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伟晶岩型铝硅酸盐矿物(锂辉石、长石和云母)的晶体结构,三者晶体结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Al—O配位方式不同。其中,锂辉石晶体结构中Al在硅氧四面体骨干之外,以六配位的形式组成[AlO_6]八面体;钠长石晶体结构中Al取代了Si呈[AlO_4]四面体;而白云母晶体结构中[AlO_4]四面体和[AlO_6]八面体同时存在。同时,以键价的观点对这三种矿物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进行理论计算。结果发现,M~(n+)静电价强度、M~(n+)—O~(2-)键平均键长、库仑力、平均键价之间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在伟晶岩型铝硅酸盐矿物结构中,[SiO_4]四面体Si—O键是最强的,当Al取代Si时,[AlO_4]四面体中Al—O键的键强次之,[AlO_6]八面体Al—O键的键强较弱,其它金属M—O键的键强最弱。  相似文献   

2.
孙传尧  印万忠 《有色金属》2000,52(4):107-110,103
考查了三种不同颜色(白色、浅绿色和粉红色)锂辉石浮游性的差异,结合矿物晶体化学和表面特性,并借助于矿物X光电子能谱(XPS)和动电电位(ζ电位)的测定结果,分析了三种不同颜色锂辉石浮游性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几种硅酸盐矿物晶体化学与浮选表面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石英、绿柱石、锂辉石、锂云母、石榴子石等硅酸盐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及矿物经金属离子活化后的浮游性,并结合矿物晶体化学特性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NaOH和机械搅拌在锂辉石浮选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明其作用机理,开展了锂辉石单矿物和实际矿石浮选试验,进行了X光电子能谱(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过3 000mg/L NaOH用量并施以相应时长和速度的搅拌预处理,可使-0.15+0.074mm粒级的锂辉石单矿物回收率提升70%左右;在相同的3 000mg/L NaOH用量下,静置浸泡和施加叶轮线速度3.93m/s的搅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固液分离液中的Si离子浓度增大且矿物表面Al和Li原子相对含量均增大;说明锂辉石矿物表面发生了溶蚀现象,且机械搅拌可以促进其表面的溶蚀,暴露更多的金属阳离子为油酸根在锂辉石表面的吸附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但表面溶蚀后产生的硅酸盐阴离子组分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吸附于矿物表面,致使单矿物可浮性提升而强化机械搅拌后实际矿石浮选试验中Li2O回收率下降。该研究对锂辉石及硅酸盐矿物浮选预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锂辉石选矿工艺,改善我国锂矿战略资源受限的困境,对锂辉石浮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首先概述了锂辉石的晶体结构以及影响锂辉石可浮性的因素;然后归纳了锂辉石脱泥和不脱泥浮选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情况;最后重点介绍了锂辉石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和调整剂的新进展及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锂辉石浮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表明在当前趋势下,基于矿物与药剂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筛选和开发高效的浮选药剂是锂辉石浮选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研究成果可为锂辉石浮选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稳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型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螯合类捕收剂替代传统的氧化石蜡皂 ,实现锂辉石与石英及长石的浮选分离 ,不仅可显著降低药剂成本 ,而且能大大提高锂辉石与石英及长石矿物间的分选性 ,从而提高锂辉石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某地锂辉石浮选尾矿进行长石和石英浮选分离试验,探索了无氟有酸法和有氟有酸法2种浮选工艺.氢氟酸法进行了搅拌擦洗时间、氢氟酸用量、十二胺用量和浮选时间等条件试验,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长石浮选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粗2扫1精”闭路流程试验,可获得K2O、Na2O品位分别为4.13%、7.46%,回收率分别为98.03%、98.42%的长石精矿.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长石精矿、石英精矿(长石浮选尾矿)均达到工业要求,实现了锂辉石浮选尾矿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列举了使弱可溶性矿物实现选择性浮选的七种方法。对其中三种方法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研究:(1)控制定位离子,(2)使用专属性捕收剂,(3)利用浮选速率的差别。要实现这类矿物中两种不同矿物的选择性浮选,后两种方法显得更有希望。利用非常规捕收剂(比常规捕收剂的排列面积更大和/或与表面阳离子的亲和力不同),同时控制pH值和捕收剂浓度,为实现选择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全面研究弱可溶性矿物的浮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川西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中锂辉石普遍结晶较大、易于解离且在碎磨过程中容易细化,而入选锂辉石矿样的粒度对浮选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选择性磨矿—强化浮选的工艺来加强对锂辉石的回收。试验确立了最佳的磨矿条件:钢球球径配比制度为35 mm∶30 mm∶25 mm∶15 mm=2∶5∶3∶7,钢球充填率为30%,磨矿时间为8 min,磨矿浓度为65%。在这一最佳的磨矿条件下可以生产最大量的有利于锂辉石浮选分离的中粒级-74+38μm产品。磨浮选工艺闭路试验可获得Li2O品位5.81%、回收率79.52%的锂精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四川某锂辉石矿的矿石性质, 采用碱法不脱泥工艺进行了锂辉石与脉石的分离。探索了调整剂用量和作用时间对锂辉石浮选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氧化石蜡皂与另外两种阴离子捕收剂组合而成的新型组合捕收剂OPS-3对浮选锂辉石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采用OPS-3进行闭路试验, 最终得到Li2O品位为5.86%、回收率为81.30%的锂辉石精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搅拌和浮选试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检测分析,研究了锂辉石和硅酸盐矿物在不同机械搅拌预处理条件下,矿物表面组分溶出行为和浮选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搅拌转速的提高和搅拌时间的延长,锂辉石浮选回收率提高,长石与石英回收率基本不变,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锂辉石表面Si组分的溶出量>长石>石英,且锂辉石表面Si组分的溶出量大于Li和Al组分。预处理后锂辉石浮选速率常数与其表面Si组分的相对溶出速率成正比,其表面Si组分溶出速率是决定其浮选速率的关键因素。锂辉石矿物表面Si组分大量溶出,导致表面Al和Li组分相对含量增加,促进了油酸根在表面的吸附,提高了锂辉石的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和作本人在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着重论述了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晶体化学原理和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溶液化学和物理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拔高、气温低地区锂辉石浮选的影响因素,开发出新型浮选添加剂,不但在常温下可提高锂精矿回收率5%以上,14℃左右的低温范围仍可取得锂精矿品位(Li2O) 6.29%、回收率84.5%开路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新型两性螯合捕收剂DRQ-3对锂辉石进行浮选试验,同时借助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检测手段对DRQ-3与锂辉石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6 ℃)、矿浆自然pH值(pH=8.5)、DRQ-3用量为50 mg/L的试验条件下,锂辉石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4.50%,DRQ-3对锂辉石显示出很强的捕收能力。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锂辉石与DRQ-3不会发生静电吸附,捕收剂DRQ-3与锂辉石之间存在化学吸附,由锂辉石晶体结构推断主要是Al3+与DRQ-3中的活性基团OH-发生离子键合反应。  相似文献   

