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栋  王宏印  张甬 《核安全》2013,12(2):69-73
核安全级设备的设备鉴定是核电厂的一项重要安全措施,也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核电厂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规范的设备鉴定过程控制与管理,完成有效的设备鉴定的建立,并为后续设备鉴定的维持提供充分的技术准备,已成为核电厂工程公司和设备供应商的重要课题。总结了设备鉴定的3个过程:设计输入、设备鉴定的建立和设备鉴定的维持,然后重点针对在核电厂建设期间设备鉴定的建立与维持,提出了相应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法和要点,并介绍了贯穿于设备鉴定全过程的文件管理。  相似文献   

2.
核电厂1E级安全壳内用电动机作为在正常工况下和设计基准事件期间及之后向核电厂安全系统设备提供动力的重要设备之一,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制定鉴定大纲和程序,进行鉴定试验。对1E级安全壳内电动机的鉴定过程和鉴定文件进行审查是核安全设备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审评经验,探讨了电动机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和LOCA试验中相关问题,提出了审评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法律和法规规定,对核电厂安全系统使用的核安全级数字设备必须对其硬件和软件进行鉴定。软件设计和编码是软件通过鉴定关键的一环。核安全级软件必须具备可确定性的特征,其设计和编码必须体现这一特征。对于核安全级软件设计和编码如何满足核安全要求的研究,是软件厂商和监管当局面临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探讨核安全级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DCS)设备鉴定的标准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通过对NUREG0800和RCC-E技术规范的对比,分析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核安全级DCS设备鉴定技术,研究通用的鉴定标准体系和方法,并提出相应验收准则。  相似文献   

5.
核安全级阀门作为核电厂的一类典型重要设备,一直受到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申请核安全级阀门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的单位,按照相关核安全法规的要求,需要制作对应的模拟件,并须完成全部相应的鉴定试验。但相关规定中对于模拟件的尺寸选择、需要完成的鉴定试验项目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本文结合许可证技术审查的经验反馈,对于申请核安全级阀门设计/制造许可证的申请单位选择模拟件的尺寸参数、准备模拟件制作的前期工作及实施模拟件制作的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指出鉴定试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为核安全级阀门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的申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核安全设备竣工文件是核安全设备的质量证明材料,汇集了为证明设备的最终质量符合要求的文件和记录,其中包含了设备制造过程的主要报告和记录等内容.竣工文件在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等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作者多年的核电项目核安全设备竣工文件的编制实践,分析了核安全设备竣工文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核安全设备竣工文件质...  相似文献   

7.
IEEE 323和GB/T 12727都提出4种核安全级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设备鉴定的方法,由于受到经济、时间以及有效模型等因素的限制,多采用组合法。组合法通过分析经鉴定并投入运行设备的鉴定标准、质量保证过程、产品类型、应用硬件配置、功能性能和鉴定试验,对同类设备进行适用性分析,以确定不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的测试项目,通过补充试验项目验证同类设备的性能。本文以某厂家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许可证范围变更为例,介绍组合法在设备鉴定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减少设备鉴定试验项目,降低试验成本,优化核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流程,加快许可证范围变更项目进度。  相似文献   

8.
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在核设施中具有重要的安全功能,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核设施能否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我国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的现状,通过对供方选择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阐述了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和方法,使设备采购过程中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保证设备的质量符合合同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核承压设备执行核安全功能,是安全防护实体屏障的核心。要实现我国核电的更大发展及自主化战略,核承压设备国产化仍然存在着技术能力不足和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与技术基础相比,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存在的问题,国家核安全局采取了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调整核承压设备活动资格许可证审批政策,提高管理要求、强化核承压设备活动的监督、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核承压设备监管效率等措施。同时以国务院《核安全重要设备监督管理条例》的编写和实施为契机,全面完善我国核承压设备及其他核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10.
核动力厂应针对某些极不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进行设计已逐步成为共识,对在严重事故工况下需要保持安全功能的设备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成为焦点问题,故进一步明确严重事故下设备质量要求及其验证方法和准则是落实核安全监管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核动力厂严重事故对策的发展历程,并解读了不同阶段对严重事故下所用设备的质量要求的内在含义。从我国相关核安全法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核安全规划及远景目标,提出了严重事故下设备可用性论证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