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广春 《机械》1989,16(3):34-36
链式自动存储传递装置(以下简称存储装置)适用于圆杆料的连续输送和中间存储杆料,如电焊条等。该装置的存储能力主要随装置长度及电机功率而定。在焊条生产线上,存储装置位于包装机和检查输送机(在此剔除残次品)之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二十、采用两个气缸向高处输送工件的装置1、机构概述本装置用一个气缸将工件举到高处后,再由另一个气缸将工件推出(见图20a),被推出的工件沿斜面自动地送至下一道工序。通常使用的气缸多为双作用的,但对本装置只在气缸活塞杆上升时才加载,而在下降时是空行程,用很小的力即可动作,所以采用差动气缸。  相似文献   

3.
熊忠明 《机械制造》2003,41(3):53-53
如图1所示,经拉伸成形后的贮气筒封头毛坯在其端部需进行缩口。但由于产品的批量小、缩口模具制造费用高、周期长等因素影响了生产,为此设计了车床滚压缩口装置,使封头的缩口工序,在普通车床上完成。缩口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的车床滚压缩口装置,滑座2联接于车床主轴上,三瓣式滑块3由螺栓5与滑座浮动联接。滑块外圆直径为:d=D-2.2δ式中D———工件缩口后的公称外径如图1中的280δ———工件的材料厚度滑块外环槽上安装环形拉簧4,楔形芯轴14装于滑块心部的锥孔中,底部安装弹簧17,经通过楔形芯轴将工…  相似文献   

4.
我厂生产如图1所示的弯螺脚,一端需制成锯齿形螺纹。过去都是用活动板牙切割螺纹,切出的螺纹质量差,效率低,板牙消耗多,工序复杂。我们设计制造了一套滚丝轮。开始按滚压普通三角螺纹方法进行加工,结果失败了。后来我们根据锯齿形螺纹特点进行了分析(图2):在滚压时,滚丝轮施加于工件的径向力为P,P=32(HB 28),式中HB为工件布  相似文献   

5.
(特开昭52-112875)这项发明是一个能检测出刀具的有无或破损与否 的装置。它可在检测出破损刀具后使机床停止运 转。 图1是这种装置的气压回路。图2是其检测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检测器是一个气缸⑦,气缸中有一个能自由滑动的活塞⑥,在活塞的头部装有检测棒②。气缸尾部堵有带孔螺栓。检测口⑨和压力口⑧均设在气缸的侧面。活塞上设有前、后凸肩⑤、④,后凸 肩较宽。由于弹簧的作用,活塞总是承受向前的压力。 检测器工作时,活塞前进,如图3所示那样。由于刀 具的存在使后凸肩堵住了检测口。检测器不工作时, 各阀的位置如图2所示。这时,经调压…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许多原料输送的场合,我们经常遇到需要用一条皮带输送机与一台卸料车将原料输送至多个料仓的问题。如图1所示。图1一种多料仓原料怡送系统图1中  相似文献   

7.
<正>1.改进原因日照港矿石运转堆料场共有6台堆取料机,其斗轮抓取物料后,通过导料槽输送给胶带输送机,再通过胶带输送机悬臂胶带将物料输出。胶带输送机悬臂胶带如图1所示。为了在悬臂胶带出现打滑时报警,我们在其非工作面安装了防打滑检测装置。但是在降雨或寒冷结冰天气作业过程中,悬臂胶带与防打滑检测装置驱动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自由研磨法可使被加工表面最大接近于理想表面(球面和平面),因工件与工具相对移动的轨迹复杂。但是,在双面研磨工件时,类似轨迹是借助工件相对工具的行星移动实现的。研究表明,这时将引起工件的畸变。本文介绍图1所示装置,可保证工件满意的研磨质量。图1由于同轴安装的工具1、3和工件4表面间的摩擦力,工件将与保持器5,中心齿轮2和与它们刚性连接的传动装置壳体7一起绕工具的对称轴线,沿直径为Zre的圆作对移运动。式中re为工具和保持器的对称轴线间距离。壳体7配置在回转工作台11上。这时,输出齿轮13将沿固定齿轮14滚…  相似文献   

9.
山东鲁能集团交通设施有限公司热浸镀铝车间根据其生产工艺要求 ,在生产线上应能完成自动抓取工件并将其从工位 1顺序运到工位 4的操作 ,且工件在工位 2和工位 3需停留规定的处理时间。为此 ,我们设计了能自动抓取货物的自动生产线。1 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该生产线主要由输送导轨、钢丝绳牵引装置、能自动抓取货物的吊具 (以下简称吊具 )及控制系统组成。如图 1所示 ,输送导轨的正下方有若干等距离的工位 ,工位上有待处理和运输的工件 ,各工位的水平高度不等 ,且所处环境不同 ,如高温、腐蚀、潮湿等。因 2个工位中工件的处理时间大致相等 ,…  相似文献   

10.
小型球面滚子磨床自动上料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现有上料装置 目前大多数球面滚子磨床的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其上料过程为:在上料处用挡料块挡住滚子,然后单臂机械手抓料头(外包式)轴向伸缩抓料,摆臂,放料完成滚子从进料处到磨削区的输送.  相似文献   