15.
锂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电池、陶瓷玻璃、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川西地区锂辉石是重要的锂原料基地,川西九龙地区锂辉石具有找矿潜力大、原矿品位低、综合利用难度大等特点。川西九龙某低品位锂辉石矿Li_2O品位为0.94%,主要有用矿物为锂辉石,脉石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精矿理论品位为6.42%,理论回收率为83.99%。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含量84.04%的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四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Li_2O品位5.52%,回收率76.18%的锂精矿,试验结果为九龙地区低品位锂辉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油酸钠和水杨羟肟酸浮选体系中3种矿物的可浮性大小为重晶石>天青石>石膏;在十二胺浮选体系中为石膏>天青石>重晶石。利用XPS和红外光谱测试探讨了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油酸钠与3种硫酸盐矿物之间的作用是化学吸附,十二胺为物理吸附,水杨羟肟酸则是与矿物发生螯合反应。对矿物晶体结构中的化学键进行了理论计算,发现3种硫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Mn+-O2-键断裂程度与矿物可浮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某低品位锂辉石矿石含Li_2O仅约为0.97%,远低于当前工业生产中锂辉石选矿原矿的平均品位,且该矿石中矿物组成复杂,含锂矿物较多,嵌布关系密切,代换作用强烈,作为主要回收矿物的锂辉石中Li_2O含量最高仅为5.82%,以上都成为了高效利用该低品位锂辉石矿石的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处理低品位锂辉石矿石提供可能的技术参考,针对该矿石开展了详细试验研究。采用新型、高效、选择性好的含锂矿物捕收剂BK317和活化剂TC,在磨矿细度-74μm占75%的情况下,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最终获得含Li_2O 4.46%、回收率80.40%的锂辉石精矿。  相似文献   

18.
石英的油酸盐浮选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研究了钙离子知化后石英的浮选行为。当添加的捕收剂[OL^-]=2[Ca^2+]时,石英的浮选回收率最高。提出了表面化学反应是油酸盐浮选石英的主要机理;而半胶束反向吸附是过量油酸抑制石英浮选的主要原因。并从化学和热力学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少学 《现代矿业》2023,(3):158-161
某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矿物组分复杂、嵌布粒度细,为了寻找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针对该矿石开展了2个不同选矿流程的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锂精矿Li2O品位5.64%、锂金属回收率78.10%的选别指标;得出优先剔除矿泥和云母,对改善后续锂辉石浮选指标非常有益,对于该矿石采用阶段磨选—粗精矿再磨—精选流程比连续磨矿—脱泥—浮选流程,无论是在选别指标上,还是流程结构上均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川西某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主要目的矿物为锂辉石,伴生有少量的铌钽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长石,石英和云母类矿物。在磨矿细度-0.074mm含量72%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扫三精的浮选闭路流程,最终获得了Li2O品位5.80%、Nb2O5含量530g/t、Ta2O5含量215g/t的含铌钽锂精矿,Li2O回收率为91.76%,Nb2O5回收率为91.05%、Ta2O5回收率为90.83%,实现了锂铌钽的混合浮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