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Mn—Si贝氏体耐磨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江  敖青 《山东冶金》1996,18(1):29-32
设计了一种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的Cr-Mn-Si贝氏体耐磨钢,研究表明该钢各在空冷状态下得到以贝氏体为主的金相组织,此种组织的获得是设计钢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及良好韧性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600组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桂峰  文慕冰  王学敏 《钢铁》2000,35(12):47-49,75
研究了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600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ULCB600钢的基体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其上分布有细小的Nb(C,N)及ε-Cu粒子,板条间有少量M-A岛,以6501℃时效处理后,M-A岛发生回火转变分解成回火索氏体,并有较多的ε-Cu粒子析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的强韧性匹配良好,其力学性能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高强度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星逸  刘文昌 《钢铁》1997,32(10):48-51
研究了一种Cr-Mn-Mo-B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热变形后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获得了试验用钢热变形后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用钢不发生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为0.15℃/s冷却速度在0.15~1.00℃/s范围时可得到全部粒状贝氏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粒状贝氏体中的小岛尺寸增大,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4.
含硅低碳贝氏体钢冷却速度与组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碳含硅贝氏体钢冷却速度对组织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贝氏体中温区可分别转变为粒状贝氏体、粒状组织、混合组织。粒状贝氏体与粒状组织中都存在(M-A)岛。随冷速增加,岛的平均直径减小,岛的形状由颗粒状向条状、甚至膜状转变。  相似文献   

5.
12Cr1MoV钢经正火回火后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有时出现粒状贝氏体。研究了12Cr1MoV钢粒状贝氏体的形成及其对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氮和火温度地粒状贝氏体的形成非常敏感,粒状贝氏体有利于提高持久断裂强度,但使时效冲击韧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胡本芙  杨兴博 《钢铁》1998,33(5):49-52,44
研究了不同截面厚度的SA508-3钢热处理冷却速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均冷速≤18℃min时,钢的强度和韧性较低,达不到标准要求。当冷却速度为58 ̄168℃/min时,其淬火组织淡下贝氏体,经650℃回火后组织变成回火贝氏体和均匀分布的合金碳化物,使SA508-3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7.
核电站压力容器用SA508-3钢厚截面锻件热处理冷却速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本芙  杨兴博  林岳萌 《钢铁》1998,33(5):49-52,44
研究了不同截面厚度的SA508-3钢热处理冷却速度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平均冷速≤18℃min时,钢的强度和韧性较低,达不到标准要求。当冷却速度为58 ̄168℃/min时,其淬火组织淡下贝氏体,经650℃回火后组织变成回火贝氏体和均匀分布的合金碳化物,使SA508-3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8.
郭宁  秦紫瑞 《特殊钢》1997,18(4):26-29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新型耐海水用钢0.03C-3Si-17Cr-12Ni-3Mo-2.5Cu的组织及其点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经1050℃保温2h固溶处理后,可得到单相的奥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抗点蚀性能,并通过STM的观测,得到了新型钢的超高分辨三维点蚀形貌图象,为该钢的开发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宋义全  阎振Qi 《钢铁》1995,30(12):51-54
锰和铬含量分别达1.53%和0.6%的Si-Mn-Cr型钢获得了Si-Mn-Cr-Mo型热轧双相钢的相变动力学,即在CCT曲线上出现温度间隔为100℃的奥氏体亚稳X,又发现随着冷速的降低,连续冷却转变后的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量增多,贝氏体量减少,且冷速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中出现针状马氏体。  相似文献   

10.
冷拉强化非调质高强度螺栓用钢LF10Mn2VTiB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环  朴相俊 《特殊钢》1993,14(6):23-26
研究了10.9级非调质螺栓用LF10Mn2VTiB钢的成份,性能及强韧化机理。该钢的显微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组成,有利于提高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1.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分析Mn-Cr-Mo钢回火试验的显微 冲击断口,对粒状贝氏体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Mn-Cr-Mo钢轧态试样经600-700℃回火后冲击韧性值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其存在较多的(30-50%)粒状贝氏体  相似文献   

12.
以12SiMoVNb钢为母材,用低碳Cr-W焊丝进行手工堆焊试验,对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回火时间的热处理,分析对比了其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以探讨低碳贝氏体钢的可焊性。  相似文献   

13.
Si-Mn-Cr型热轧双相钢相变和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锰和铬含量分别达1.53%和0.6%的Si-Mn-Cr型钢获得了Si-Mn-Cr-Mo型热轧双相钢的相变动力学,即在CCT曲线上出现了温度间隔为100℃的奥氏体亚稳区。又发现随着冷速的降低,连续冷却转变后的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量增多,贝氏体量减少,且冷速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中出现针状马氏体。  相似文献   

14.
超低碳贝氏体钢焊接热影响区冲击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含铜超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不同焊接工艺下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探讨了不同ts/5对钢中贝氏体组织组成及形态的影响以及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关系。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PTA)显示了硼在热影响区的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焊接条件下,此类钢焊接热影响区均具有较好的低温韧性和较低的韧脆转变温度。当以中等速率冷却时,高温时生成的一定量的粒状贝氏体可有效地分割奥氏  相似文献   

15.
中低碳含硅空冷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新设计的含硅中低碳空冷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与冲击韧性。研究发现,该钢经连续冷却获得的贝-马复相组织具有高的韧性。经300℃回火后,钢的冲击韧性可达到96J/cm^2,其韧性高于同一温度回火的马氏体组织。硅将回火脆性温度推向高温。钢中出现粗大的魏氏组织时使钢的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渗硼双相钢     
本文通过分析Mn-S1及Mn-V两类渗硼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渗硼的二次淬火加低温回火双相钢的热处理工艺。笔者认为,该工艺用于实际渗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2Cr-1Mo钢热处理特性及其强韧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定量金相等试验手段,主要研究了Cr-1Mo钢正火处理后显微组织对钢强韧性的影响。在奥氏体化处理后冷却过程中(100~1℃/min),共得到四种显微组织─—粒状贝氏体,细珠光体,典型的片层状珠光体和先析铁素体,该钢先析铁素体临界冷速约为60℃/min,冷速高于60℃/min获得的组织为完全粒状贝氏体组织。试验结果表明,显微组织的类型及其含量的变化是造成Cr-1Mo钢强韧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三种试验用C-Mn钢热轧及轧后的加速冷却实验表明,典型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这种组织不会恶化钢材的塑性指标;贝氏体相变强化效果远高于各种组织因加速冷却而产生的自身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凤照  王传善 《钢铁》1997,32(10):52-56
对一种新型中高碳贝氏体钢的组织,转为动力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中高碳贝氏体钢空冷后的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碳化物和残留奥氏体,组织细小均匀,大截面实物硬度测定和组织观察表明,截面上具有高硬度,并组织分布均匀,中高碳贝氏体钢具有高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0.
Mo对耐火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含Mo耐火钢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合金元素Mo在耐火钢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贝氏体淬透性来满足钢的高温性能.从组织学角度看,降低合金中的Mo含量而增加其它提高贝氏体淬透性的元素也能够满足耐火钢成分设计要求.探讨了设计低Mo或无Mo耐火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