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热化学反应法镁合金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镁合金基体上制备陶瓷涂层,并对涂层进行耐磨、耐蚀等性能分析.通过XRD物相分析,涂层中有新相生成.且涂层相对基体耐磨、耐蚀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MB2镁合金上制备了SiO_2基陶瓷涂层。并从微观结构、抗热震性、耐磨和耐蚀性能等方面测试涂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中有新相MgMnSiO_4生成,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3.
马壮  李晓  袁晓光  时海芳 《表面技术》2008,37(3):25-26,86
镁合金具有优越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但其耐蚀和耐磨性能较差。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MB2镁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陶瓷涂层,并采用XRD分析其相结构,分别测试涂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中有新相生成,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热化学反应SiO2基纳米陶瓷涂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镁合金具有优越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但其耐蚀和耐磨性能较差.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在MB2镁合金表面制备纳米陶瓷涂层,并采用XRD分析其相结构,分别测试涂层的耐蚀性、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中有新相生成,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通过低温固相反应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SiO2基陶瓷涂层。通过XRD分析,Zn与基体表层镁生成低熔点合金相Mg0.97Zn0.03,降低固相反应温度,并起到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的作用,提高了涂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涂层的耐磨、耐蚀性能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反应熔覆制备金属碳化物涂层是在熔覆过程中原位生成碳化物颗粒相,来增强基体表面的耐磨耐蚀性能。综述了反应熔覆制备金属碳化物涂层的材料构成、工艺方法、组织、力学性能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陶瓷涂层,分别选用Al2O3基和MgO基两种陶瓷涂层配方进行实验.研究了骨料与粘结剂配比对涂层热震性能的影响,并对MgO基涂层进行了耐磨、耐蚀等性能测试.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涂层中有新相生成,MgO基陶瓷涂层性能较基体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Mg-Gd-Y-Zr镁合金表面制备Al-Si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分析测试、摩擦磨损测试对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基体与Al-Si涂层的冶金机理以及耐磨耐蚀能力。结果表明,熔覆层组织包括树枝状α-Mg固溶体、不规则块状Mg2Si、α-Mg+Al12Mg17共晶以及花瓣状组织Al3Mg2。由于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等原因,Al-Si涂层的硬度达到160 HV0.1。此外,与镁合金基体相比,Al-Si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自腐蚀电位相比基体提高约200 m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2个数量级,抗磨损效果提高30.7%,因此Al-Si涂层有望成为稀土镁合金更有前景的耐磨耐蚀防护涂层。  相似文献   

9.
316L不锈钢等离子熔覆Ni基合金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等离子熔覆工艺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熔覆Ni基合金粉末制备耐磨耐蚀涂层,借助于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采用线性极化法研究了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基合金涂层组织主要为固溶大量Cr和Si元素的枝晶γ-(Ni,Fe)及Cr23...  相似文献   

10.
杨芳  陈淼  李智超 《表面技术》2009,38(4):30-31,38
为了提高铝合金表面的耐磨性及耐蚀性,拓宽铝合金的应用领域,分别在工业纯铝、ZL101表面采用300℃、500℃两种不同的温度,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以MgO为基料的陶瓷涂层.经扫描电镜分析试样涂层界面形貌,X射线衍射分析其相结构,发现涂层内有MgAl2O4等新的陶瓷复合相,这说明在固化过程中陶瓷粉末与基体、陶瓷粉末之间发生了固相反应.对试样进行耐磨及耐蚀性能测定,发现铝合金表面制备陶瓷涂层后,其耐磨性、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Al2O3-TiO2陶瓷涂层的耐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兴成  陈菊芳 《表面技术》2012,41(2):20-22,34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Al2O3-13%TiO2陶瓷复合涂层,对涂层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测试了涂层的表面硬度.通过极化曲线和浸泡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镁合金基材及喷涂陶瓷涂层的试样在5% 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镁合金试样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优于基体镁合金,但当腐蚀液透过涂层孔隙时...  相似文献   

