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索更佳的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中的应用方式。以廊下污水处理厂尾水无害化利用工程为例,提出一种湿地工程基建营造和湿地植物合理搭配为一体的工程方案。在廊下镇实施生态湿地景观修复工程中在保证尾水水质修复的的同时,提升了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自然景观效果,污水处理厂尾水得到深度净化,可为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宜兴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的需求,建设了5 000 m~3/d以"建筑废弃块"为主要基质填料的复合式人工湿地系统。经过46 d的调试该系统完成启动,随后满负荷运行,运行6个月左右(186 d)发现,在稳定运行阶段该湿地系统对TN、NH_4~+-N、NO_3~--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31. 1%、46. 4%、72%、12. 5%。可见,复合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宜兴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可实现氮、磷营养物质的高效去除,有效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该系统为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净化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浙江省污水处理厂主要技术工艺现状及常用提标技术,调研了几个主要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技术深度处理运行效果及投资情况,分析了人工湿地的影响因素,并从技术规范等角度探讨了人工湿地深度提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尾水后的出水水质基本可以满足地表水Ⅳ类水标准,但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应用时需根据提标要求进行深入论证,综合考虑尾水水质、占地面积及场地、投资和运行管理成本、季节等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当地技术、经济、水环境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型的电解人工湿地能够成功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氮、磷进行深度脱除,但其中的微生物机理和人工湿地对受水河道微生物生态的影响还远未清楚。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网络分析对电解强化人工湿地中的功能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电解强化人工湿地中有大量的自养型反硝化功能菌,从而保障了在低碳氮比下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的脱除。经网络分析还发现,经过电解强化人工湿地后,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细菌群落与受水河道有显著差异,人工湿地可在污水处理厂与自然水体间起缓冲作用,更有利于减少污水处理厂尾水对自然水体的生态扰动。  相似文献   

5.
湿地,不论天然或人工,均由于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天然能够吸收、代谢、分解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实现水体净化,是成本低廉、维护简单的"污水处理器".在污水处理厂附近建造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引入,经过人工湿地的加强处理,提升水质,可作为城市的再生水源.而对人工湿地进行景观化处理,可以完美地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湿地公园结合在一起,打造一体化设计、复合功能、充满活力的城市绿色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慈溪市域范围1市17镇的污水出路问题,在慈溪市污水治理一期工程中拟采用区域排水系统方式.通过对区域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最终确定区域排水系统采用三大污水收集系统、三座污水处理厂、分点进水倒置A/A/O脱氮除磷工艺以及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区锐珠 《四川建材》2006,32(3):257-258
污水深度、超深度处理技术已实用化,城市总体规划与给水排水系统规划都应重新考虑,应将城市污水视为可贵的淡水资源。把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放到重要位置上,恰当地确定排水分区、污水净化厂的位置与个数,改变下游高度集中处理的做法。在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时,要选择经济实用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发展污水再生回用事业并合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电解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pH值、废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增加催化剂的措施提高了工艺的处理效果,解决了板结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经内电解法处理后,脱色率可达90%以上,TP去除率可达90%左右,CODcr去除率也可达60%左右,内电解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临沂市武河人工湿地工程采用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对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为主的污染河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占地面积为866.67 hm2、处理规模为30×104m3/d。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在年均进水COD为52.51 mg/L的情况下,处理后年均出水COD为20.88 mg/L,达到了Ⅳ类地表水水质要求。应用WASP水质模型模拟湿地对COD的去除效果,所得拟合结果与实际运行效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人工湿地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叙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处理效果等,结果表明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能达到污水净化和美化环境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间歇运行条件下,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考察了其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的氮和磷,适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在0.4 m~3/(m~2·d)的低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7.4%、82.15%、60.32%和30.15%;当排空时间为2 h时,系统的处理效果最好,对氨氮、总氮、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4.44%、65.46%和40.33%.  相似文献   

