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山西省闻喜县水资源贫乏,人均204.63m3,亩均88.42m3,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运城市水平,同时水资源利用又浪费很大,污染严重,地下水开发过度超采.面对闻喜县水危机,必须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农田灌溉推广节水新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科学利用地下水,合理利用地表水,充分利用降水,才能使闻喜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支持闻喜县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调水节水改水控水沧州市构建节约型水资源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州是严重资源性缺水城市,全市不资源总量12.6亿m^3,人均占有量192m^3,亩均108m^3,仅为全国人均、亩均的8%和6%,均不足全省增均量的一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沧州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狠抓调水、节水、改水及控制水资源恶化,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力地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的西部,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5.67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65亿m^3,其中自产水量2.52亿m^3,入境水量1.13亿m^3。全市多年地下水补给量为1.88亿m^3,其中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达0.8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518m^3,只有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4%,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亩均水资源占有160m^3,为我国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的9%;全市人均水  相似文献   

4.
苑清玲  金雁 《山东水利》2004,(10):22-22,24
德州市地处鲁西北黄泛冲积平原,属于海河流域。全市总耕地50.03万hm^2,总人口531万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3.58亿m^3,人均占有量272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0%,全省的61%;亩均占有量129m^3,为全国亩均的7%,全省的39%。一般年份缺水15亿m^3,枯水年缺水量高达23亿m^3。因此,要解决好水资源紧缺的供需矛盾,只有发展节水灌溉,才能促进高效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聊城市当地水资源总量13.6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8m^3,亩均占有164m^3,均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属严重缺水区。客水资源受制于黄河、卫河、金堤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刘维佳 《中国水利》2006,(11):15-15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82m^3.为全国平均值的1/6,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严重缺水界限:耕地面积433万hm^2,亩均水量190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林 《山东水利》2000,(4):32-32
定陶县位于鲁西黄泛平原,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670.8m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8.3万m^3/km^3·a,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6亿m^3。其中地表径流量7022万m^3,地-F水资源量1.36亿m^3。水资源多年平均可利用量为8235万m^3,其中地表水379万m^3,地-F水7856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66m^3,耕地亩均占有量为201m^3。全县多年平均引黄7200万m^3。但是近几年来,黄河流量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利》2009,(17):I0006-I0007
铜川地处渭北旱塬,位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过渡型自然地貌特征形成了铜川市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严重两大特点。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295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76m^3,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18m^3,属资源型极度缺水地区。  相似文献   

9.
黄河口地区当地水资源总量为5.34亿m^3,人均占有量为316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7%,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68.1%。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91.47m^3,仅为全国亩均水资源量的10.87%,为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60.40%。该地区每年90%以上的用水要依靠黄河供给,而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且经常出现断流。从1973~1997年实测的利津站的径流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2.9亿m^3,其中7~10月份径流量为173.0亿m^3,占全年总量的68.4%;11~2月份为57.6亿m^3,占全年总量的22.8%;  相似文献   

10.
唐山是严重的缺水城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6.9亿m^3.地上水16.65亿m^3.可利用水总量为33亿m^3.全市人均380m^3,亩均301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和1/10.这个水平低于国际规定的生存保障线(500m^3)。据有关资料显示.唐山市总用水量从1990年代到2000年底已经达到极限值33亿m^3,开发潜力非常之小.水资源形势异常严峻。另一方面.我市的水资源存在着较大的浪费和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军 《中国水利》2004,(2):32-35
太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年的引江济太试验对缓解太湖水质恶化、使死水流动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修复和保护在本质上仍然还是要先治污.因此,引江济太工程需要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有机结合,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就水务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运城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8 .4 亿m 3 ,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6 .1 亿m 3 ,目前年开采量7 .5 亿m3 ,超采1 .4 亿m 3 。2000 年全区缺水11 .78 亿m 3 ,其中主要是灌溉缺水。解决缺水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与节流并举。节水工作范围广、投资大,应首先改变旧的灌溉习惯,推行沟畦灌溉。渠道防渗重点抓全面配套,提高水利用系数。田面节水新技术应先搞实验,再逐步推广。开源之路在于兴建黄河水源工程,近期先建浪店水源工程,长远方案是实施禹门口引水,远近结合,在保证灌溉用水同时向城市及工业供水。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搞好面向21世纪的山西省水利,实现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重大转变,本文阐述了50年来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有关问题和山西省水资源管理的时空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山西省水资源发展的治水思路。  相似文献   

15.
水利普查档案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有用性,他体现了社会生活和工作需要对水利普查档案自身属性的肯定关系。该文将双重价值论运用到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领域,从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两方面,分析水利普查档案价值形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夹马口、小樊和尊村三大灌区运行现状和发展情况的分析,客观合理地确定了浪店水源工程的提水规模,从而节约了投资,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总调水170亿m^3。其中,从通天河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65亿m^3,大渡河调水25亿m^3,并分三期实施。调水减少了“三江”年径流总量,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调水对径流的影响上游河段大于下游,汛期大于枯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实测资料和电测资料,研究出该区域的咸淡水分布,对指导冲积平原地区打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相城区位于苏州中心城区的北部,地处太湖东部的平原地区,由水网平原、低洼圩田平原、湖荡水网平原、滨湖水网平原构成,河网密集,河湖众多,水资源极其丰富,为全国水网稠密地区之一。加快相城区水环境整治,结合洪水防护、水乡景观、庭院休闲、水生态净化、绿化、亲水平台等功能,形成防洪、景观相结合,体现人与水的和谐交融,水体与构筑物互为景观的体系,是相城区打造"水城"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做好一份"水文章";继续发扬"水文化";营造特色"水景观";创新推设"水旅游";时刻警惕"水安全"5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虚拟仿真及应用研究"设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设想构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数字化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完成多比例尺、多数据类型的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国土状况信息的数字集成;通过西线调水区、输水沿线、受水区和后备水源区的数字仿真手段,对不同现有及存在的可能调水方案的工程可行性、有效性等予以综合分析和比选,并制定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