况,通过与酸法的比较,指出了酶法的优越性,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木薯淀粉,并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在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一种新的玉米淀粉辅料加工工艺,即在糊化锅内将淀粉直接糊化、糖化制成糖浆,然后直接导入煮沸锅,与麦汁一同煮沸、发酵。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大大缩短了麦汁过滤时间,制成的糖泉与麦汁成分相近,具有较传统工艺更高的麦芽糖.同时淀粉糊化后不需煮沸,节约了蒸汽能源。  相似文献   

15.
淀粉的糊化和淀粉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淀粉是天然光合成,微小颗粒存在,不溶于水,难被酶解。这种颗粒的直接应用很少,一般是利用其糊化性质,在水的存在下加热,使颗粒吸水膨胀,形成水淀粘稠的糊,应用所得的淀粉糊。淀粉的糊化性质和淀粉糊的性质关系应用,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微孔淀粉制备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坚  沈汪洋  万楚筠 《食品科学》2005,26(11):154-156
改进了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在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基础上进行了原淀粉的预处理工作,包括原淀粉的预糊化和超声波预处理。结果表明微孔淀粉的吸油率从原工艺的61%提高到97%,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淀粉和变性淀粉糊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淀粉生产工艺的了解,掌握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参数对淀粉乳和玉米浆内在质量的影响规律,从而指导谷氨酸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
运用Brabender糊化仪研究了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比较了玉米淀粉和大米淀粉的糊化特性差异.结合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研究了糊化料水比、耐高温仅一淀粉酶添加量、耐高温α-淀粉酶的品种等因素对玉米淀粉糊化、液化效果的影响。根据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质,优化确定了玉米淀粉的糊化工艺,在大生产中进行了验证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