12.
马壮  曲文超  李智超 《表面技术》2008,37(2):52-53,78
为拓宽镁合金的应用领域,提高其使用性能,在镁合金A29ID表面使用火焰喷涂技术制备Al2 03+ Ti02+ Si02+Zn0 +AI陶瓷涂层,通过制备涂层使其成为既有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又有陶瓷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的复合材料。陶瓷涂层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涂层内有Mg2 Si04 、MgAl2 04等新相生成,这说明在喷涂制备涂层过程中,陶瓷粉末与基体、陶瓷粉末相互之间有热化学反应进行,热化学反应的发生为涂层与基体在传统的机械嵌合和物理结合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化学结合。经热冲击试验测试,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等离子喷涂Al/Al_2O_3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Al/Al_2O_3复合涂层,测试了镁合金及表面喷涂有Al/Al_2O_3复合涂层的镁合金试样的极化曲线,研究了没有涂层、经封孔处理和未经封孔处理的喷涂有复合涂层的镁合金三种试样在浸泡腐蚀和5%NaCl盐雾腐蚀情况下的耐腐蚀性能及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经封孔处理的Al/Al_2O_3复合涂层镁合金试样在上述腐蚀条件下的耐腐蚀性均优于镁合金和涂层未封孔处理的试样,在浸泡试验中未封孔处理的涂层试样比镁合金腐蚀更加严重,在盐雾试验中却优于镁合金.  相似文献   

14.
锌合金镀层由于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Zn-Mg合金镀层,其耐腐蚀性能能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气相沉积方法制备不同镁含量的Zn-Mg合金镀层,研究Zn-Mg合金镀层中镁含量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3%NaCl溶液中进行浸泡试验、动电位测试和电偶腐蚀试验,研究不同Mg含量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n-Mg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与Mg含量显著相关,镀层的腐蚀电位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腐蚀电流密度却升高,直至15%Mg含量;在Zn-Mg合金镀层中存在钝化区。  相似文献   

15.
在已优化的Na2SiO4-Na3PO4复合体系溶液中加入TiO2粉对AZ91D镁合金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用EDS、SEM、XRD分析了加TiO2粉对陶瓷膜的表面形貌和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iO2粉体后陶瓷膜孔洞减少,且疏松层变得密实;膜层相成分增加了钛氧化物。加入TiO2粉体后陶瓷膜的耐蚀性有提高。膜层具有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镁合金表面冷喷涂层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镁合金作为最轻质的金属结构材料,由于其密度低和比强度高等优良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以及电子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然而,镁合金化学性质活泼、耐腐蚀和耐磨损性差等缺点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应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冷喷涂技术,在固态下制备涂层,涂层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良好,因此可为镁合金表面防护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主要综述了镁合金表面冷喷涂耐腐蚀涂层(纯铝、铝合金和复合材料涂层)和耐磨损涂层(合金和复合材料涂层),论述了影响冷喷涂层耐腐蚀、耐磨损以及其他力学性能(硬度和涂层/基体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杂质元素含量、合金种类以及复合材料涂层中陶瓷颗粒含量、尺寸和形貌等。对比了几种常用表面处理技术制备的纯铝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并阐述了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表面防护方面的优势。此外,还分析了热处理对冷喷涂纯铝和复合材料涂层耐蚀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防护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发展难题,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SiO2 对镁合金阴极电泳涂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阮利  张津  高帅  倪娜 《表面技术》2015,44(7):27-33
目的提高镁合金有机涂层的耐磨性能。方法用KH450硅烷改性Si O2粉体,并充分分散于电泳漆中。用KH460硅烷预处理镁合金表面,并阴极电泳复合涂层。通过铅笔硬度测试、摩擦磨损实验、画圈附着力测试、NMP(N甲基吡咯烷酮)试验和Machu试验,分别评价阴极电泳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能、附着力、抗NMP溶胀性能和耐蚀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磨痕形貌进行分析。结果在镁合金用KH460预处理的前提下,添加Si O2粉体使涂层硬度由4H上升为5H,同时也提高了涂层的耐蚀性,并且涂层的附着力保持为1级,抗NMP溶胀性能仍120 h。在预处理镁合金基体上制得的原漆涂层和添加纳米Si O2的涂层耐磨性较好,磨痕深度与涂层厚度的比值分别为0.47和0.475,摩擦系数均低于0.4;在未预处理镁合金基体上制备的原漆涂层和在预处理镁合金基体上制备的添加微米Si O2的涂层耐磨性较差,磨痕深度与涂层厚度的比值分别为0.665和0.673,摩擦系数均大于0.7。四种涂层磨损破坏的机制主要为疲劳破坏。结论 Si O2粉体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耐蚀性和铅笔硬度,同时不降低涂层的附着力和抗NMP溶胀性能。用硅烷对镁合金进行预处理,向电泳漆中添加硅烷处理的纳米Si O2,可有效提高阴极电泳涂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8.
With increasing applied voltage, three types of anodic coatings, passive film, micro‐spark ceramic coating and spark ceramic coating were made by micro‐arc oxidization (MAO) technique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in alkali‐silicate solution. The structur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atings were also studied with SEM, XRD and EI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odic coat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types of anodic coatings differ significantly, among them, the micro‐spark ceramic coating, prepared in the voltage range of 170~220V exhibits compact, 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highest corrosion‐re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