11.
陈磐 《轴承》2000,(8):14-14,15
1 开口式料盘的结构开口式料盘结构如图 1所示。V形块、挡块材料为硬质合金 ,并分别采用螺钉联接形式固定 ,以便更换。如果被加工套圈的宽度、直径相差不大 ,只需更换V形块 ,即可组合成另一规格料盘。1 -下料槽 ;2 -料盘体 ;3 -V形块 ;4 -上料装置 ;5-工件 ;6-弓架 ;7-挡块图 1 开口式料盘的结构示意图2 开口式料盘的特点( 1)简化了工件自动上、下料机构 ,在上料装置上 ,增加工件的检测功能 ,对混料进入料盘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的是预防硬质合金损坏 ,同时又可直接与提升机联接 ,实现自动上料。( 2 )提高了工件的磨削精度。( 3)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项普春 《机械制造》2004,42(1):65-66
图1所示为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件,以前,按常规工艺单件加工,工效低,为此,设计制作折弯、冲裁、冲孔的组合模具。(1)工件毛坯实际尺寸计算及模具设计薄板弯曲成图1a图形,弯曲前毛坯总长度经验计算公式如下:L=L1+L2-2S=11+11-2×1=20式中L———毛坯总长度S———材料厚度L1、L2———零件外形公称尺寸求出毛坯总长度和2-4在毛坯上中心距离尺寸(见图1b),从图1a、图1b中工件与毛坯弯曲前后尺寸变化过程的技术要求,及工件毛坯被冲裁(剪断)前后的相互之间有关尺寸等,来设计制作折弯、冲裁、冲孔的组合模具。(2)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凸…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什么是倒置式加工(ReverseMachining)7倒置式加工的主要特征是: (1)通常的加工方式是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刀具夹持在主轴上,主轴从上面移向工件进行加工.倒置式加工反其道而行之,工件从上面移向刀具完成进给;刀具通常不移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生产线输送机的几种过渡弯道及其驱动形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车间的布局或生产工序的需要,装配生产线上使用的输送机有时是几台输送机衔接输送,往往需要转弯布置,这就要用过渡弯道使之联接。过渡弯道分为无动力式和有动力式,无动力式弯道结构简单,有关刊物已介绍较多,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仅对动力式弯道进行介绍,这种弯道适用于被输送构件较重或体积较大的场合,如空调或电冰箱等生产线的转弯处就必须要用有动力驱动的弯道。1 摩擦轮驱动式锥形辊弯道该弯道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在第一个锥形辊子2的轴端装有链轮3,由驱动装置4驱动,驱动力也有来自前端输送机的。从第二个锥形辊子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的装夹方法 典型盘类齿轮零件及内孔磨削技术要求如图1所示。节圆对内孔的跳动t是加工控制的难点。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以三根滚棒在工件节圆进行定位夹紧,如图2所示。这种装夹方法要求每次加工前用三根滚棒插在三个均布方向的齿槽中,并通过调整卡盘,用百分表校正滚棒跳动在要求的范围内,方  相似文献   

16.
我厂在批量生产中,有一齿轮轴如图1所示,参数m=1、z=11、α=20°,由于浓齿加工时将φ20mm表面滚通,φ20mm表面有11条深约1mm宽1.5mm的槽,造成热处理后磨削时无法直接测量,只好通过间接测量来检测,造成工件检验质量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我厂制造的汽車大前灯彈簧座(如图1),过去是分四道工序压制的,变形情况如图2所示。由于工序多,模具定位困难,操作复杂,工件的質量常常达不到要求。后来大伙研究設計出一付連續式模子,把多种工序合并在一个模子內进行,使工件質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坯料的变形过程如图3所示。这种圈圓挤口連續式冲模的結构如图4所示。  相似文献   

18.
胡红 《机械制造》1994,32(5):26-27
我厂是生产柴油机的专业厂,N6160柴油机是我厂的主要产品之一,而如图1所示的工件(机座)是该柴油机的关键零件。零件上φ75H7的7个孔要求在x,y方向的位置度0.08,相邻两孔的位置度0.05,被加工的凸轮轴孔7-φ75H的中心与相邻壁的最小距离只有44mm,在夹具的导套内无法安装轴承。因此我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内滚式多节镗排。这种镗排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9.
在圆柱体外圆表面打印标记,许多厂家都采用滚字模,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方法。 (1)在刨床上打印标记。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滚轮4两端用深沟球轴承通过支座支承。刨床滑枕运动时,刀杆1同时运动,字头2通过摩擦力带动工件旋转,完成打印标记工作。该方法工件装  相似文献   

20.
齿轮内孔磨夹具,如图1a所示,以几个直径相等的滚柱和端面定位,当气缸拉杆向左退回时,弹性薄膜卡盘将滚柱和工件夹紧。该夹具中有一个限制滚柱活动范围的保持架,如图1b所示。保持架的壁厚为2~3mm,表面有与滚柱数量相等的槽以容纳滚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