12.
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示范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曝气生物强化氧化/三级表流湿地/二级潜流湿地/生物稳定塘复合型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介绍了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参数、设备配置情况,并总结了设计特点.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27.5%、42.5%、20.4%、29.4%,出水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天津开发区第一污水厂升级改造工艺的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逐年提高,已经建成的很多污水处理厂均面临升级改造,如何确定改造工艺是众多设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天津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为例,在处理规模不能减量及用地受限等约束条件下,分析探讨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的选择要点。指出,对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需充分挖掘现有工艺的潜力,结合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工程周期、处理效果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改造工艺。  相似文献   

14.
MBR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珺  杨琦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0):102-104
对MBR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技术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预处理的风险、处理能力降低的风险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风险是MBR工艺在应用时的主要技术风险。预处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有效的预处理对于保持工艺性能非常关键。为了应对处理能力的降低,合理地设置调节池或膜组件对于保持处理能力非常重要,大型MBR污水处理厂还应准备一套传统工艺以应对峰值流量。小型MBR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一套PLC控制系统,大型MBR污水处理厂应采用两套PLC控制系统,并且采用环状结构连通。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复合式人工湿地处理农业园区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重庆市某花卉园区污水厂工程的设计,介绍了新型复合式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的特点、主要设计参数、技术经济指标及运行结果.该工艺具有投资少、除污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及管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逊 《山西建筑》2009,35(6):211-212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和分类,比较了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与其他废水处理技术,得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少且运行费用低的结论,阐述了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project was initiated to refine the knowledge available on the treatment of rural municipal wastewater by constructed wetlands. To determine the treatment capacity of a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receiving municipal lagoon effluents, the wetland was monitored over one treatment season, from May 19 to November 3, 2000. The wetland system consisted of a three-cell free-surface wetland, phosphorus adsorption slag filters and a vegetated filter strip. Bimonthly water samples at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each component of the wetland system were analysed for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nitrate and nitrite, ammonia and ammonium,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TKN),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total phosphorus (TP), ortho-phosphate (ortho-PO(4)), fecal coliforms (FCs) and Escherichia coli. The free-surface wetland cells treating the lagoon effluents achieved removals as follow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34%), ammonia and ammonium (52%), TKN (37%), TSS (93%), TP (90%), ortho-PO(4) (82%), FCs (52%) and E. coli (58%). The wetland cells reduced total nitrogen, TP an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to levels below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levels required for direct discharge to nearby receiving waters (TN<3.0 mg x L(-1), TP<0.3 mg x L(-1), BOD(5)<3.0 mg x L(-1)). The vegetated filter strip treating the effluents from the wetland cells achieved removals as follow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18%), ammonia and ammonium (28%), TKN (11%), TSS (22%), TP (5%), FCs (28%) and E. coli (22%). It may therefore serve as an additional treatment stage further reduc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mentioned parameters. The slag filters reduced TP in the lagoon effluents by up to 99%, and, in this study, were concluded to be effective phosphorus adsorbers.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跟踪调查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龙型水系水质改善中的功能和效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占地面积为41500 m~2,处理水量为2 600 m~3/d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水)和20 000 m~3/d的主湖循环水.一年多的运行表明,该系统与其他生态工程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公园内的龙型水系水质,特别是在奥运期间,在保证了奥运主湖水质良好的同时,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优美的休息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其中生物单元采用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CIBR),生态单元采用波形潜流人工湿地。根据原水水质和生态单元处理效能的季节性变化,通过调整CIBR生物单元的运行工况,实现了对城市污水的高效、低耗、稳定、达标处理。该系统的出水水质全年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处理能耗平均为0.362(kW.h)/m3,在达到相同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比A2/O工艺和Bardenpho工艺分别降低了37.69%和57.91%。该组合工艺的节能原理是建立在生物单元变工况运行与生态单元低能耗脱氮除磷共同作用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0.
湖南某化工农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2.0×10^4 m^3/d,在充分分析现有污水厂处理工艺、进出水指标以及运行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高级氧化前置预处理+强化生化+后置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直接运行费用为8.004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